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的互动教学模式

  摘要:互动数学教学模式转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及途径等,使得课堂教学切实得到延伸,优化教学效果。本文从互动教学模式概述及其作用着手,对其基本原则进行阐述,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模式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能够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语言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一、互动教学模式概述及其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足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强调以“教师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原则,实现发挥出学生主体认知的重要作用,体现出“教”与“学”之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及互相促进的特征,促使教学活动中各主体共同发挥主动性,从而构建具有整体性、完整性的互动教学模式,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目的,同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利用互动教学模式主要具有两方面突出优势:其一,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加强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数学教学宗旨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互动教学模式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1],使其数学思维向全面、科学的方向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二,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从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的思维定势,从多角度发现、探究数学知识的更多可能性,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其合作能力。

  二、利用互动教学模式展开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互动教学模式是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向更全面方向发展。在互动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能够从更深的层面,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营造高效、科学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依据。所以,笔者认为互动教学课堂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创新原则,即教师应从教学设计、导入、探究及情境设置等各环节更新理念,实现帮助学生突破知识量、主动性及思维发展各方面局限的目的。二是愉快原则,即以互动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中的乐趣,从而提高主动性;三是自主原则,即最大程度为学生营造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及学习氛围。

  三、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突出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小组学习方式

  “生生互动”在互动教学模式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学生之间的协作精神不仅能够实现学生身心的全方面综合发展,也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学习方式综合考虑学生间的差异性及基础能力,合理科学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调动学习主动性高、基础能力扎实的学生带动学习主动意识较为薄弱的学生,使得不同学生之间得到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2]。例如,“绝对值、函数”等这些抽象化、概念化的基础理论性数学知识,由于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水平有限,其自身的知识体系仍处于不断充实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概念混淆、学生被动学习等情况,此时教师可以将同一概念或公式以不同的描述方式分给各个小组,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利用所学知识达到概念延伸的效果,进而对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形成统一认识,从而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理解、把握概念,并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主动性。

  再如,在讲授“类比联想、异同对比”方面的知识时,知识的迁移作用十分显著,此时利用小组配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共通性非常有效。如在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问题时,教师通过在解集上分别将2x+3>4x-2,2(1-x)<3(x+4)表示出来,由各小组针对如何理解此类不等式进行讨论,然后每组选出学生代表表达本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可以发现,经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快把握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共通性,并理解不等号方向在不等式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教师进行后续教学。

  2.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师生互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转变传统固定、单向性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节省教师在黑板书写上的时间,以更加直观的课件内容加强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在课前结合本课教材内容收集相关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或自制课件,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从而调动其积极性提高教学实效。

  例如,在讲授“函数图像”相关知识时,利用多媒体在课件中展示y=3x的函数图像绘制过程,在其过程中与学生讨论函数知识的关键点,帮助学生掌握“3”在函数中的正确含义及作用,引导学生将该数字换成其他数字绘制图像,在互动的情境下让学生感受到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学习效率[3]。

  3.以理论联系实践为原则,利用教学媒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学习个体与教学媒介互动”中,利用教学媒介,即泛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一切可利用媒介,如影像资料、实物等。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机会与途径,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知识掌握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其实践应用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多边形及平面图形镶嵌”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学校地面砖面的铺设,对其所蕴含的平面图形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对图形组合的特征进行总结,掌握多边形组合的规律。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将正三角形、正六边形、正五边形等图形组合起来,通过观察、交流、分析与互动,探讨并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重要性,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提高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利用互动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艺术性。坚持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的原则,灵活运用该模式构建互动、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以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在参与的过程中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并通过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互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董连春,曹一鸣,胡琴竹,等.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6):68-71.

  [2]陈淑仪.初中数学目标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四步三方”教学模型初构[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3,12(5):32-36.

  [3]童玉婷.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常态化实施途径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1,20(1):64-68.

  文/徐晓静、于清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