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柳条边的历史与发展

  •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 关键字:柳条边,文化遗产,历史
  • 发布时间:2015-01-08 08:46

  摘要:柳条边是东北地区特有的一条界线,被誉为“关东绿色长城”。本文通过不仅介绍了柳条边的历史以及分布状况、柳条边的结构、分布与边门的设置,同时也介绍了柳条边遗址的现存状况,从而唤起人们对柳条边的记忆,树立人们的历史文化意识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关键字:柳条边;历史;发展

  引言

  东北地区自古美丽富饶,土地肥沃,矿藏丰富。东北地区是满族的故乡,是清王朝“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了维护这一地区的祖宗龙脉,巩固“根本”,清王朝便在辽河流域修筑了柳条边墙,并将封禁东北作为一项国策长期推行,使东北地区形成了一道有别于关内的呈“人”字型分布的边墙,被誉为“关东绿色长城”。柳条边建造于清王朝肇兴之时,见证了清王朝的兴衰历史。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柳条边也逐渐废弛,逐渐被人们忘记。

  一、柳条边的结构与分布

  柳条边亦作边墙、柳条边墙、条子边或柳边。是一条标示禁区的柳条篱笆。是清王朝在东北地区修筑的重要边防工程。据清朝杨宾《柳边纪略》记载:“自古边塞种榆,故曰‘榆塞’。今辽东皆插柳条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柳条边是用土堆成宽、高各三尺的土堤,土堤上面相隔五尺插柳条三株,各株柳条之间再用绳子连结横条柳枝,谓之“插柳结绳”。在土堤外侧挖掘深度八尺、底宽五尺、口宽八尺的边壕,禁止行人越渡。

  柳条边西起长城,东至船厂,北自威远堡门,南至凤凰山。总体形势就是东从东港西南滨海起,北上经凤凰城边门,折而东北经新宾东南江清门,折而西北到开原东北的威远堡,由威远堡折而西南行街长城;又由威远堡东北走向到吉林市北的法特哈。以山海关、威远堡、凤凰城和法特哈四个交通要道为点所连成一个“人”字型的封禁篱笆。遍布于辽宁、吉林地区。共设边门二十一座(后改为二十座),边台一百六十八座,水口数百处。全长两千六百余里。

  柳条边修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因其修筑时间不同,分为“老边”与“新边”。“老边”位于辽宁地区,又名“盛京边墙”,分为东西两段,东段自凤凰城至开原的威远堡;西段自威远堡至山海关,周长一千九百余里。

  清太宗时期,朝鲜国人经常来宽甸等地采挖人参,引起争端。为保护辽东地区利益,从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起,清太宗把凤凰城至碱厂边门一段利用明代辽东边墙加以修缮,这就是东段修边之始。顺治年间,又从碱厂边门向东北扩展至新宾东部,又折向西北至威远堡。北段柳条边将清王朝第一个都城兴京及清王室祖陵永陵都包括其中。

  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为了划分东蒙牧区的游牧疆界,开始修筑西段柳条边。顺治八年至十一年(公元1651-1654年),柳条边各边门陆续设置。最迟至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老边”已全部建成。据《柳边纪略》记载:“四十里至威远堡,即柳条边也,柳条边垂杨数百里,系前朝所种。”

  吉林地区是“我(清)朝发祥之始,为满洲虞猎之地”。为保护这一地区,从康熙九年至二十年(公元1670-1681年),又增修了南自开原威远堡,北到吉林市北法特东亮子山止的一段柳条边,长六百九十余里。由于修筑时间晚于盛京边墙,故名“新边”。据《盛京通志》记载:“新边东自吉林北界,西抵开原威远堡边门,长六百九十余里,遮罗奉天北境,插柳结绳,以定内外,谓之柳条边,亦名新边。”

  二、柳条边对东北的封禁作用

  辽河流域和吉林地区是清王朝“祖宗肇迹兴王之所”,是满族的聚居区域。为了防止满人汉化,区分农耕区与牧区界线,保护东北物产财富,清政府修筑了柳条边,并对东北地区实施了长达百年的封禁政策。随着历史的发展,清朝历代皇帝对于柳条边的具体封禁程度都有所不同,由清初的全面严格封禁到康熙雍正的宽松政策,到乾嘉时期的封禁政策达到顶峰。

