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应用型商务礼仪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务活动日益趋多,礼仪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根据目前高校的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视度过低等现象,分析其内在原因,并从提高教师素养、改变授课方法、增加二课活动和提高学校重视度等四个方面来改善此类现象。

  关键词:商务礼仪;双师;教学模式

  孔子曰:“人无礼,无以立。”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从古至今,礼仪在个人修养,社会交际和关系稳固方面都起到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务礼仪的作用日益凸显,它能帮助方便个人交往应酬,甚至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因此掌握各种商务礼仪的相关知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但是,目前各高校对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容乐观。作为“豆芽”学科,商务礼仪课程还没有找到强有力的立足之地。这就意味着学校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抱怨大学毕业生吃不了苦,工作不踏实,自私,目中无人。究其原因,就是如今的学生没有一个正确的工作态度,不会处理人际关系,没有学会团队合作,甚至不懂如何做人,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以礼仪教育为基础的。由于对此门学科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种校方主观上的忽视直接导致商务礼仪课程的相关设施没有建设到位,教师配备也不够精良,教学手段单一,照本宣科的情况仍旧普遍存在,从而导致学生没有意识到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学习效率偏低,而这门课程多年来一直处在理论讲解和知识的学习阶段,理论性的讲解大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操作。

  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合格的商务礼仪学员,让每位学生都不止步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实践的应用呢?这就需要全方位、多元化的打造应用型的商务礼仪课程。

  一、提高教师素养,建设教师团队的“双师”结构

  作为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师,首先要注重自己的形象及言谈,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是学生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模仿对象,良好的教师形象及谈吐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对商务礼仪的外在认知。国外教师的穿着就很讲究,男教师是一色的西装,女教师多以套裙为主。这种装束可以让学生对教师这个职业肃然起敬,而且学生在今后的商务工作环境里,也会效仿教师的穿着进行打扮。教师的内在修养也是很关键的。一个人的谈吐能很充分的反映出一个人的素质。作为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师,如何能做到谈吐优雅,彬彬有礼,大方得体,这正是所有教师需要修炼的素养。优雅的语言能感染到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在喜爱一个教师的基础上,学生就更容易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多读书,不仅涉猎商务书籍,更要多读文化等其他范围的书籍,广义上扩大自己的知识含量。其次,教师要掌握有关商务文化的相关知识,这些是更深入了解商务礼仪课程的有力支撑。只有了解各种商务文化,比较分析不同的商务礼仪知识,才能把商务礼仪课程演绎到精湛;再次,选派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应的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现在教师的教学不能一味的照本宣科,商务英语的相关课程学习在于实践锻炼,而教师是最直接能把应用型知识传达给学生的人。通过在企业的实习,教师能及时的把商务礼仪在企业中的应用情况及时反馈给学生,并且可以就地取材,以企业为例来讲解商务礼仪的作用,这样教学效果无疑是正面的。而且学校在企业中选聘相关的技术人员作为课程建设的辅导教师,主要承担实习实训教学工作,他们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甚至比教师的某部分的课堂讲授更有说服力。双师型教师结构的培养是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诱导式教学手段,建立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商务礼仪的课程教学是一个互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可以用正反面的例子进行对比式教学,循序善诱的把正确的礼仪知识展现给学生;而且,教师可以为学生筛选出适合课堂教学的视频进行播放,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比较成熟的商务礼仪教学视频是金正昆教授和周思敏老师的系列礼仪培训课程。尤其是周思敏老师的课程讲授多是以情景剧的形式进行的,教师可以通过观看视频片段,诱导学生总结出所看到的商务礼仪知识;除此之外,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把所学知识能最大化的应用到未来工作中去,教师应塑造应用式课堂教学模式,除了传统的讲练式教学手段,训练学生的站姿,坐姿,走姿,握手等基本商务礼节以外,教师更应注重模拟实训练习,通过教师对商务场景理论的点拨,学生们分组进行商务谈判,用餐,送客等情景剧的演练,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提供给学生一个模拟的框架,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具体操作和演练全由学生一手完成,使商务礼仪知识和学生表演的内容有机结合,并进行适当的点评。除此之外,课堂分组讨论,学生授课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手段。商务礼仪的教学课堂应是以学生参与为主导,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全程的互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并能积极学习并努力探索商务礼仪的相关知识。

  三、通过竞赛式课外学习强化知识记忆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知识积累度的有效手段。产生的效益已不单是活跃学生业余生活、填补学生的精神空白,而是以它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在加强文化学习和提高学生素质等诸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组织适合学生水平,符合社会发展并能结合教授能容的课后大赛或第二课堂活动,一来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二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并能够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模拟职场大赛,商务礼仪情景剧大赛,商务人士形象设计评比,模拟开业典礼,剪彩仪式等多个竞赛,这些竞赛可以有学生参与组织,教师给予指导和评判,整个过程由学生做主导,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不仅夯实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效果明显。

  四、提高学校的重视度,加大资金投入

  商务礼仪课程的建设光靠教师的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打造应用型商务礼仪课堂离不开学校得大力支持。据资料显示,目前国内高校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建立了商务礼仪精品课程,并创建了商务礼仪综合培训基地。商务礼仪这门课程在大多数高校的地位只是“豆芽学科”。从本质上来说,礼仪课程是最能把教书育人这个词发挥到极致的一门课程。所以,提高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是势在必行的。为了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应建立微型商务礼仪训练基地,针对课程教学的不同模块,建立相应的训练室,如模拟职场招聘室,酒店前台,接待室,商务谈判室,会议室,客房,模拟餐厅,综合训练大厅等,这样对知识的学习可以不止步于在普通教室里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商务环境下不同礼仪的表现形式,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而且这种学练一体的授课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综上所述,如何打造应用型商务礼仪课程还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授课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勇于颠覆传统教学模式,在讲练结合的基础之上追求实践教学;学校也应加大资金投入,改变以往对商务礼仪课程的忽视态度,提高对此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场地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礼仪常识,最终达到培养商务礼仪的实用型人才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商务礼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金正昆,《职场礼仪》,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年

  [3]杨路,《高端商务礼仪》,北京联合出版社,2013年

  [4]李世华,《商务宴请礼仪规范》,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年

  [5]翟文明,《社交与礼仪全知道》,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

  龙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