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土。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一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熏陶,对加强学生的人际交流、文化精神、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也因此提升综合效益,走上持续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意识的自我关怀,是人对自我品质,包括个性、意识、价值、尊严、命运的关注、提醒、维护和追求,是人们内在精神品质的融合。教育学生满怀崇高的价值理想,打造健康、完美、全面的人格,追求真善美,实现心灵和信仰的高度结合,是语文教师在新时期课堂教学中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灌输和培育,使学生在日益增长的岁月里不断感悟,通过内心的体会和心灵的遥感逐步接受和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大的帮助。

  一、从教材中引入人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内容,透彻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人文底蕴,进一步为学生解读其中的思想境界,让优秀的文章发挥对学生的启迪作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美好生活、关心社会、积极向上等优良品质,探寻文章中有价值的人文观点,指导学生去思考、领悟,形成学生自己的个人价值。如教材中的《紫藤萝瀑布》、《散步》、《背影》等优秀篇章,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主动融入文章的意境中,体会这些质朴、高尚、纯真的情感。如《散步》一文,只是为我们描写了一家人散步的平常小事,却字里行间体会到作者和家人间深厚、真挚的情感。教师应借此让学生体会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感受亲情在自己身上的折影,从中受到启发和提示,换回那些曾经失落、淡漠的亲情。通过教材的学习,教师应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扶植,让学生进一步增长相应的文学常识和语文知识。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知识得到提高,就可以自主地浏览、学习更多的文学著作,掌握和认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增添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人文学习背景知识,对学生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极大的好处,由此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学审美和文学概念,为积累自己的人文素养奠定了基础。

  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以人文背景的角度去观察世界,用关爱、体谅、分享的心灵去感受生活,学习将这些体验、感受用自己的文字表现出来,通过写作来塑造自己的灵魂。教学育人的过程里,写作可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认识、体会、感知,进而查找资料、提炼纲要、确定主旨,每一个步骤里学生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真实情感的抒发,心灵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渲染。写作的过程也是思维凝练的过程,学生在书写过程里逐步贴近自己的日常生活,接受人文思想的熏陶,形成自己个性化的人格,发展自己的人文思想。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欣赏学生的选择,赞同学生的发现,张扬学生鲜明的个性和气质。学生的选择是多方向的,从文章的题目、题材、主题等各个方面都包含了他们的独特认知和自己的看法,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外界事物的内在自然的美,可以很好地展示了学生的理想、憧憬和追求,凸显出初中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写作练习时,应注意到学生不经意间迸发出的青春个性的火花,对此予以甄别和判断,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使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保持活跃和热情的状态,他们的写作也会同他们本人一样,张扬着鲜明的个性,将人文意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提炼素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应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汲取养料,滋养我们的物质生活,提炼我们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我国现阶段的初中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圈子和活动范围相对狭小,使学生的阅历、视野受限,难以自觉判定出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这些孩子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去关心和注意身边的人和事,对一些不良现象和弱势群体缺乏关心。语文教师应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中提取教育点,针对学生的淡泊意识予以纠正,刻意地引导学生接近生活,走向社会,亲近自然,融入集体,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锻炼自己、提炼自己,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兴趣爱好,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发现美、体验美、感悟美,接受美的熏陶,在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增进团结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提高创新精神,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人文感悟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

  四、扩大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课外读物,通过大量的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以及个性和能力的形成。通过学生的课外延伸阅读,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个性体验,学会深入理解和表达,对文学作品进行进一步的鉴赏、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让学生从中汲取养分、丰富个性、陶冶情操,还能以深厚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去重新感受和认识生活,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正向的价值观去审视社会、审视生活。优秀的诗词作品中展现的作者忧国忧民、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思想境界与当今的德育教育不谋而合,让学生在诗词世界中对我国的壮丽河山无比热爱和憧憬;精美细腻的散文、随笔,关注细微琐碎,从中挖掘出真善美,体察出人性的单纯、质朴,从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观察力。广泛的阅读不仅仅单指文学作品,还应包括科普、历史、文化等多领域的书籍。

  结语

  总之,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坚守学科的工具性和文学性的基本特征,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高尚情操的思维理念为核心,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对真理的追求、道德的情操、美好事物的完美等价值理解,从而实现精神世界的提升和滋长。教师应采取科学方式,丰富学生的心灵滋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调,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带给学生多方面的提携与震撼,唤醒人文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马兰满.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学周刊,2015,27:199.

  [2]朱爱华.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J].成功(教育),2011,08:231.

  文/钟贞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