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材料的提供和幼儿问题意识的培养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活动材料,教育家,塑料玩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3 14:36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的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说明材料与幼儿活动密切相关。幼儿只有在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区域活动正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能引发幼儿问题的材料,从而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一、提供能引发幼儿认知冲突的材料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发现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究活动的先决条件。发现问题是一个探究未知世界、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这有利于引发幼儿深入探究的内在动机,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形成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内在机制就是认知发生冲突。孩子的头脑并不是空空的,他们对一些现象已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理解。但他们这些看法、理解是浅显的、片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教师如果能从孩子的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引导,引发孩子的认知冲突,就能激发孩子的思维,促使他们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区域活动中要提供能引发幼儿认知冲突的材料,来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1.提供给幼儿适度的新颖的材料,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当幼儿面对未知世界时,输入头脑中的新信息与原有旧经验并没有发生连接,幼儿因此会对新现象、新材料、新环境产生疑问和好奇,并发现问题。孩子总是对富有新意的环境表现出特别敏感而有兴趣。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或现象要有适度的新颖性。适度是指事物或现象必须和已有经验有一定的联系,新颖是指事物或现象能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促进幼儿思考。例如在“滚动”区角中,通过实验,幼儿对哪些会滚动,哪些物体不会滚动已有一定的认识,接着我在区角架了两块木板,其中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并把两块木板架在同一高度,幼儿对新出现的材料很好奇。接着我让幼儿拿两只一模一样的皮球,在斜坡木板上做滚动实验,结果幼儿发现,两者到达地面的速度是不一样的。于是他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发问“为什么两球一样大,又在同样高的斜坡上滚动,滚的速度怎么会不一样呢?”问题激发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在探索中,一些幼儿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地猜想,不断地验证……使探索活动不断地深入。
2.提供的材料与幼儿原有的经验相矛盾,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幼儿已有的经验是探索解决问题的知识基础,而与所需解决的问题之间的潜在距离,就成了新的急需探索的问题。为此教师要提供能与幼儿原有经验相矛盾的材料,来引发幼儿新的问题意识的产生。有效的问题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幼儿原有经验,又高出原有的经验。例如在“有趣的沉与浮”区角里,幼儿在做过物体的深浮实验后对哪些材料的物体会沉入水中,哪些材料的物体会浮在水面已有一定的认识。后来,我增添了一把塑料玩具手枪让幼儿试验,结果它沉入水中。这与幼儿刚刚形成的(塑料制品会浮在水面)经验相矛盾。针对这个现象幼儿发生质疑:“为什么别的塑料玩具都浮在水上,而它为什么会沉入水中呢?”教师赞扬幼儿发现问题很及时,并提出了”怎样使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浮的物体沉下去?”教师根据幼儿探索的需要,及时提供相关的材料,孩子们把塑料物品裹上橡皮泥,或用重物压住……塑料物品就自然而然的沉入水中了;又把铁制品放在泡沫板上,放在木盒子里就浮起来……教师提供的那把玩具手枪就是与幼儿原有经验相矛盾的材料,引发了幼儿新的问题意识的产生。
二、顺应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当代的孩子,视野开阔,内心丰富、好奇、富有挑战性,是我们教师用一生也无法读懂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孩子,关注孩子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和需要,给孩子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教师要关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和需要,根据幼儿兴趣点和需要来设置不同的区域,投入不同的材料,确保每个幼儿的问题都有可能在与自己喜欢的材料的互动中感知-质疑-解疑-再感知-再质疑,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不断产生。如:有幼儿用镜子在走廊上借助阳光,很有兴趣地在做镜子的反射游戏,突然产生疑问:“放大镜也能象镜子一样做反射的游戏吗?”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教师就设置一个“奇妙的镜子”区角,反放大镜、梳装镜、哈哈镜、汽车的反光镜、望远镜等投放在区角里。幼儿探索着各种镜子的反射功能,同时随着探索的深入,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如:“怎样使反光镜会让物体看得更清楚,望远镜的镜片为什么是凸的而不用凹的?
三、根据季节变化增添材料,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区域活动中,幼儿很关注的一个区角是自然角。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不断地在自然角投放一些有季节特征的观察材料和操作材料。比如,春天来了,投放各种各样的种子,让幼儿去探究发现种子的各种种植方式;秋季来临,在自然角放一些蚱蜢、螳螂的外观;有的在制作树叶书签;有的在观察树叶的形状;每个孩子的探索可以指向各个角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小脑袋也就产生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念头,问题。毋庸置疑,这一方法对孩子问题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四、投放单一而目标明确的材料,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单一而目标明确的材料,是指材料的供给相对有限,总体的指向集中。比如,在“各种各样的纸”区角中,提供给孩子一盆水,一张面巾纸,一张白纸,一张挂历纸。孩子在探索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挂历纸不容易湿,而面巾纸沾到水马上就湿了呢?等等。这也是我们创设这个区角的目的,要让孩子知道哪些纸吸水快而多,哪些纸吸水慢而少?在“电”的区角中,投放电池、电线、灯泡,在摆弄电池和电线的过程中幼儿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二个电池相连的时候为什么有时灯泡亮?有时不会亮?怎么接才会使灯泡发亮?虽然是材料单一有限,却能直接启示孩子目标明确地去思考,继而产生疑问。
五、提供有结构的材料,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
有结构的材料本身隐含着问题,体现了有关问题的概念和规律。孩子们通过对有结构的材料的观察,操作,可以发现并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如在“有趣的风”区角里,我投放了一些装电池的小电风扇、小吹风机、小风车等,当孩子们愉快的玩过这些装有电池的能产生风的玩具后,我把有些玩具的电池盒拿掉,或者把电池装反。再次让幼儿玩。结果幼儿发现有的电风扇和电吹风会吹风,电风扇会扇风,而有的却不会?”这些问题引发孩子们去寻找原因。
曹玉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