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与对外汉语教学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留学生,汉语,对外汉语,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1-08 13:07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母语为声调语言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分析,并且从异同两方面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学习汉语声调的偏误进行简单地对比,进而能够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产生偏误的主要类型进行归纳和分析成因,最后针对上文的异同比较以及针对不同背景的留学生学习声调的偏误类型和成因的分析归纳,进而简单探讨了一些纠正偏误的一些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实践中得到运用,也能够切实帮助解决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学习困难,从而提高留学生的汉语水平,最终实现用汉语进行完整交际的目的。

  关键字:声调;偏误;方法

  引言

  “声调”这一术语,是由赵元任先生提出来的。在《语言问题》中指出:声调是“利用嗓音的高低的音位来辨别字的异同”。而王力先生在《汉语音韵》一书中则认为:声调是“由元音的升降和音长的总和形成的”。(赵元任,《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第一期)当然,本文讨论的音调是绝对不包括轻声音节的。

  一、母语为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

  1.泰语和越南语和汉语相似的地方在于三者都是有声调的语言。通过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够发现,泰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中平调的声调低,四声调不够简洁、干脆,大多过于冗长。也可以这样说,泰国的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出现的偏误有一个基本固定的模式,即:阴平的声调常常发不上去,不够高,如“家”“依”“屋”“间”“微微”“崩塌”等阴平字,发音时的声调都低于汉语的一声调,调值也根本达不到标准的55。除此之外,与汉语不同的还有第三声调,通常来说,泰语的第三声调是降调,而汉语的降调是第四声调,即去声声调,它的发音特点是声调由高突然降到很低,非常短促但是又特别有力。所以泰国留学生在遇到汉语声调的降调发音时,本能地会用母语的第三声调代替,结果就会导致发音时把第四声调过分地往下降,致使音节发音时间拖拉得太长,给人一种“似像非不像”的感觉,造成“洋腔洋调”的发音。

  2.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遇到的偏误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第四声声调较高或者有个别的音节发成平声,而汉语的第二声调又太高,起点不够降,上声的时候也没有做到瞬间发音并且有爆破力,在发第三声调的音时,前面的部分音节拖拉的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的尾音上升的过程就过于短小、简洁,并且同时也造成了上升时间的仓促,还有的甚至在发音时只是往下降低声调而从来不往上上升声调等等诸多问题。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第一声调的效果较好,只是稍微比汉语的第一声调偏低,其他的问题都还不存在。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最大的困难是在汉语的第四声调上,多次反复的教学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3.泰国、越南两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偏误的异同点的比较

  (1)相同点:

  ①二者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因为母语是声调语言,受母语声调的影响当然也是在所难免。例如泰国留学生和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的过程中,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声调的时候,本能的第一反应会是在脑海中去寻找与母语相似的声调去代替新学习的汉语声调。所以通常来说,母语为声调语言的留学生在学习一种新的语言声调的时候,并且想用新学习的声调进行交际的时候,大脑中会形成这样的一个反应程序链条:眼睛看到或者耳朵听到新学习或新接触的汉语声调--头脑中本能反应出相对应的母语声调--在头脑中用母语相对应的声调去替换新学习的声调--通过大脑神经的反应最终传递信号给嘴巴或者是肢体表达出来,这样才是完整地进行了一次目的语的输出。

  ②都是在学习汉语声调的时候在母语中寻找与汉语声调相似的母语声调去代替汉语声调,都会造成汉语声调的发音偏误以及“洋腔洋调”的怪异现象

  ③泰语的高平调和越南语的锐声调的相同之处是:二者的声调调值都是45,同时也证明二者的音高强度也应该是类似的,两国留学生可能在这两个声调上形成类似的偏误。

  (2)不同点

  ①泰语有5个声调,按照声调调值得大小,由高到低的分别是:高平调,调值是45,这是调值最大的声调;降调,调值是41;中平调,调值是33;低平调,调值是21;升调,调值是14,这是调值最小的声调;越南语有6个声调,按照声调调值得大小,由高到低的分别是:锐声,调值是45这是调值最大的声调;平声,调值是44;问声,调值是323;跌声,调值是325;玄声,调值是32;重声,调值是31,这是调值最小的声调。二者除了泰语的高平调和越南语的锐声调的调值相同,都是45之外,其他的声调大多是相差较大。

  ②二者由于声调数量、声调发音、声调调值都不同,对于越泰两种不同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来说,用母语声调替代类似汉语声调的母语声调则当然也大不相同。

  二、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的主要声调偏误类型及成因

  1.美国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的若干偏误原因

  美国学生的母语即英语是非声调语言,根本用不到声调,所以美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的初期,在开始接触汉语声调学习的问题时,他们对汉语的声调表达特别不能适应。因为受了母语音节无声调的负迁移影响,美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声调时往往会忽略汉语音节的声调或者以英语中的语调来代替汉语中的声调。但是,与声韵母相比较,汉语的声调在口语中传达的信息量最多。

  通常来说,汉语的声调也主要表示为“同音不同词”,例如“liu”,这是一个汉语的拼音,可以写成“留”“刘”“流”“馏”“瘤”等等,仅仅是选择标注第二声调,就可以写出很多的汉字,除此之外还有阴平、上声、去声三个声调,还有这些相同或者是不同声调之间的词语之间的搭配组合等等都是可以拼写出近百甚至是上千个汉字的。当然了,如果再包括汉语独特的“一词多义”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的前身,也就是古代汉语的文言文中的体现最为明显)。例如,朝:①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早晨②逮奉圣朝,沐浴清化:朝庭③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朝见。除了“一词多义”现象,还有汉语的“一词多词性”现象,例如“跑步”既可以充当名词又可以充当动词。

