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论形成的影响

  摘要:在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用各自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在文人品格、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三个方面产生了既对立又互补的深远影响。本研究试以“儒道互补”为基本立足点,通过对古代文人的创作实践和文学观念的分析,从而探讨其对与中国古代文论品性确定的促进。

  关键词:儒家;道家;儒道互补;古代文论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儒释道三家互补的稳定格局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才逐渐确立起来的,儒道两家思想的一直居于首要和基础地位相互交融互补。冯友兰曾经说过,“中国哲学既出世又入世”。①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意识形态的形成就是受到了儒道互补思想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经世致用”是儒家思想主题,“超脱、自然”是道家思想的主题,这两家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过程中,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1]

  儒道互补既然对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史、思想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那么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过程中,儒道互补也必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在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方面产生了既对立排斥又协调补充的作用。以孔孟为主体的传统儒家思想就是本研究中主要讨论的“儒”,它只要是一种人文道德、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而本研究所讨论的“道”是指以庄子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的道家思想。“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的影响是宽广而深远的。本文试从“儒道互补”出发,探讨儒道互补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论品性确定的促进。具体来说,可以从文学创作、文人品格和文学观念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儒道互补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儒道互补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是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相互吸取、影响渗透,从而丰富和完善其各自的思想;二是儒道两家以相互对立排除的形式存在,相互揭露和批判对方的弊端和缺陷,然后努力克服对方的缺点来更加完善自家的理论。这种相互救弊方式成为儒道两家在历史上相互学习批判的过程,即儒家衰弱补之以道,道家衰弱补之以儒的历史进程,前者可以称为两家思想的完善融合,后者则可以称为两家思想的逆向补救,总的来说,他们都是有互补的性质。

  中国哲学是以“究天人之际”为主要目的的,主要就是讨论自然和人类的关系问题。[2]以孔孟为代表的正统儒家思想倡导的是积极向上的一面,比如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成大事”、“仕进”。儒家重视的是人性问题和道德教化问题,认为人性本善,性善来源于天命,认为天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绝对意志,是人性的最终保证。而道家强调的是“大道”“天道”。把天看做是无意志的自然的天,把人看做自然发展中的产物,整个宇宙本身也是一个“本源”道发展演化而来的,人内在于自然当中,因此人只能顺应和效仿自然,而不能脱离自然。[3]相较而言,道家思想不局限于个体自身的发展,而是上升到人与自然的层面,崇尚自然,反对斗争,主张清静无为,由此看来,道家似乎比儒家更灵活、平和。因此儒道两家在天人问题上各有偏重,儒家重视人为、重视人文道德,重视政治教化。道家则重自然、重无为,主张清净反对斗争。以孔孟为代表的正统儒学重视现世实用、道德修养,关于仕途名利的观点都建立在“入世”的基础上,或者以自身为中心的不断完善,不断向前,努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儒道互补思想的指引下,在仕途中进退自如。文人们在踌躇满志之时能将齐家治国平天下视为己任。而在壮志未抒之时又可以倘然自如的回归老庄、归隐山林。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互补的文化机制,犹如阴阳、正负、互动互补一样,儒道之间相辅相成,相融相生,经久不衰、奇妙无穷。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格局。

  二、文学创作

  1、主张文学表现真情,反对虚情假意。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在道家的顺其自然和安贫乐道思想的影响下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既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又不拘泥于儒家的经典章句,脱俗而不拘泥,语言平淡,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致力于泯灭“伪我”,而返归“真我”。在文学创作中主张表现自然朴实的真情,反对虚情假意。这和孔孟、老庄面对春秋时期战乱局面所持态度是不谋而合的。

  2、重视艺术修养和语言表现技巧

  苏轼以儒家的文艺思想为基点十分重视文艺的用世功能,重视文艺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个人的思想修养,因此也很重视写作方法,认为创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以意为主”--在“意”的支配下构成自由挥洒、变换无端的艺术风格。他在《文说》中说:“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平地里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4]苏轼的文章也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由而意涵丰富。在创作中也要求“辞达”,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即止,很少有芜词累句。如《记承天寺夜游》,全文仅八十余字,但意境超然,韵味隽永。苏轼的“辞达”指出文学创作要注意语言的技巧和表现力,但他的“辞达”又超越了关于文辞色彩的浅层争论,指向了极高的艺术境界,这是对辞达理论极大的创新。

