潘菽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研究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潘菽,无神论,心理学
  • 发布时间:2015-01-08 16:05

  提要:潘菽教授在我国心理学界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而其宝贵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更是值得后人反复思考的。笔者试从潘菽教授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背景的形成入手,对其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宗教心理现象、注重挖掘中国古代无神论心理学思想遗产以及运用科学态度剖析有神论心理学思想的局限性的有关具体思想和贡献进行梳理和阐述,来展示其思想坚定的无神论性及坚持辨证唯物思想为指导的特征,以期能对后续的研究有所贡献。

  关键词:潘菽;无神论心理学;基本思想研究

  潘菽(1899-1988)在我国心理学界是不容忽视的泰斗,他为心理科学呕心沥血奋斗终身。潘菽教授一开始比较注重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后来则致力于对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他一生着力于从整体上提高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科学性,所以说对我国心理学界的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一、潘菽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潘菽教授从事中国心理学科工作之初就一直坚持无神论的思想,30年代,潘菽教授就学习了列宁的《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40年代,他又学习了几部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并试图以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心理学中一系列根本问题作理论解说,这一工作在当时是具有开拓性意义的。50年代,我国心理学界展开了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一系列论争,潘菽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主要是关于心理学的对象、性质、方法论、心理活功与高级神经活动的关系等方面的,并且指出心理学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60年代及整个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潘菽教授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在生病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着《心理学简扎》的写作。在这部著作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在辩证唯物论观点的基础上对古今中外有影响的心理学思想及一些重要的心理学派别的基本观点作了深刻的分析、评论和批判,同时对我国心理学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潘菽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潘菽教授从事心理学工作六十多年,他提出在我国建设心理学体系的理论核心是在辩证唯物论思想的指导,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体系。他从西方传统心理学中吸取精华结合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曲折道路和经验教训,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发展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科学心理学,要走我国自己的道路,要有我国自己的特色,就必须通过四个主要途径: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指导;二是要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以求能为此更好的服务;三是要有分辨地继承我国古代思想中有关科学心理学的可贵观点、论断和学说,以发扬国光;四是要有批判地吸收外国心理学中对科学心理学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使之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科学心理学自己的血肉。“

  (一)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宗教心理现象

  可以说无神论的心理学思想贯穿于潘菽心理学思想之中。他从恩格斯对宗教迷信的起源、发展和消灭的深刻阐明中得到启发,任何一种心理现象,即使是幻想,都只有结合着它由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客观现实因素或直接以至间接有关的物质条件,用辩证唯物论或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来分析考察,才能取得正确而深入的了解。

  潘菽教授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宗教心理现象,这也有助于人们摆脱或免受异己力量的支配。他不是生搬硬套地用马克思主义的条条框框去看待宗教心理现象的各种问题,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这一特点,创造性地去考察诸多宗教心理现象,以解决中国宗教心理现象中的诸多问题。

  (二)对中国古代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认可与发展

  潘菽教授对我国古代无神论心理学思想十分重视,关于荀况心理学思想的研究,更是体现了潘菽本人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荀况在《荀子·天论》中提出的”形具而神生“以及”形朽而神亡“,即人的身体是首位的,心理是由此而派生的,只有身体存在,才能产生心理意识,这是关于心理学上形神关系这个基本问题的一个正确而十分光辉的唯物论断。其次,对于荀况关于”五官“、”心“的论述,潘老认为,这些都强调说明人的身体和器官和他们的机能都是来自自然界,以自然界为前提,是自然界的派生物,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也杰出地表达了荀况的鲜明唯物论思想,完全摆脱了”天帝“、”天神“这种宗教迷信意味。可以说,潘菽对荀况的赞扬与认同,充分诠释了他本人的辩证唯物主义无神论的思想。

  另一方面,潘菽教授在讨论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时,既指出王充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可取之处,又说明其”人死,精神升于天,骸骨归于土,故谓鬼“的不可取之处,这体现了唯物辩证的科学态度。正如李令节老师曾指出的潘菽有批判地继承了我国古代合乎科学要求的心理学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并结合现代科学的成就加以发展,使之现代化。

