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今校外舞蹈教育现状的思考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校外培训,电子琴,舞蹈教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3 10:45
摘要:目前,校外舞蹈教育缺乏规范性、正规化和系统化,从教学方法指引上,存有弊端,缺乏系统性与完善化,现就校外舞蹈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校外舞蹈教育在未来的教育发展形式,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校外舞蹈教育正确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校外舞蹈;教育现状;思考
当今社会,不少家长存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对于孩子的期望值高,刻意要求把培养孩子培养出具有特长及各种优秀能力的人才来。平日,我们经常看到,有不少家长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附近或是周边的培训机构补习各类课程,培训科目有文化,也有各类艺术专业,其中包含有:美术、作文、书法、舞蹈、电子琴、奥数、疯狂英语等。同时,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班,迅猛建立出来,但由于各类校外辅导学校的水平及教师队伍的受限,出现各类兴趣班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在貌似培优的口号打响的校外学校增多的背景下,存有各类问题。
一、校外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1.校外舞蹈教育缺乏典范性
近年来,如雨后春笋的各类舞蹈培训学校[1]及培训班在盛行开来,但以往少年宫的社会影响力日渐减小,被慢慢取代的青少年宫教育与校外其他辅导学校相比,无论是从教育部门监督上、收费标准、设备安排、师资水平以及课程安排等方面,相对较为正规和系统,相比之下,家长和学生较为认可。但目前社会大多数校外辅导机构,随意性、监督性等方面欠缺,其具体出现如下教育缺陷:
(1)“看中考试”的教育思想
“看中考试”是不少学校和家长的关注焦点,而各类舞蹈培训学校同时也包括部分青少年宫抓住这一点,狠抓成绩过关,不少舞蹈学校因缺乏系统的舞蹈知识引导,在教学时,只抱考级教材[2],觉得学生只要通过舞蹈考级就是他们的目的,其学生的掌握程度、兴趣点培养等都没有关注。这种为“考级”而舞蹈,没有舞蹈知识和教育思想的延伸拓展,填鸭式教学,将学生作为“考试机器”来扩大其学校的影响力。无论是从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上来讲,都是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那些会“动作”不会“舞蹈”的学生只是带着任务的舞蹈,脱离舞蹈学习的主方向。
(2)忽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校外舞蹈教育机构,对于学生各类学生尤其是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接收能力不能衡量,不能分析学生的年龄特殊性,在教学的注意力引导,课堂时间、语言理解能力方面忽视,长期以来,将不利于孩子身体及心理的健康成长。存有两个方面的现象:一方面有些教师只针对教学任务,从时间把握效率提升方面欠考虑;另一方面有些教师课堂语言乏味,从兴趣培养上教学效果不佳。
(3)教育设施、人数不合乎标准
校外舞蹈机构的教学场地选址和设备安置存在安全隐患及保护措施不到位,对于舞蹈教室的标准的要求是很高的,但为节省成本投入方面考虑,便出现偷工减料现象。同理,舞蹈课堂[3]对于人数也是有规范的限制,但不少为利益趋势的校外舞蹈学校仍出现“超载”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殊不知一个舞蹈教师是讲解、示范,纠正学生动作的任务加重,不符合教学的内容及任务量,当然,教学舞蹈效果差强人意。
2.校外舞蹈教育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
(1)不符合由易到难的教学规律
舞蹈教学要有系统进行全面教学,由易到难,掌握舞蹈教学规律,并结合学生生理特点和心理状况,制定符合学生舞蹈教学的规范性。但有些校外舞蹈教育机构的教师为追求等级,追求利益,迎合家长,追求速成,讲究一气呵成。没有科学的舞蹈前指引,对学生强掰硬折,一味“炫技”,其远远超出了学生尤其是幼儿学生的身体承受能力,对孩子将来贻害无穷。
(2)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禁止舞蹈教学中采取“一刀切”,置学生的年龄、心理、身体、性别和优缺点以不顾,全部一种方法一种要求进行,造成因自身条件不同、或反应快慢不一的学生,面对舞蹈时的触怕心理。最终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在校外舞蹈学校中,因教师自身素养不同,个别舞蹈老师会根据自身对学生的关心程度有偏见,厚此薄彼,尤其是对那些条件差反应慢的同学撒手不管,甚至嘲讽,给学生幼小心灵造成阴影。
(3)教学过程存在危险因素
校外舞蹈培训机构的不合理教学,会出现高难度动作、超出了儿童的承受范围,若长期动作训练,给学生身体发育及内心造成很大压力,危险舞蹈动作对学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有些舞蹈教师却片面地认为跳舞要吃苦、多训练、加大难度才能学好,这种铤而走险的方法其实是一种身体伤害甚至将会带给孩子的不仅没有舞蹈的美好,而是不堪设想的严重危害。
二、校外舞蹈教育发展趋势
1.校外舞蹈教育要正规化
外舞蹈教育存在缺乏典范性、系统指导性和正规化,舞蹈教学只有针对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等因素合理定制舞蹈教学计划,让学生得到有益身心的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舞蹈人才,赢得学生、家长及社会的信赖。
(1)优资队伍的系统配置
舞蹈教师以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为目标,教师要加强舞技知识学习和训练,传授技巧,道德教育、人格教育以及培养各方面能力。要有精湛的舞技、人格魅力、精心负责、系统的教学思想。
(2)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根据各层次学生的年龄、理解力水平来教育指导,语言通俗化、简单化,趣味性、生动课堂教学,并符合学生心理,贴切生活、吸引孩子,关注舞蹈课堂氛围,有张有弛,快乐舞蹈。
(3)教育设施、人数限额、舞蹈配乐
某些校外舞蹈机构设施简陋、班级人数等方面存有安全隐患,管理者根据所存问题,应改造存有安全隐患的硬件设施的标准建造,预防危险发生。对班级人数的限制,缓解舞蹈教师压力,提高课堂效果。舞蹈配乐选择上要注意,营造美好的音乐氛围来学习舞蹈,感受艺术的魅力。
2.舞蹈教学要形成完整体系
(1)教材的建设
抓好教材的建设,研究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特征的教材,这是舞蹈教学的关键。是提炼教学大纲,整理舞蹈教材,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提升青少年素质的目的。
(2)教学过程的科学性、系统性
舞蹈训练是对人的身体训练。在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学员生理和心理特点上,遵循训练的科学性,不能急于求成。超负荷的训练必须禁止。舞蹈教学应掌握和遵循由易到难的系统性规律。针对不同年龄段以不同级别的训练方法和承接关系,由低年级的基本功初学者到高年级做好基础工作,循序渐进,多思考,及时总结,形成良好的、系统的教学指导方法。
三、结语
校外舞蹈教育是一个优秀管理者统筹工作与探索研究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环境改进舞蹈培训的硬件与软件设施的安全保护,优秀的教师队伍,合理系统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全面考虑,定能使校外舞蹈机构走向正规化、典范化。同时,校外舞蹈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完善教学方法,必能培养出一批批素质全面的舞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声超.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舞蹈教育现状与实施研究[J].科技信息,2013(06):09-11
[2]王国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舞蹈教育的战略发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4(03):22-23
[3]杨勐进.高师舞蹈教育与探究性学习[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3(04):13-14
张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