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摘 要】目的: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产后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患者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有效治疗。结果:手术治疗孕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药物治疗组,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治疗成功患者为176例,其治疗成功率为97.8%。结论:药物治疗孕妇的产后出血量法,出血发生率高,因此在药物治疗孕妇中一定要加强出血预防,以能够及时提高产后出血进行有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治疗方法

  孕妇分娩期的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便是产后出血。为了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其造成的死亡率,有效改善产妇预后,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发生产后出血的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了产后出血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210例产妇,选取其中180例发生了产后出血的产妇,其娩出胎儿后24小时失血量均超过了500ml。这些产妇的年龄在19~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6±10.2)岁;有78例为经产妇,102例为初产妇,10例早产。在产后出血原因方面,有141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29例产妇由于胎盘因素,10例产妇由于软产道损伤;在产后出血发生时间方面,有152例产妇发生在产后2h之内,17例产妇发生在产后2~24h之间,11例产妇发生在产后24h~8周之间。

  1.2 治疗方法

  (1)对于宫缩乏力导致的出血者,对其子宫进行按摩,从而对子宫造成刺激作用,促进其收缩,同时给予产妇快速静脉滴注20U缩宫素+500ml5%的葡萄糖溶液。如果具有较差的治疗效果,则改为给予产妇缓慢静脉推注10ml10%的葡萄糖酸钙+50%的葡萄糖溶液;(2)对于软产道损伤出血者,在对其彻底止血的基础上,依据解剖层次缝合,修补的过程中避免死腔残留,从而对形成血肿造成出血的想象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同时应用止血药物;(3)对于胎盘粘连或者滞留者,剖离其胎盘;(4)对于软产道损伤出血者,给予其抗休克治疗,同时肌肉和静脉注射30U的催产素,对子宫进行按摩,将宫腔清理干净,将各裂口缝合起来止血等。

  1.3 统计学处理

  分别用(x±s)和例/%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用t和X2检验。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分析,临床治疗成功患者为176例,其治疗成功率为97.8%。其中孕妇宫腔填塞、子宫“背带式”缝合、子宫动静脉结扎后、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明显比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欣母沛等药物治疗的产妇少,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比药物治疗的产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

  (1)子宫过度膨胀;(2)早产:(3)产程延长;(4)阴道助产或手术产;(5)合并症。

  3.2 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

  产妇具有较高的产后出血发病率,而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本组18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有141例产妇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占总数的78.3%;产后2h内是产后出血最常发生的时间,本组180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有152例产妇发生在产后2h之内,占总数的84.4%。针对这种情况,在分娩过程中,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切实做到对产程进行严密观察和正确处理,从而促进分娩质量的显著提升,最终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时,切实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及时有效处理潜在性产后出血的因素,对休克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

  3.3 防止产后出血的处理办法

  如果产妇发生产后出血,在将胎盘因素等因素排除了之后,治疗的最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宫缩。母体在妊娠期具有不断增多的血容量和相对较低的血清钙,处于低钙状态,需要越来越多的钙,胎儿在30周后也需要越来越多的钙,子宫收缩能够在钙离子和宫缩素的作用下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还能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总之,临床应积极找出产后出血原因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抢救措施,为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改善产妇的预后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蓝卫美.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8-69.

  [2]龚静亚.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478-479.

  赵永萍 甄少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