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必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有经营力的企业必是一个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一个有学习力的班级必是一个有文化氛围的班级,可见,不管是一个国家、企业还是一个班级,文化都显得尤为重要。

  一、班级文化的含义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它具有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功能。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层,如张贴名人名言、悬挂国旗及班训、板报等教室内环境的布置;精神层,如班级目标、班级舆论、人际关系和班风等;制度层,如班级公约等。

  二、班级文化的作用

  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凝聚作用

  班级文化是一种理想的黏合剂,能使学生彼此合作,同心协力;能减少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强其内部的凝聚力。特别是在关键时候,能使同学们挺身而出,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绝对不会出现“临阵逃脱”的情况,绝对不会形成“无人问津”的局面,这都得益于班级文化的魅力。没有了班级文化,一个班级必是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和向心力,学生生活在这个集体当中就缺乏归属感和“主人翁”感。班级内部的凝聚力是由班级文化氛围营造的,当学生高兴时,班级为他分享快乐;当学生不开心时,班级为他分担痛苦,及时为他送上关怀和帮助,这样就会大大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2.规范作用

  班级文化的规范作用就是约束作用,它制约着学生的行为。我们知道,约束功能是通过制度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尽管制度也是班级文化的一部分,但它的约束作用是硬性的且是不全面的,而道德规范是一种无形的、理性的和全面的约束,也是能赢得学生人心的约束。

  3.激励作用

  激励就是激发干劲,如果一个班级文化以人为中心,形成一种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那么这个班级的干劲就士气冲天,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动力”。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衣都穿不好,但为了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国家的前途,他们的干劲和激情是空前的。这就是文化激励,一个班级文化形成了,同样也能起到这么大的激励作用。

  三、班级文化的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做法,这些做法大同小异。笔者把它们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物质文化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属于班级文化的硬件,它包含教室内的环境布置及师生的仪表等,是班级文化的基础及其水平的外显标志,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教室的每一面墙壁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如可在教室内设置公告栏、荣誉榜、心语心愿、学习园地等。在教室环境的布置上,既要重视教室外观设计,更要注意其主题确定、内容选择,使教室环境能够体现班级理念、学习目标,反映精神风貌、文化气息,让人走进教室,顿觉舒畅、倍感温馨、催人奋进。班主任应注意把教育的意向、目标等通过具体物化的环境布置充分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育人、和熏陶人的目的,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二方面是制度文化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良好的班级制度文化,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抓好制度的制订与完善。班级制度文化主要表现为班级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制订得好坏,是否科学、合理,是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的实际制订班级规章制度,在全体成员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好局面。其次是抓好制度的实施。班级规章制度虽然是班级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班级制度的制订并不等于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制度文化。在抓好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两点:一要对学生加强宣传,使学生理解各项规章制度,以使制度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将带有强制性的要求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二要积极创设条件,使规章制度能够更快、更好地实施。

  第三方面是精神文化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并具体表现在班风、学风和班级人际关系等方面。抓住班级精神文化就是抓住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在新形势下就是营造和谐班级的关系。从而能形成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使每一名同学在融洽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在和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2.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

  班集体舆论是班级成员观念态度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班集体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班集体舆论。良好的舆论对班级的各项事物都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它能让班级充满浓郁的学习气氛,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因此,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营造班级的正确舆论。

  3.培育优良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大多数成员的思想认识、情感意志和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优良班风像熔炉一样,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而且往往不会一帆风顺。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班风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另一方面要抓住时机,因势利导,以形成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

  四、班级文化节建设措施的落实与完善

  班级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要成立督查小组。督查小组要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出改正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建成符合自己班级实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特色班级文化。

  杜威说过,“学校是一种特别的环境,它用专门的设备来教育孩子”。假如说学校是教育的“社会”,那么班级就是教育的“家庭”。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是无形的教育力量。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已成为我们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项工作在学校出现。

  雷双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