  三、文人品格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两大支柱:儒家和道家思想,文人们在孔孟和老庄思想的长期熏陶下,出世与归隐、兼济与独善积极乐观与消极隐退一直是他们需要面对的选择。儒家和道家思想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出世与入世,积极进取与消极退避,由此可以看出,儒道互补对那个特殊时代的文人们形成一种双重人格的范型。指引着文人士大夫从容选择人生路途,是兼济天下还是独善其身,是愤世嫉俗还是慷慨悲歌,是心怀天下还是身在山林,都成为文人士大夫的常规心理。在出和入之间,在个人自由和名利仕途之间,士人们常常面对选择,面对理想常常出现激烈的矛盾,因此才形成了儒道互补的相互平衡调剂的双重人格。[5]

  1、追求自由,回归宁静

  儒家思想提倡入世,也可以称作“进”。古代文人的最高人生境界就“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当古代文人在面对人生两难选择的无奈与悲哀时,往往会选择道家思想的出世,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就是主张放弃一些欲望和贪念,以虚静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庄子也倡导追求自由,回归宁静的生活,他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庄子认为精神清静才能体悟人生的“至道”,获得人格的升华。“宁静”其实体现的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封建专制压迫下的一种生活智慧,以此支撑他们度过人生的艰难,以豁达驱散沮丧。不难看出,宁静是文人的精神家园。

  2、超脱隐逸的人生境界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精神层面都不能缺乏的东西就是超越性,以孔孟为代表的正统儒学是一种社会政治哲学,倡导积极向上的一面,积极出世是对事业、功名的追求,但儒家思想缺乏形而上学,士人还需要超逸的审美精神境界。“超脱隐逸”是道家追求的人生哲学,对后世文人心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灵上的宁静自足,从容旷达。是古代文人追求自我而与社会隔绝的生存方式。庄子对专制统治持否定的态度,崇尚天命,认为人存在的价值不能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寻,应该直面宇宙自然,达到“天乐”,展示出一种整体的境界,从而达到超越外部世界局限后自由逍遥的心理愉悦。

  四、文学观念

  1、内容和形式

  主张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思无邪”是对诗经的概括,一是在文学理论方面,孔子重视作家的态度和创作动机,要求诗人表现真性情,要在庞杂的内容中实现文以载道,“辞达而已矣”说明他既注重内容,又不忽视形式。由此可见,孔子兼重内容与形式,他不以内容代替形式,也不以形式偏废内容。早客观效果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二是从思想上说,“思无邪”就是要归于正诚,这个标准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叫,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要加一个“非礼勿思”。实质也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并把“仁”作为“礼”和“乐”的本质。“诗言志”见于《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所谓“诗言志”并不是忽视反映现实,而是要求诗人在有了对现实的真情实感的前提下以抒情的笔触,反映激动过他的现实。儒家要求文学作品要有充实的社会人生内容,有风骨、有寄托、表现人生理想和社会政治抱负。

  2、言意关系

  庄周《庄子.外物》篇有云:“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意言”。庄子的“得意忘言”说对中国文学的创作和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家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意一般作为形而上的存在依附于言,儒家言曰:“不学诗,无以言”。诗是以明志,明修齐治平之志,则善与仁便是指导这一过程的意,道家语:物我齐一,道法自然;意--便是指导一切的道,言--便是万事万物具体的像,表面的东西,但也是道的载体;真正的意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融合过程中,言只是对主客分离时对客体的描述,一旦主客分离,主体脱离融合之境,其描述只是对象性的,不可能切合真正的意。主体忘言,即主体达到了主客融合的境界。言是通向意的桥梁,然而只有突破言的限制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总而言之,儒道互补就是裂空中的一颗繁星星,尽管灿烂却又平淡,但绝不会因为平淡而变得消极,而是在平淡中追求永恒,达到一种物我两忘境界。这种超脱境界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不仅仅局限于遗世独立的人生中,而是两者恰到好处的相辅相成。儒家和道家正是互为阴阳的两股力量,两者相互补充促进,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6]中国文人在“儒道互补”的思想熏陶下,“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乐其志”成为他们的理想的人生模式,既能入世又不会迷失自我,既不失鸿鹄之志又不失自由旷达的胸怀。在投身仕途的同时又保留一片只属于自己的天空与泛舟江海、超脱隐逸的心灵理想,在现实生活中营造自己审美化的人生境界。“儒道互补”对文学创作方面的影响,则表现为主张文学表现真情,反对虚情假意;重视艺术修养和语言表现技巧。在文学理论方面,儒道互补思想表现得更为明显,有孔子的“思无邪”,主张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文学作品内容上的“诗言志”。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得意忘言”。[7]从古至今,儒道互补一直影响我国文学创作实践,奠定了文学理论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论品性的确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的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2]李泽厚,《华夏美学》[M],三联书店,2008.6。

  [3]李泽厚,《美的历程》[M],三联书店,2009.7。

  [4]缪钺,《诗词散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商务印书馆,1994。

  [6]黄保真,《道家、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学》[M],中华书局,1992。

  [7]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杨婧敏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