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音乐、状态、思想

  “大音希声”自古就是个倍受争议的话题,这一概念是典型的中国式概念,“大音希声”这个词语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中,其全文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颡;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媮,质真芳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社会各界对此最普遍也最有力的解释为“最大最美的音乐没有声音”。“大音希声”在现实中也被有意无意的运用到不同的领域,同时也被引申到人的精神层面,抨击人欲望的膨胀,诠释人们内心最深处对静谧的渴望和对回归自然的向往。

  一、对老子“大音希声”内涵的理解

  1、对“大音希声”的初认识

  “大音希声”这是个在美学范畴里倍受争议的一个名词,有很多人对此进行了解释分析。但我最终还是认为“大音希声”的含义是最美的音乐是弱到无声的。因为只有这个时候才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作品,而不是被强制性的灌输一种思想。

  2、社会中各人士对“大音希声”的理解和解释

  “大音希声”原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道德经》中的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就像大象那样无形,大方那样无隅”,反映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即时空的无限性,无始无终性和无边无垠性。二是指,最大的声音总是在最后出现并完成的那个声音,这个声音可能是无始无终的,也可能是大到无形的,是不能用耳朵听见只能用心灵来感受的无声之音,是指自然的宇宙之声。

  两千多年来,世人对此有众多不同的理解,某些研究《道德经》的作者将“大音希声”解释为“最高的声音听不见”或者是“最响亮的声音听不见”。很多人对此提出了异议,如,有的学者认为“大音”并非最高音,亦非最响亮的声音,认为将“大音希声”解释为“最美的音乐”是顺理成章的。因为“大音”之“音”字指的是“乐音”,是悦耳美妙的音组成的音乐,而“希声”的“声”指的是低级的噪音,不悦耳的声响。古字“希”通“稀”解释为“稀少”。同时《老子·第十四章》“试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则“大音希声”一语解释为“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又如,对《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由此可见,在老子那里,所谓“大音希声”之“音”无非是借以表达“道”的本体工具,对“音”的理解不是要有声还是无声,而是要以领略“道”的精神为旨。万物皆由道生,老子《道德经》中也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本身就是虚无飘渺,无从掌控的,“大音希声”也是道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所以最完美的作品也都是必须进入道的境界,进入自然朴素的本真境界中的。“道”其实也是一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音乐作品往往声音最弱时也是用情至深之时。因为最美妙绝伦的音律是不能单纯用声音来表述的。魏源《老子本义》中引用了吕惠卿的话:“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於无矣。”意思也是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后来庄子也延续了老子“大音希声”的思想,提出了“天乐”的观点,而且对“乐”细分为“人籁”“地籁”和“天籁”,而“天籁”最为自然,叫做“天乐”,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发声状态,也得出了“古琴足以自娱”的结论,他的这种说法对后人的琴学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这种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也影响了整个华夏的艺术命题。“大音希声”成为以后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先声。不论在音乐还是文学方面都有所运用。

  二、“大音希声”在各方面的具体运用

  1.“大音希声”在音乐方面的运用

  提到“大音希声”,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古琴”。琴者,情也。传情以达志,借情以言情。琴成为人生艺术化、审美化与生活同一的必备之具。对于琴人而言,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古时琴人往往于清风朗月之夜,选择涧边竹林,或高岩深谷等处幽坐,面对夜、月、岩、涧、泉、花、草、鸟等情景以琴宣叙。这种主体精神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主要受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深刻影响。“天人合一”体现了更为内在的主体身心和谐观。自然形成了客观条件,那么,作为行为主体的人来说,还要极力忘掉尘俗的私心杂念,才能获得人生的轻松与自由和一方无羁的性灵与真趣。在琴学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是“淡”,它和“大音希声”一样,并非空无寂寞之音,而是一种味中的极致,能唤起人们最原初的淳朴感知,动静合一,表达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陶渊明的“无弦琴”也很好的诠释了“大音希声”的思想。他有一张没有弦的琴作为自己的文房玩物。每当有朋友光临相聚饮酒之时,便摆出此琴,双手弹拨按揉这虚拟的琴弦,弹奏只有他自己才能听得懂的曲子,朋友认为他“性不解音”,他便反驳说“若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无弦琴寄寓了陶渊明的“茫茫太古心”。无弦琴也并非就是无音之琴,而是能发出超乎具体声音之外的“大音”,因为“大音希声”“大音自成曲”遵循自然直接与“道”相通,与老子的思想相一致。在他身上我们也很明显的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子。因为美国钢琴演奏家约翰·凯奇在纽约曾举办个人了一场新曲钢琴演奏会。当时他只通过简易的海报宣传,慕名而来的观众却络绎不绝,大家只为一睹其风采。演出开始了,台下座无虚席,柔和的灯光照射在安静的三角钢琴上,约翰·凯奇从暗处缓缓走近钢琴,静坐于旁,台下鸦雀无声。所有的人都翘首以盼,等待着这位音乐天才给他们带来新的精彩。

