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自省”的分析

  摘要: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天命为要,有一套完整的思想行为标准,以修养自身的方式来使自己与道与统一,从而成为经世之才。而内自省就是儒家提出的修养自身的方法,在儒家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即便是在当今社会,内自省依然对人的自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内自省;浩然之气;标准;幸福

  一、内自省的含义分析

  内自省出自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意为见到别人贤能之处就期望自己也有相同的贤能,见到别人低劣之处就在内心中反省担心也有这样的弊病。与此相应,《论语》中还有一句话与这句话可以联系在一起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意为在一些人中,一定有值得我引以为鉴的人。挑选他优秀的地方进行效法,挑选他拙劣的地方对自己的相同之处进行改正。尹焞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可见这两句话阐述的是相似的道理。把这两句话的内容进行比对,“见”是看见,“择”是挑选,“见”较为被动,“择”较为主动,但是都具有发现的含义,“贤”与“善”似,“不贤”与“不善”似,“思齐”与“从”似,唯“内自省”与“改”有较大差异。“内自省”意为在自己的内心中反省,“改”意为对自己进行改正,由此可见“内自省”是“改”的前提。内自省之后才能得出自己是否具有相似缺点的结论,如果具有相似的缺点,则进行改正;如果没有相似的缺点,则加以保持。但是进一步分析可知,思齐的的过程中也必须进行内自省。发现别人的优点之后,必须先通过内自省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将自身之不足改正之后才能养成优点。由此可得,无论是择善还是择不善,目的都是为了构建出一个良好的标准,然后通过内自省的方式来寻找自身的不足之处,将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将完善之处加以保持。所以内自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是自我修养的基础。因此对于这两句话可以整合出一个更加完整的论述: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一定可以在别人身上发现值得引以为鉴的地方。发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后就将这些作为自我修养的标准,对自己进行反省,改正自己不足的地方并保持自己优秀的地方。

  二、内自省的方法分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朱熹曰:“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对于自身精神的修养是孔子的儒家思想的精髓,曾子每日反复进行自省,就是对自身精神的修养。曾子所说的三项标准,则是儒家当时总结出来的处世基本标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这里道就是儒家的精神准则,无论什么时刻,君子都把道谨记在心中并以此为标准,即使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丝毫不懈怠。因为道,即当行之理、皆性之德,是存在于内心之中的,行道的过程是由内而外的,所以道不可离,行道不因周围状态而改变。

  孟子是儒家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师从曾子、子思,以内心的修养为第一要务,因此他在内自省上也有着极为深刻的造诣,并且在四十岁的时候就达到了不动心,这是对自身规范达到非常高程度的表现。孟子提出了浩然之气的说法,而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就是内自省的方法。“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所谓的浩然之气,源于义与道,也就是内心中的标准。朱熹曰:“惟其自反而缩,则得其所养;而又无所作为以害之,则其本体不亏而充塞无间矣。”由此可知,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就是通过内自省保证自己行为正直,不做违反内心规范即不正直的事。朱熹曰:“集义,犹言积善,盖欲事事皆合于义也。……言所行一有不合于义,而自反不直,则不足于心而其体有所不充矣。”这即是说培养浩然之气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绝非一蹴而就,只有一言一行皆按标准来做,浩然之气才可积累;假如没有时时刻刻秉持心中的标准,只是偶然这么做,做了不合标准的事也不自省,那么浩然之气是无法培养起来的。

  综上所述,内自省的过程应分为如下环节:首先,在与人交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并将引以为鉴和引以为戒之处总结归纳到自身的安身立命的标准中;然后,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标准时刻把持在心中,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状态下,都不断反省自身是否在以这个标准所行所想,违反标准的地方便极力去改善使之与心中的标准如一。

  三、内自省的意义分析

  内自省是必要的,不内自省的结果是可畏的。“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孟子·告子上》)所谓夜气,就是人在夜晚静思所产生的良知善念。人是社交动物,一般人在白天的时候,要执行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融入社会角色中后,往往由于自身意志不强而处于随波逐流的状态,做一些符合社会角色的需要而看似身不由己的事;到了夜晚,处于脱离的社会角色的状态,才会有足够冷静的心态去反省自身,抚平自身凌乱的精神状态,恢复自己的良知。但是仅仅凭借夜晚所做的这一点内自省,是远远不够的。如朱熹所说:“昼之所为,既有以害其夜之所息;夜之所息,又不能胜其昼之所为,是以展转相害。至于夜气之生,日以寝薄,而不足以存其仁义之良心,刚平旦之气亦不能清,而所好恶遂与人远矣。”由是观之,未能做到时刻内自省的后果就是丧失了人性。孟子所谓的人性是儒家所谓的天命,是儒家的精神标准,推广到一般情况下,未能做到时刻内自省的后果就是精神标准的丧失,直接造成了精神追求的混乱和思想行为的无度,这亦是非常可怕的结果,但是一般人却切切实实地处于这种状态下: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仅以直观的欲望满足为需要;没有由内而外的精神制约,只通过外界的规则束缚来限制自身的行为。因此在对欲望的需要和行为的限制之间发生了矛盾,矛盾越激化,情绪越糟糕,痛苦与悲伤便接踵而至。

  人一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幸福,而幸福感来源于欲望的满足。然而没有约束的欲望如同洪水猛兽,是无法满足的,所以不约束自己欲望的人无法得到幸福,要得到幸福必须从源头出发,将欲望修正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孔子作为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和圣人,将此做到了极致,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朱熹曰:“随其心之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也。”这就是说孔子已经把心中的那个标准演绎到了自然本能的境界,由于多年对思想的研究和对行为的规范,孔子已经将自己的欲望全部规范到了标准范围内。因此孔子没有欲望难以满足的困窘,因而时刻都表现得非常祥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描述的就是孔子平常闲适安逸的状态。一个能够清楚自己应该要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人,必然是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人生的价值并享受人生的人;而一个不能认识自己,随波逐流,患得患失的人,必然庸碌无为,惆怅苦闷。

  内自省的修养不但能够使人获得幸福,而且能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内自省的标准来源于对世人的考察,集优缺点为一体,秉持这一标准修养自身,既能发扬优点,又能克服缺点。因此,在长期内自省的修养过程中,自身的素质便会不断提高。清楚地了解自己哪些该做,哪些该避免,思考行事中都有的放矢,就能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经验,经过分析将其再归纳入标准之中,形成良性循环,处事能力便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除此之外,内自省还能给人带来坚定的信念,使人获得无比的勇气,从而得到强大的执行力,能够为众人所不能。“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这即是说明,通过自我反省,能够坚定一件事能否去做的意志。如果这件事与内心的标准是违背的,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能去做;而如果这件事与内心的标准是统一的,那么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都要去做。能够保持时刻内自省的时候,每一件事都能够以这样的标准来完成。因为内心的标准来源于个人日积月累的分析思考,长期的思索和执行赋予了自身对这项标准强烈的认同感,所以以这标准分析得出的结论自己都会深信不疑,执行时自然无所畏惧。因此一个一直内自省的人,也必然是一个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行事果敢有力的人。

  参考文献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2012年4月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03年6月

  焦循,《孟子正义》[M],中华书局,2011年5月

  肖云海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