  1.清初时期封禁东北

  清政府对于东北地区的封禁起源于天命年间,为防止朝鲜人越境采挖人参,在明辽东边墙与鸭绿江之间设置了一些空旷地带作为禁区。杨树森先生在《清代柳条边》一书中说“顺治八年即修筑了辽河流域西段的柳条边,对东北实施封禁”。

  清政府在柳条边各边门设哨卡,派兵驻守。出入边门者发给印票,详细记载持有人年貌、家口,并限时、限人出入边门。为了防止各族百姓私自采捕,清政府在柳条边内外“每四季由内外城守尉、防守尉、协领内按季各派一员,带领官兵巡查边内外卡伦境界,查拿偷砍木植、私挖人参、偷打鹿茸贼犯”。此外,还制定了种种律条与禁例,以保护清王室在东北地区的特殊利益。

  2.康雍时期宽松政策

  清初以来户口繁生,边内旗田不够分配,“粮不足支,展边开垦”。康熙时期,“老边”位置数次向西外展,康熙十四年、二十五年、三十六年(公元1675年、1686年、1697年)“三展皇边”。“老边”边门设置部分有所变动,边门总数由二十一个变为二十个。

  虽然康熙时期修筑新边,严惩过一些私挖人参者,但总体上封禁政策还是比较宽松的。康熙时期曾大量移旗移民实边,甚至还招民封爵,开发东北,所禁之“新边”也只有其风水宝地长白山。雍正时期更加宽松,未曾因越禁而严惩过任何人,当时挖参只做小事处理,甚至还庇护越禁犯科流民。

  3.乾嘉时期防汉制汉

  乾隆时期,战事减少,人口激增,八旗生计问题日趋严峻,为了缓解八旗人丁增长生计问题,清政府对东北封禁政策再度加强。禁止人民垦荒和八旗官兵募民耕种。停止往东北地区发遣汉人囚犯。增加边口的巡守能力,严加盘查出入边口旗民等。对于私出边门、翻越边墙的行为严加打击。并对看守边门、边墙不力者给予连带处罚。

  嘉庆年间,昌图一带的百姓要到开原或铁岭,都要由法库边门或威远堡边门绕行,往返要多走数百里路程,十分不便。当地官员奏请皇帝增开边门以利百姓,遭到皇帝的严厉斥责。

  三、“闯关东”移民对柳条边的冲击

  早在清代以前,东北地区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当时东北的汉人多为流放至此的“流人”。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大批旗人“从龙入关”,以至辽东地区人烟稀少,田地荒弃。康熙初年,为了鼓励百姓移民东北,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当时“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是为“闯关东”之源。

  经过康熙、雍正时期的东北封禁政策,休养生息,全国人口加速增长。乾隆元年全国人口已达到一亿四千多万,但奉天地区的人口密度却远远小于其他行省。吉林、黑龙江地区的人口则更加稀少。此时,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吸引着关内广大汉民。

  十九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山东、直隶等地大批灾民不顾政府禁令,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东北地区,谓之“闯关东”。至公元1840年东北人口突破三百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数百年间,山东先后向东北移民数千万人。今天的东北人中,百分之七八十祖籍为山东。

  大量汉民到东北开垦荒地,人数越来越多,柳条边界线也多次被打破。私入边门、越边案件不断发生。清政府对柳条边的封禁也逐步放松。从入边者“分别查验”、“逐一放行”到后来的“不必查验”。大量汉人在“边里”安居耕种,柳条边也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

  四、清末柳条边的废弛

  1.清政府对东北封禁政策的松弛

  尽管清政府三令五申禁止百姓出关越边,但未能阻止移民的大潮。面对关内大批饥民,清政府不得不放松了对东北的封禁政策,准令无业贫民出关觅食。另外,关外旗人拥有大量的庄田,他们也大量招募汉民到东北耕种。

  道光时期,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清政府不得不“移民实边”。到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后,东北就弛禁了。