  30秒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依旧安静。

  1分钟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开始窃窃私语。

  2分钟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开始大声喧哗,甚至有人大骂,逐渐地乱成一团。

  2分30秒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所有的人都躁动起来,骂的骂、走的走,乱成一团。

  3分钟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直到4分33秒过去之后,约翰·凯奇才离席,宣告他的新曲子已经演奏完毕。而此时,台下已是空无一人。

  这,就是名噪一时的曲子《4分33秒》。

  其实,真正的《4分33秒》并不是指约翰·凯奇在台上静坐了4分33秒,而是在这4分33秒之内台上台下整个音乐会现场的所有声音,每一秒,每一分钟,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音响效果。这就是真正的《4分33秒》给人们带来的新奇之处。

  1952年,在凯奇的著作《无声》(silence)中,他非常清楚地阐述自己的音乐观和哲学观是一直受到了中国老庄思想的影响,他推崇《老子》的“大音希声”音乐审美观,赞同“无声”与“自然”是音乐的最高境界,并写到“音乐不是一定要达到什么明显的目的,它可以无意义的存在,可以有声,或也可以无声,而且不管是传统音乐性的或是其他形式的,所有音响都是合理可接受的”。他认为,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应该被剔除,世界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2.“大音希声”在文学方面的运用

  中国的唐诗所蕴含的意境很符合“大音希声”的内涵,寥寥几个字却是意境无限。就像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组词精炼,浓缩性极强,比如“寒江雪”三个字容量就很大,除了这条大江之外,四周的一切一片银白,全是积雪,然而诗人仅用三个字便能综合概括。《唐诗三百首》选编人蘅塘退士称其“二十字可作二十层,却是一片,故奇。”历代也有不少评论家盛赞此诗“一片白雪中,寒江独钓,意境深远,寄性高雅,气象超然,诗品见人品,不愧被套为绝唱”。它不仅包涵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包涵了由作品引起的读者的思想情感。它高度精炼的特点给人更多的想象空间,悠然、宁静、清淡、深远。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当琵琶女曲中声音近弱到无时,作者却能够感受到曲子所蕴含的情调。表面是形容琵琶弹奏达到了非常高超的意境。而实际上结合全文来看,她形容的思念之情之身,情绪低沉幽怨时,没有任何的音乐或语言可以形象的表达出来,唯有停止琴声,让人细细思索回味。再如苏轼的“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以及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千古名句,都是对“大音希声”的形象阐释与运用。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短短二十字,却又咀嚼不尽的意味。“人闲桂花落”以无声写有声,连桂花花瓣凋落的声音都能听得到,足以可见当时自然界的寂静。人的内心也一定是无欲无求,淡泊而空灵的。

  3.“大音希声”在舞台表演方面的运用

  舞蹈是舞台表演最普遍的形式,远古时期就有乐舞,但从乐舞的字面意思看舞蹈与音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即舞蹈与音乐是紧密的联系的,舞蹈离不开音乐,音乐在舞蹈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创编者思维方式的拓展,舞蹈艺术走向多元化,越来越多的舞蹈剧目打破了这种传统,出现在作品中无音乐,无伴奏的现象。这也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回归。

