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彰显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摘要: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小学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语文教师应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提前预习、课中解决、课后反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主性与独立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提前预习、课中解决、课后反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堂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行为。语文教师应当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通过“提前预习、课中解决、课后反馈”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主性与独立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以学定教——准确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点

  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课堂效果,巩固已学的知识,发展自学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预习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也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还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潜在性和主动性的发展需要。在教学前,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准确了解三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因此,我们在课前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提问,让他们对学习有个初步消化和感知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常规预习,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除此之外,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梅花魂》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说说梅花的品格?“魂”是什么意思?(3)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4)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课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6)“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7)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说说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有预习,就要有检查;有预习,就要有反馈。只有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预习,它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这些理念。课前,将学生的预习本收上来,经过梳理和分类,针对学生在预习时反馈出来的信息,将课文的教学目标进行一些调整,改进以往以自己的主观意志为主导的课堂模式。由于有了预习,学生的学习起点就不可能是“0”。因为掌握了学情,因为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兴趣大增。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教学内容要有所深入,有所提高,有所扩展。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应该遵循三个原则:学生已懂的,少讲甚至不讲;学生似懂非懂的,利用学生的资源及教师的教学帮助他们搞懂;学生不懂的,我们就想方设法作重点讲授,让学生弄明白,学懂。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落实课中解决

  崔峦老师曾经指出:教学中要防止“放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现状出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感受,教师很少引导、点拨的做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偏了,教师不及时导向,甚至推波助澜,都是放弃主导作用的较为极端的例子。”看来,要想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学预设、教师引导都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因文而异,因需而设,以学定教,顺学而导。“顺学而导”,关键在教师的“导”。“导”的功用在于唤醒和催生,使学生知识情感自然连接,由知到能顺利过渡。主要体现在:激发兴趣,使学生爱学;营造氛围,使学生投入地学;给出足够的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地学;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等方法,这样的上课,师生各司其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这正是主动有效的课堂体现。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使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当学生迸发出的火花与我们的预设有出入时,我们要顺应学情,学会放弃。

  如在导读《五彩池》这篇课文时,有一位学生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我先是一楞,觉得这似乎与学习这篇课文无关,继而一想,既然学生有这样的好奇心,何不来个因势利导,顺学设教,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预案。在略加思索后,我便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确实五彩池能不能游泳,要取决于四个基本条件:一是池子的大小;二是池子的深浅;三是池水是否干净;四是池底有没有危险的障碍物。让我们来仔细研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信息。”于是,学生从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找到了答案:“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太小、太浅);又从课文的第三小节中读到了“水都来自同一条溪流”(水质应当是干净的);还从课文的第四小节读懂了“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池底有危险的障碍物)。于是,学生就自己学懂了课文,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五彩池是不能游泳。何况这样奇异的自然风光,应当得到很好的保护;即使能游,又怎能让许多人去游泳呢?于是,学生针对自己的质疑读懂了课文,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深读课文的自读任务。

  上述课例告诉我们,教师课前的预设固然十分重要,但课堂的发展变化毕竟有其不可控的诸多因素,这就使预设活动不仅要在“课前”进行,还必须在“课中”运作。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应变,从本质上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现场的即兴设计。这时的设计又往往更多地体现为因“学”设教,即教师因课堂发生的学情而灵活地设计即兴的教学引领,使“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三、以学定教——因材施教,体现课后反馈

  教完课文后,教师必须想想这堂课究竟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学生究竟收获了多少,我们应该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与落实。课前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已经得到了解决,通过口头问答等多种形式了解知识掌握情况。在这个反馈的过程中,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如在教学毛泽东的诗歌《七律长征》后,学生大都在课堂上已熟读成诵,对毛泽东的诗词朗诵意犹未尽。针对学生们的兴趣,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并尝试背诵下来。第二天的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上,不少学生找到了毛泽东经典诗词,诵读很有韵味,以此为依托,学生对领袖毛泽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也要加强课后反馈与课前预测的联系。利用单元间的课文之间联系,既巩固旧知、又导学新知。

  总之,我们必须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因“学”设教,顺“学“而导,以“学”评教,为学生的学习成长需要而掂量轻重、抉择取所,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有所取而有所不取。教师不拘泥于备课时设计的固定不变的程式,需要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师对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不同体验、不同思考决不能漠然视之,要用相应的对策,创设良好的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切切实实还“学”于生,真正实现扎实有效的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文/秦家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