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探讨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课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2 16:27
摘要:在课标中,针对高中历史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其教学目标更加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掌握学习高中历史的方式方法以及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从多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加强培养学生间的交流沟通能力历史资料(简称史料)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下文将根据史料的特征与用途来探究,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该如何实施。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课堂
随着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史料教学俨然已经成为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尽管理论如此,但在现今高中历史教学中并没有真正将史料教学进行到底,而史料的地位与价值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示,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灌输式教学,仅仅对学生灌输书本知识,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即使采用了史料教学,但也仅限于对课本读物的补充让释,没有拓展;部分教师在史料教学过程中,可能是直接将结果告诉学生,没有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现实中史料教学的不足,下文将结合笔者的实践思考做出以下探究。
一、史料教学的来源
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历史的时间性与不可再现性决定了我们务必借助史料来了解认识历史而史料则是人类了解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针对高中历史而言绝大数史料来源于课本在现行的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课本中囊括了大量的史料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课本,将史料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此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同时使得教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除了课本之外广大师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电视新闻以及社会调查来搜集史料,尤其是新课改下的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这也就方便了广大师生查阅资料,以及学校内的各类多媒体、网络设施,多媒体与网络设施都有着丰富的信息量而且查询迅速对师生收集资料提供了便利。
二、新课程下的史料教学
(一)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了三点教学目标其一“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规定了知识的范畴,包括具体历史与抽象历史,而能力范畴则包括了认知历史的能力与掌握历史学习技巧的能力。此教学目标要求现代史料教学务必改变过去仅仅重视历史结论的教学方法,更应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加强史料的运用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寻找历史完成课堂任务全面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新教学目标之二便是“过程与方法”。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往往追求的是学生学会什么,而不是会学什么,重视学生学习的成果,轻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并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所以在新课标中重点强调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重视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过程。
新课标中提到,在进行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加强合作互动,从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彼此学习、共同进步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既定目标、过程来进行课程教学,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但是,如今的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师生共同组成课堂主体,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史料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是教学过程更是师生友好交流、共同进步的桥梁,能全方位的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教学手段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技术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课堂内容制作成电子杂志、PPT等多媒体课件来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学习平台,同时也能直观的向学生呈现课本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种网络学习的环境下,学生并不局限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反而是主动的广泛收集资料更能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学习,学习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应该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努力实施史料教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这三方面进行全新的教育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与创造精神,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树立学生正确完善的科学历史观,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体会历史的价值,在史料学习中真正认知历史,以期进一步提升课堂利用率,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倪志兵.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上),2013(21).
[2]王丹妮.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几点思考[J].华夏少年(简快作文),2013(7).
杨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