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分析

  摘要:目前在职业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恰当、体育教学内容不科学等。本文对当前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创新措施。

  关键词: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引言

  当前职业中专的体育教学应以培养职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进行改革,并体现“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以终身体育作为最终目的推进职业中专的体育教育改革。

  一、职业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1.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的迫切需要

  职业中职学校以培养技术能力为主,强调的是操控技能和动手技能培养。一般情况下,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是中职学生最后一次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机会,这就要求在中职体育教学时首先要结合未来发展培养目标,使中职学生发展方向与体育培养相互融合,相辅相成。首先,新课改理念下的中职体育教学的教学思路不能僵化,教学模式不能搞一刀切,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所以,要使中职体育教学做到与时俱进,就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模式机制和提升体育教学的创新能力,以促进教改的顺利进行。其次,职业中专学生从定所学专业时,也就设定了未来职业方向,这就说明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不能简单的按教学大纲要求搞“一勺烩”式教学,简单的按计划授课,拘泥于完成体育的初等教学任务。这个阶段的中职体育教师应鼓起教学改革勇气,注意结合专业教育培养需要增加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内容,灵活施教,因“技”施教,使学生改变被动式的体育教学。

  2.学生高质量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职业中职学生主要是学习培养劳动技能,毕业后面临的工作环境可能较为复杂、艰辛。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没有强健的体魄,就不能担当工作重任,就会错过发展机遇。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学生在入学前忽视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不高;还有些学生由于教学条件限制,接受的体育教育相当有限,个别从艰苦地方来的学生甚至没有上过篮球、足球课,没有触摸过体育器械等等。这些都给中职体育教育增添了不少难题,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根据不同学生心理、生理条件进行教学,势必要求体育教育人员要综合衡量,重点把握,克服当前我国对职业体育教育投入力度不够,体育资料、体育场馆设施不够健全等困难,积极改革教育方法,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内容,激励学生体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做到老师教得好,学生学得好,使得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不断得以提升,收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

  二、当前我国职业中专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职业中专的体育教学依然采用身体锻炼教学和运动技能传授的模式,这些教学模式存在着各种问题与不足,没有真正发挥出育人的功能,不仅不适应职业中专的体育特点和要求,还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当前,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在职业中专体育教学中,许多教师由于受过去以体育竞技为主导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发展以及体育兴趣的培养。这种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模式,不仅难以适应当前职业中专对学生体育素质的要求,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2.体育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恰当

  当前的职业中专的体育教学模式较为落后,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大纲和教学形式等都仍然采用过去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强制性,这样往往过于偏重人体运动的生物机能而忽略了学生个性与身心的发展,缺乏发展学生的体育效能和文化内涵。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形式较为单一,教学气氛缺乏活力。

  三、职业中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1.明确体育改革的观念

  终身体育是近年来流行于国内外教育界的一种新思想,在体育界已形成一个共识。这种思想的提出对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未形成一个特殊的教学模式,有待于我们探索。就目前的情况看,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体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学校体育课的价值,在于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及为社会培养体质健康的人才。因此,体育教学要突破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旧体系,建立以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根本目标,重视体育文化知识、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结合身体锻炼,形成体育、卫生保健教育相结合的新体系。在完成目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情感功能,让学生体验体育的乐趣,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使之在成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和习惯,提高体育意识和能力。

  2.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当今中专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与深刻性。因此,要充分认识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素质优势,推行创造性学习。建立“横”(学习研究)——纵(交流讨论)”交叉教学模式,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求知识,变被动身体操练式教学为主动思考型体育学习,加强师生双向信息交流,鼓励发表独创性的见解,使学生在生动、愉快的教学活动中逐步懂得体育科学,热爱体育科学。开设选项课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打破了原有设置的局限,打破了以行政班为基础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身体条件和技术水平报名参加不同的项目,把学习与兴趣有机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有利于增强体育意识,有利于锻炼自觉性的提高。同时,由于教师可根据学生技术水平、身体条件予以编班,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因材施教的弊病。教师可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不同的考试标准。

  结语

  总之,职业中专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时代的需要,现有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存在不足,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明确体育改革的思想和现象,大胆创新,使学校体育朝着有趣、轻松、自由、娱乐身心的方向发展,促使学生积极自愿地学习体育课程。

  参考文献

  [1]吴为清.职业中专学校体育特色教学的实验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1:182-183.

  [2]何绵良.发挥中职学生特长探索体育有效教学[J].中学时代,2012,10:185.

  [3]许军喜.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05:83-84.

  朱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