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例已婚育龄人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调查分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已婚育龄人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
  • 发布时间:2014-03-01 12:50

  【摘 要】目的:研究已婚育龄人口的HBV感染情况与乙肝疫苗接种结果,减少生活传播。方法: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站对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原著为“住院治疗的住院患者”)450例服务对象中,其中一项检查项目为乙肝血清学检查,即乙肝两对半(接受检查的服务对象中,有215对已婚育龄夫妻,20例为单独男方接受检查,女方尚未参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及抗体,e抗原与抗体,核心抗体。结果:本组HBV血清学标志阳性率为51.5%(232/450),男性、女性分别为57.0%(134/235)和45.5%(98/21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者血清4项HBV病毒标志物表达模式有16种,其中以HBsAb阳性最多,其次分别为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最后为HBsAg、HBeAg与HBcAb三项阳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HBsAB阴性的夫妇双方或一方(原著为“者”),应建议其接种疫苗预防。

  【关键词】已婚育龄人口;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检测

  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全国范围内约有一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大多数感染者并无临床症状,但却存在很强的传染性。乙型肝炎不但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而且还有可能演变为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细胞癌。对乙肝进行检查、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为明确已婚育龄人口的HBV感染情况与乙肝疫苗接种结果,杜绝生活传播,我们对450例接受检查的服务对象(原著为“住院患者”)进行了血清学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站接受检查的(原著为“我院治疗的住院患者”)已婚育龄群众450例,其中男235例,女215例,年龄20~55岁,平均30.7±13.5岁,均为已婚育龄人口。

  1.2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检者血清中的HBV表面抗原及抗体,e抗原与抗体,核心抗体。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在有效期内使用,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分析,组间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HBV血清学标志阳性率为51.5%(232/450),男性、女性分别为57.0%(134/235)和45.5%(98/215),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

  受检者血清4项HBV病毒标志物表达模式有16种,其中以HBsAb阳性最多,其次分别为HBsAg、HBeAb、HBcAb三项阳性,最后为HBsAg、HBeAg与HBcAb三项阳性。

  3 讨论

  3.1 乙肝易感率高

  HBV血清学检查是临床分析患者病情及传染性的重要依据,关于我国HBV血清学标志表现模式已经有了较多的报道。大量研究表明,HBV抗原及抗体的模式有14种,本次研究发现有16中,但模式4、8、9最为常见,模式1及模式6等较为少见,主要见于HBV感染早期。模式7为HBeAg与HBsAg双阳性,但抗体为阴性,该模式常见于慢性携带者与感染早期,传染性很强。模式4即常见的“小三阳”,主要见于急性感染趋向恢复,或HBsAg携带者,相对前几种模式感染性较弱。模式8即俗称的“大三阳”,多见于急性、慢性肝炎感染,传染性很强。模式9是对机体较为有利的一种,HBsAb可中和游离HBsAg,清扫病毒颗粒,使人体免于被HBV感染,同时,其也是一种保护性抗体,是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HBsAb,或主动感染HBsAg产生的免疫球蛋白,能使机体不再被感染。模式5比较少见,一般解析为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慢性HBV携带者转阴等。模式16中,HBcAb与HBeAb没有中和作用,并非保护抗体,但其可与HBsAb同时存在,说明机体免疫系统良好,是病毒感染后趋于恢复的标志。

  当前,HBV感染在社会上有成簇聚集的趋势,已婚育龄人口作为社会的主体,各种社会活动使人们大量聚集,极易发生感染,加强对已婚育龄人口的HBV血清学检测对于减少传播十分重要。对于HBsAB阴性的患者,应建议其接种疫苗预防。

  3.2 夫妻性接触传播乙肝的危害性大

  性接触是传播乙肝的途径之一,许多夫妇对性接触乙肝根本不了解,性交不采取防范措施导致夫妻间相互传染。本次检查的215对夫妇中31对夫妇双方同时检出乙肝血清学标志,有的同时正感染期,通过询问接种史,没有一对夫妇曾经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有一部分已经获得了免疫力,证明曾经感染过,但无症状已自愈,产生了抗体。因此加强对育龄夫妇宣传使用避孕套预防性传播性疾病的必要性,同时未感染的一方应接种乙肝疫苗防止感染。

  3.3 积极防治乙肝,阻断母婴传播

  孕妇血液中查出肝炎病毒抗原,那么在她的血液、唾液、乳汁和羊水中都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在孕育及分娩过程,肝炎病毒均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小孩。母婴传播可发生在分娩时及其前后。分娩前可在子宫内通过胎盘直接感染胎儿,这种情况不多见,约占5%~10%;更多见的是分娩时接触母体血液或羊水而感染或产后通过密切接触感染。但并非所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孩子都会带有乙肝病毒。

  参考文献

  [1]孟庆义,苏琦.北京市448例不同行业体检者乙型肝炎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J].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22-1423.

  [2]韩学吉,许顺姬,偰光华,崔鹤松,朴红心.延边地区朝鲜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病毒基因型的检测与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2):2529-2532.

  [3]殷建华,何永超,李成忠,周赟,张宏伟,曹广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中病毒基因型和亚型的分布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29(01):1-5.

  [4]翟云丽,周璞,王戬,骆选宏,章绍能,宗红.特定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模式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8,18(05):789-791.

  莫兰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