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 发布时间:2015-01-08 13:05

  摘要:21世纪的今天,网络已经融入和渗透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之中,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此背景之下,高校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在网络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实现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本文着重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

  关键字: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环境 长效机制 构建

  网络载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是目前社会中常用的大众传播手段,同时也是高等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近年来微博、微信、博客和QQ等网络工具的开发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进行日常交际,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必要环境。在此背景之下,高校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势在必行,正因为如此,高校更应该构建起符合学生思想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革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革新是实现校园教育方式创新的第一步。思想政治教育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积极创新,在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寻求出与社会物质相适应的思想教育方式。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侧重点在于社会,忽略了学生个体的需求,没有对学生心理积极性做出引导。目前,高校教育方式在不断改革和创新,其教育内涵也开始立足于学生生活,通过生命体验来提升学生生命质量。因此在网络环境影响下的今天,传统教育方式和网络教育机制需有机结合,共同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的实质是更新信息观念。教育工作者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其所处的大环境,对提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紧迫性和必要新进行深刻的认识,充分结合信息时代中的技术便利和网络优势,开创出基于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在全新的社会形势之下,教育工作者需正确认识到个人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重要性,在强调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也重视社会的发展需求,通过兼容并包和相互融合,实现高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较大改善,人的个性思想在社会发展中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思想品德政治教育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充分认识到现阶段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协调和促进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在网络环境下探寻思想政治的教育新途径。

  二、充分发挥网络的多渠道载体优势

  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工作者需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对网络在载体的积极运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推进,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载体的创新改变了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途径,进而实现教育活动的根本性创新。在网络发达的环境下,教育工作者只有灵活、合理的使用相关通讯工具,才能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育时,需清楚的认识到网络载体的优缺点,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实现多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络的形式,相同的教学内容可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呈现给学生,网络中别出心裁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于学生消化和学习。此外,教师也可从宏观上入手,通过构建起网络知识管理体系,建立起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题的网络平台,使学生能通过网络获取相关思想政治知识。

  第二,教育工作者需紧跟信息时代,通过网络在线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和内心想法,并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通过年级QQ群、微信、微博平台的方式,将教学的覆盖度延伸到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在后勤服务、校园管理和专业教学方面开始运用网络平台,学生、教师、院校通过网络媒介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三、扬长避短转变网络教育形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具有社会性质的教育活动,其本质是对个体进行培养、发展、塑造、转化和完善。教育形式是教学内容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是否成功。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需深入了解校内学生的实际思想,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探寻出基于网络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在现有网络环境之中,教育工作者被定位为人生导师,起到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和树立合理目标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需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利用网络载体创新授课方式,以跳出传统、枯燥、单调的枷锁。教育工作者可通过讲解先进人物、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等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下,帮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根据社会时代和网络信息的变化,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策略。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引导和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互式的探讨与交流,从传统的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教育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选择能力和整合能力,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网络信息中快速、准确的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网络内容。互动和平等的网络平台被创建后,学生和教师可在网络上进行直接的交流,在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也促使学生实现人格和素质的提升,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在科学技术和思想认知不断更新的21世纪,事物都在快速而稳定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清楚的认识到网络、网络环境的重要性,在其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高校需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深入发展到学生中去,并致力于构建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参考文献:

  [1]侯宗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体会[J].探索,2005(4):140-143.

  [2]张福贵.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2(72):168-169.

  孙永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