  2.美国留学生的主要偏误类型

  ①阴平调发音普遍较低。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声调时,阴平调是比较易学的,但是发音起点比较低,调值明显达不到55的高度。

  ②阴平与去声分辨不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屡次要求示范阴平和去声的发音,以便区分。因此笔者觉得学生在听辨阴平和去声时存在一定难度。这两个声调一个是高平调,一个是高降调,按理不是很难区分。通过采用手势教学法,通过动作比划帮助学生感受高平调和高降调的走势。

  ③阳平是四个声调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声调。在初始阶段,美国留学生发阳平时往往起点太高,导致上升空间受到限制,阳平调升不上去,听上去有点像阴平。在外汉语教学中,上声是比较有争议的一个声调,也是汉语学习者最难掌握的声调。但是据笔者观察,美国学生在发上声时几乎没有什么困难。通常在教授上声的时候并没有可以让学生练习调值为214的全上,而是告诉他们上声的原调的同时,教给学生211的半上调值,这样学生会会学得又快又好。

  3.美国留学生受母语负迁移影响

  对于美国留学生来说,受母语用语调区别词语或者是句子意思的影响,在刚开始接触汉语这种用声调来区别词语或者是句子意思的表达方式时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美国留学生一直习惯于用升调、降调,或者是平调以及升降调或者是降声调来表达除了词汇意义以外的意义,也就是类似于汉语的声调意义一样,英语有属于自己的语调意义。换个角度来说,英语的句子或对话的完整表达需要词汇意义加上语调意义组合起来才能表达完整意思,从而实现交际的目的。当然,英语语调意义的重要性和汉语声调意义的重要性可谓是地位相当,他们都在各自的语言服务范围内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对于一个同样的英文句子,语调不同,意思也就会不同,有时候会相差千里。

  不仅如此,英语语调意义的广泛应用也足以需要引起重视,倘若不了解英语的声调意义,就如初学汉语者,并且是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留学生来说就会导致理解上的困难,造成交际上的障碍,严重还会导致留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不愿意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的交际中去,更有甚者会放弃在目的语国家的学习,抵触目的语国家的一切事物,形成持续的恶性循环。对于美国留学生来说,英语语调的学习和汉语声调的学习进行对比来说,他们当然会觉得语调意义在表达完整意思的过程中更容易学习。

  三、重视声调教学的原因

  如此重视声调的原因在于声调在汉语的交际表达中起着重至关要的作用。声调,从字面意思的解释中我们可以简单得出:声,即指声音,在物理角度上是指声带振动并且通过空气进行传播;调,则指调值,是可以有数值上的高低升降的变化、波动的范围。简单来说,声调就是由声音高低升降的不断变化形成的,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音高是声调的决定性因素。在本文开始我们就讨论了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在普通话中,“山北”和“陕北”,两个词语只是声调不同,音长和音强也就会有差异,但是最主要的差异在于两个词语表达的意义完全不同。“山北”是指在一座山的北面;“陕北”则是指我国的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表示的意义可谓是相差甚远,但是二者也有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表示的是空间上的地理位置。除此之外,即使是像轻声这种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声调,代表的形象以及表示的意义也都大相径庭。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东西”(两个音都是第一声调),“东西”(东是第一声调,西是轻声调),前者表示的是东西的地理方位,后者表示的是泛指的综合的物体;通常来说,前者多用应于书面语,表达比较正式,后者多应用于口语,表达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一些。

  四、在教学实践中应对留学生声调偏误问题的简单方法

  1.要使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汉语声调,对外汉语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渗透学生要理解汉语声调能够区别意义这个独特的性质,从本质上接受汉语这种声调语言的独特表达,并且要经常给予留学生这样的暗示:正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手法才记录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持续五千年而屹然不倒的中华文化,我们要能够欣赏汉语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性所散发的魅力。这些需要教师有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精神底蕴,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留学生在内心深处热爱学习汉语。

  2.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留学生对于第一声调、第二声调以及第四声调等会出现相对比较多的偏误,通过总结、对比偏误出现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凡是那些音高变化幅度比较大的声调都是留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会出现比较多的偏误,导致留学生在发音时声调就会忽高忽低,调值忽上忽下,根本找不到基调,最终使得口语表达不清晰,不能用目的语进行成功的交际。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调图在黑板上或者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在直观上感受到汉语声调的音高变化

  3.鼓励学生课下要经常和母语者多交流,要敢于在母语文化场所使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做到多听、多说,然后在语流中慢慢感受声调的变化,逐渐形成对目的语的语感,才能更有利于汉语的学习。尤其是在汉语声调学习的过程中,一味单纯机械地模仿并不会提高汉语学习的水平,相反,能够形成对汉语声调的语感则非常有利于留学生汉语声调的学习。除此之外,针对对外汉语的教学对象主要是成年人这一特点,他们大多数是具有一定的语音知识储备,而且理性认识比较强,可以进行自我分析,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和接受情况,能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发音,然后将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进行对比,从而培养听辨能力。

  结语

  声调教学在长时期内仍旧会作为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需要得到长期的坚持,应该被贯穿于整个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始终。我们需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进而探讨出针对汉语声调教学的为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继续推动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赵元任.《语言教学与研究》[J].1992年第一期

  [2]曹思远.浅析零起点美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若干偏误[J].赤峰学院学报,2014年

  刘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