  还有在某些情景剧中,到高潮部分突然熄灭所有的灯光,然后只打开一缕追光灯做特写,这也是现代舞台剧的一种特殊的也是普遍的表现美学的一种方式。

  三、从“大音希声”的角度看待现在的社会现状(精神层面)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快节奏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青年人不再以学习为荣,职场人不再以有道德为荣;做学问的少了,作秀的人多了;甘受寂寞的人少了,一味追求表面光鲜的人多了;刚正不阿的少了,阿谀奉承的多了;独立自主的少了,人云亦云的多了。在高科技和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浮躁的心态愈演愈烈。因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已经不像过去那样,时不时三五成群地高一些户外活动和游戏,或是席地而坐,谈天话地。如今人们追求的是速度,效率和解决问题的捷径。而与此同时却丧失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因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来少,变得越来越自我和独立,而造成了一定程度上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因素。

  虚荣是人性的弱点,也是一种欲望,没有欲望就止步不前,但是我们要通过合理合法自我努力的手段去达成自己的欲望,而不是采用违法违背社会公德损害国家和他人利益来达到目的。太虚荣的人会因为追求物质方面的东西失去本原,采用欺骗他人的行为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至导致了社会上的信任危机。同时有人因为攀比而一味的追求别人所追求的东西,甚至要比别人做的更好,就像有人所说:“我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你幸福”。但是他们忘了,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所以最初的追求也不同。可是走进社会后就已经偏离了追求自己理想的轨道,都朝着别人的方向去努力了。就像著名的诗人纪伯伦所说的一句话: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

  在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贪婪和占有欲充斥着人们的思想,有人为了金钱和地位抛弃道德甚至置法律于不顾,商家采用名人效应提高商品知名度,那些名人也为了获得商品代言费,不管了不了解产品的性能和真实性就慷慨代言,欺骗了消费者的信任。一些政府官员本身就有权有势却还在毫不愧疚的搜刮民脂民膏。贪污腐败,潜规则等现象也相当严重。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就是这样,什么都追求速度,根本没有让人去反思回味的时间,好像是只能盲目的跟风,一味的去追求别人所追求的东西,慢慢的人性变的暗淡,冷漠。似乎中华的传统美德早已成为了摆设,从一开始的路不拾遗到今天的金钱至上物欲横流,都是社会发展过快,导致人性冷漠的的结果。

  闲暇时刻人们也不再有时间去举办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内涵的纯娱乐性的节目,一时间让人忘乎所以开怀大笑,可是,节目结束以后,人们却什么收获都没有,没有特殊内涵,没有评判,更没有鼓励。甚至转身以后都忘记刚才看过的内容,这也是现代人们空虚的表现。

  现代的人普遍都开始怀旧,甚至是很向往古代的生活,虽然现在国门打得更开,人们的视野也更广阔,但是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很多人变得力不从心,不自觉地成为各种“奴”。

  现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们茫然、不安,究其原因就是浮躁在作祟,人一浮躁就容易攀比,生成虚荣心,就容易失去原则,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及其思想影响者我们,所以国人一直把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看的很重。在商品社会、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经历了近几十年的大是大非,许多观念和思想已经改变,一连串的恶性循环会让一些人越来越向往以前那种宁静祥和的生活,而“大音希声”也恰恰主张人们去寻求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

  结语

  “大音希声”被引申运用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不单指音乐作品中的表现还体现在人的精神状态之中。现在人向往着世外桃源般的静谧却普遍浮躁。所以,希望人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回眸过往,给自己点思考的空间,寻找一下自我和最初的梦想。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我们能做的也仅仅就是尽量让自己不浮躁,保持着自己的立场,做真实的自我。去感悟生活、追求自然,这正是“大音希声”的真谛所在。

  参考文献

  [1]刘蓝.诸子论音乐--中国音乐美学名著导读[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美燕.琴道与美学[M].1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林晨.古琴--中国国粹艺术读本[M].1版.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4]易存国.太音希声:中华古琴文化[M].1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贤之.七弦味道--经典古琴故事[M].1版.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

  [6]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胡永楠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