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评教结果的可比性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智囊团,一线教师,英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2 16:45
摘要:如今有很多学校,采用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打分评定的方式来评判教师教学的优劣,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更良性发展。但笔者通过十余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对我校学生评教结果的可比性表示质疑,对更客观更公正的评教结果表示期待。
关键词:评教;结果;可比性
本人在我校从教十余年,看着学校从小到大,从初具规模到如今的合格完备的本科院校,甚是欣慰与自豪。这与投资者的英明领导,智囊团的献计献策及广大教职员工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作为一线教师,尤其是作为公共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常年游走在各个系部进行公共英语的教学工作,对各系部及各班级学生对英语学科的重视程度,对英语教师的认可程度及评教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差距甚大,也由此对我校学生给予任课教师的评教结果的可比性产生了质疑。
一、不同系部,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评教时的评教基础分不同
有的系部,对所有任课教师的评教,其优秀率都在80%以上。也就是说,在该系所有任课教师被评教时,最差的优秀率都有80%。然而还有些系部,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的评教,60%以上的优秀率就算是最好的了。因我校英语教师在不同学期都会在不同系部和不同班级进行轮动授课,所以常会出现同一英语教师在不同系部任教时所获得的评教结果却是极大不同的现象。
二、不同系部,对公共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学生对公共课教师的评教结果迥异
有些系部对学生所要学习的所有学科都比较重视,因此他们系对任课教师的评教也比较重视,学生也能对评教活动客观、严肃、认真地对待,评教结果比较公正。但也有些系部,对公共课不够重视,其班主任在年度评教时,引导学生把优秀率向专业课教师倾斜,导致公共课任教老师在该系获得的评教优秀率较低。
三、同一系部,不同班级,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不同
不同班级由不同教师所任教,其评教结果有不同,这可以理解,可以无可厚非。但不同班级由同一教师任教,对教师的评教结果却迥然不同,这样的评教结果,其可比性就令人怀疑。比如有一教师在同一系担任五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其中4个班对该教师的评教有90%以上的优秀率,而剩下的那个班却只有50%多的优秀率。这种迥异的评教结果将如何来对该教师的教学进行最终评定?
四、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也不同
我校有全日制本科、专科及五年高职、自学考试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学。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其素质也大有不同。全日制本科生的学习氛围整体优于全日制专科生及其他层次的学生,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教能积极认真对待,对任课教师的认可程度大多高于其他层次学生。因此,本科任课教师在评教活动中所获得的优秀率一般高于其他层次的任课教师。所以任教不同层次的教师其获得的评教结果的可比性存在质疑。
五、同一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师的评教结果也有不同
就拿全日制专科生对英语教师的评教为例。我校专科生有三个学期的英语课,同一个班每个学期都由不同的英语教师任教,但三个学期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评教多是越来越差。这与人的“先入为主”的思想及新生对大学学习的“新鲜感”是分不开的。因此,同一教师,教新生与教老生,其评教结果也不一样。所以把教不同年级的教师的评教结果放在一起比,有可比性吗?
六、学生对待评教的态度不同,其评教结果大不相同
有的班级,班主任或班干认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客观公正地评教。而有些班级则对评教活动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进行。他们要么由个别几个学生完成全班同学对教师的评教,要么随便找几个学生来进行评教,这些学生当中,不乏有经常翘课的、上课根本不听讲的。试问,这样评教出来的结果,可信吗?笔者就曾遇到过这样一些情况:一是由两三个班干部把全班的评教表填完,每个任课教师的评教结果都差不多,因为他们把评教看作是一种形式而已,他们不知评教结果对于被评的教师的意义。二是有的老生班级到课率极低,最多上课的人数都达不到对教师进行评教时不得少于20人的要求。但最终却完成了对任课教师的评教。其客观公正性本是个疑问,其评教结果有可比性吗?
评教活动本应该客观公正、严肃认真地对待,但却有这么多的“主观”因素在里面,因此其结果的可比性令人质疑。若仅以此来评判教师教学的优劣,不免偏颇而有失公允。在意评教结果的系部势必会促使其教师把精力放在评教上,而不是放在教学上。不是想着如何教好学生,而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让学生给予其优评。如此下去,将与评教活动的初衷背道而驰,将与我校“内涵建设”背道而驰。
苏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