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诙谐博学之语言、表情达意之肢体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和谐美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语文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3 11:46
摘要:构建和谐、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能动的调节和控制着教学过程按计划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若以诙谐博学之语言、表情达意之肢体付诸于教学中的话,则会营造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打造富有情趣的课堂,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每个学生个性获得健全、充分、全面发展。
关键词:诙谐博学之语言;表情达意之肢体;和谐课堂;和谐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同时,肢体语言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运用得当同样能使语文课堂熠熠生辉,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一、为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而抑扬顿挫的言之有韵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本身虽无意义,但它是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物质形式,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响美因素,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也有助于传情达意。
教师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要充分把握好抑扬顿挫之感。语文教学,多数涉关背诵,尤其初三复习阶段,中考要求必考的三十四首古诗和十六篇课内文言文,从整首古诗词到整篇文言文的背诵,再从重点诗句的考察性默写,到必考文言文重点习题背诵,多数是枯燥无味的。如若教师不辅以激情语言、抑扬顿挫语调,纵使教师复习技巧高超,复习思路清晰,也会使学生注意力十余分钟预热后渐渐消失。
故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利于促进师生间和谐,继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和谐高效。
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而恰到好处的言之有物
“物”是指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教师于备课时、授课中,理应充分结合作者、文章背景,尽力拓展教学内容,拓展范围要充分围绕“理解文章中心、参悟文章主旨”进行。通过教师的适时、适中拓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参悟文章主旨,更好的提炼文章中心,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切忌语文教学拓展变成教师信口开河、夸夸其谈的阵地,那样,对于课堂教学皆是弊而无一利,如此为经常,势必影响教者于学生心目中形象地位。久而久之,学生则会滋生反感、厌倦情绪,势必影响语文课堂教学和谐。
三、为学生更好地促进身心发展而动之以情的言之有德
言之有德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的德育因素。如我在讲授现代文《疯娘》一文时,就结合了当下流行电视剧《樱桃》中鲜活的事例对学生不失时机的进行思想教育,同时,以“儿不嫌娘疯、女不嫌家贫”作为整堂课的收尾。我又于网上下载了《疯娘》作者王恒基写作的点滴心得,再辅之以关乎《疯娘》的一篇读后感选文,师生共赏之。可以说,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可称之为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通过上述系列德育渗透,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母亲的辛苦。在谈及感受时,他们说的更多的是:每天天不亮,我还在熟睡之际,妈妈就起来忙家务了。晚上,总是等我睡下以后妈妈才会睡。想想自己,惭愧、内疚一涌而出。均表示,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妈妈少操心、多休息。
可以说,本节现代文德育渗透达到了感化学生、启发学生的目的,继而能够更好地让那些芊芊学子们,于自我反思中,能够深深地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二)是指要注意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不失文学色彩,尽力做到文质兼美。
言之有德,是师生情感链接的有效平台,能够引起师生课堂上的情感共鸣,更利于语文和谐课堂教学生成。
四、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而生动形象的言之有辅
人们彼此之间传输信息,交流情感,除了靠有声的口头语言和无声的书面语言外,还可以借助人们的表情、体态、动作。
我认为教者不要高高在上,极具高姿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作为一名合格加优秀的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好体态语。良好体态语的体现,理应是教师爱憎分明情感的外漏,更应是教师义愤填膺满胸的外显。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谈时事,不应像外交部发言人一样,深思熟虑、欲言又止;更不能像一名专家学者一样,高瞻远瞩、高谈阔论。理应将语言通俗化、事理分析具体化。看当前时局,莫过于钓鱼岛争端与南海领域纠纷。每每涉及于此,我总会想起那不堪回首的清王朝末年无休止割地与赔款;想起了曾经那区区日本岛国于我中华国土的恣意妄为、卑鄙行径;想起了曾经的堂堂华夏任人宰割、肆意凌辱的揪心画面……我气愤了!想起了作为同样遭受日本侵凌过的那些极富强烈民族自尊感的韩国国民,再看看部分国人忘记国耻、耻为人下的小人态,我便深感深恶痛绝。
课堂上的我,神情变得严肃,言语变得深刻,我与我的学生共勉一句话:弱国无外交。我与我的学生共有一个祝愿:愿我们伟大祖国更加强大。
那时,学生们看到了一个肢体语言丰富、情感饱满的语文教师;他们更是由教师的丰富体态语言,品悟出了一个极具爱国情怀的语文教师。
笔者讲授《变色龙》一文时,我身披军大衣闪亮登场,其言行均符合文中警官奥楚蔑洛夫的特点。课堂的大衣脱去、穿上,每一次都能引起同学们的情感共鸣。同时,于笔者逼真、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动作中,更加有力的烘托出了一个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变色龙警官形象。大衣的辅助表演,代替了我更多的教学语言。这也是我更多教学语言无法替代的,继而使课堂内容从书本延伸到实际,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从语文中获得了情趣、获得了素养、获得了生活的乐趣。
总之,教师极具感染力、富有渲染力的语言,是学生有意注意的起点,无意注意的灯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一句意蕴深刻的哲理、一个真诚和蔼的眼神、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一个简单恰当的手势、一个随意的步态……就可以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与学是师生实现其生命价值的主要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谐师生关系;讲究语言艺术,营造和谐氛围。这样才能创设和谐民主的语文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真正迈向一个新的境界。
于志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