  (三)运用科学态度剖析有神论心理学思想的局限

  潘菽教授曾明确的提出了”灵魂“的由来,指出在蒙昧时候的人类,由于对自然界缺乏科学的理解和支配能力,把许多自然现象都用拟人论的看法去说明。这就是各种神的由来。在那种状况下的人们甚至对自己也用同样的方法来解释,这就是”灵魂“的说法的由来。同时精辟的提出,宗教更利用并加强了这种想法。一般宗教所宣传的”灵魂“仿佛是一种非物质的,完全和物质的肉体有本质区别的东西,却能和肉体的人结合起来而又能再分离。我国传统心理学虽众说纷纭,但归根到底,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立足于”心身二元论“。传统心理学的所谓”心“在实质上不过是”灵魂“的另一种名称,而所说的”意识“也基本上只是”心“的同义语。许多传统心理学者把这种心身二元论说成一元论,但都不能成功。因为既然把”身“和”心“看成本质上完全不同,要把它们再一元化起来是不可能的。这是科学的心理学必须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只有辨证唯物论才能解决。李令节学者在他的《潘菽心理学思想概观》一文中总结到,潘菽继承并发展了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心身问题的唯物的合乎科学的思想,在辩证唯物论的思想指导下,系统地提出了自己对心身问题的唯物一元论解答,

  潘菽教授对唯物论意识心理学和行为主义也曾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他毫不客气的指出,意识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都犯了把任何动物混同起来这个原则性的错误。事实上,行为论的观点和唯心论意识心理学的观点都是奴隶主的观点。行为论的观点实质上是奴隶主对待奴隶的观点。唯心论意识心理学的观点则是奴隶主看待自己的观点。前者把奴役者当作牛马,不需要他们有思想、意识,也无视他们的思想意识,只需要他们能听使唤。后者则把自己看成是超尘出世的神仙、佛爷或上帝的化身,可以不耕而食,为所欲为。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借口上帝或佛爷的化身来宣扬所谓的救世主、普度众生。潘老精辟的指出,这正是他们自相矛盾的所在。

  三、潘菽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贡献

  通过概括,笔者发现潘菽教授的心理学思想的特点就是他自始至终都是坚持无神论的,并且自觉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指导,结合心理科学的实际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因此,能够从根本上去认识问题,看法独特而深刻。同时,潘菽教授不受以往心理学中不合科学的旧框架的束缚,所以他的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都是值得学者们好好研究和学习的。

  潘菽教授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心理学大师,是无神论心理学思想的先驱之一,他充分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理论指导。其宝贵的无神论心理学思想值得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发扬。另一方面,潘菽教授的心理学思想虽已自成体系,然而并非就是完善的,他自己也并不认为他所有的看法都已经十分完善。任何科学思想都有一个逐渐发展到完善的过程,这是受时代的影响而产生的局限性。因此,我们不能将其思想奉为真理而不假思索的采用,而必须根据时代的进步和具体的实践加以改进与突破。只有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不断的前进,从而建立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心理学体系,并不断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潘菽,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研究,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2]潘菽,心理学简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卷七,33、34。

  [3]李令节,潘菽心理学思想概观。

  [4]潘菽,心理学简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14,15页。

  [5]潘菽,心理学简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卷三,17。

  [6]杨鑫辉,论潘菽对中国心理学史的贡献。

  [7]潘菽,潘菽心理学文选,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8]潘菽,替心理学辩护,《新民族》第2卷,第14期,1939年;

  [9]李令节,潘菽教授的心理学思想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1987(04)

  [10]任亚辉,陈欣.返本开新: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贡献[J].心理学探新.2007(02)

  [11]贾林祥,潘菽心理学思想的当代启示[J].心理学探新.2007(02)

  [12]杨鑫辉,汪凤炎,赵凯,郭永玉.论潘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思想“[J].心理学动态.1997(03)

  [13]陈立,潘菽与中国心理学研究[J].民主与科学.1997(03)

  [14]尹文清,评潘菽教授关于中国古代心理思想史研究的方法论原则[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04)

  曾凯 陈永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