  2.甲午战争后柳条边的荒废

  清朝道光、咸丰年间,社会危机四伏,内忧外患,政府再也无力封禁东北。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辽宁险些被日本窃取,这块昔日清王朝的“龙兴重地”却要沦为外国人的殖民地。清政府虽没有明文下令解禁,但此时的柳条边历经日、俄等列强战争的破坏,早已破败不堪,事实上已经完全废弃了。光绪年间,“闯关东”达到了高潮,“边内”地区满汉融合,汉民的数量逐步超过了满人。辛亥革命爆发后,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满清皇帝的退位,东北封禁政策在法理上彻底失效。这使柳条边彻底失去了自身的作用,变成了一道荒土堤。

  3.柳条边的破坏与淡忘

  民国建立虽然使柳条边彻底荒废了,但作为一条经营已久的边界在民国的东北地图上仍然可以找到,其遗址遗迹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仍然依稀可见。但随着战乱地破坏,再加上当地百姓取土作业,开垦荒地,使原本完整的柳条边受到了极大地破坏。柳条边的二十座边门也逐步毁坏,至今仅有部分遗址可以看到。

  随着时间地推移,柳条边的封禁作用已经丧失,墙体被毁坏,在近几十年的地图上找不到这条“人”字型的线段。柳条边历史没有长城那样悠久,功能没有长城那样显著,筑造更不如长城那样坚固。时至今日,仅有一些老人和历史学者仍然记得柳条边这个名字!柳条边这个名词正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五、柳条边遗址的现存状况

  柳条边遗址以威远堡为交汇点,分为西、南、东三段,西段、南段即为“老边”,东段为“新边”。遗址地跨辽宁、吉林两省。柳条边遗址历经百年战乱及生产建设的破坏,如今多数已不复存在,许多遗址已变为耕地,难以辨认。

  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柳条边遗址共有三处,为别位于辽宁省的沈阳市、抚顺市和锦州市。类型为古遗址。沈阳柳条边遗址所在地为新民市,具体地址位于新民市立新乡、周坨子乡、于家窝棚乡。新民境内柳条边遗址长约33公里,遗迹清晰,1985年公布为沈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公布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抚顺柳条边遗址的所在地为清原满族自治县大孤家子乡北叉沟村。锦州柳条边遗址所在地为黑山县白土厂乡,当地称双棒台。

  位于吉林省的柳条边遗址保存较好的有伊通境内的遗址,主要分布于伊通市黄岭子乡、景台镇和发展乡。当地政府经反复论证初步拟定对柳条边遗址进行部分恢复,在当地新规划的城市景观公园内恢复一段柳条边的原貌,同时建立边门,作为公园内一处人文景观供游人游览观光。

  结语

  研究柳条边的历史与发展,不仅可以唤醒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增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而且还可以繁荣东北地区独特的区域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柳条边遗址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尚处于萌芽阶段,可借鉴的调查资料和研究成果都非常有限,同时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对柳条边的历史与发展描述得还不够详尽、具体,还有待于大家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注释

  ①[清]杨宾.柳边纪略[M].沈阳:辽沈书社,1985,卷1

  ②同上

  ③[清]阿桂.盛京通志[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卷33

  ④杨树森.清代柳条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第34页

  ⑤[清]昆冈.大清会典事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卷722

  参考文献

  [1](清)杨宾.柳边纪略[M].李仲元.沈阳:辽沈书社,1985

  [2](清)刘墉.清朝通典[M].嵇璜.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3](清)允祹.钦定大清会典事例[M].昆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4](清)阿桂.盛京通志[M].金毓黻.沈阳:辽海出版社,1997

  [5](清)福隆安.八旗通志[M].李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6](清)萨英额.吉林外记[M].赵尔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清)曹廷杰.东北边防辑要[M].金毓黻.沈阳:辽沈书社,1985

  [8]金毓黻.奉天通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

  [9]杨树森.清代柳条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78

  [10]肖忠纯.辽宁历史地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11]李喜林.清代的柳条边[J].兰台世界,1999(4)

  [12]于济源.回眸柳条边[J].东北史地,2004(2)

  [13]薛洪波.浅谈清代柳条边[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

  王晨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