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乐园模式教学感悟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华文化大乐园”海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华文化大乐园、特点不足、对策建议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而当文化走出国门,它又会成为展示国家形象的载体。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当前,增强国家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必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中华大乐园”活动是在“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国侨办主办的海外夏令营特色品牌活动,通过国内选拔优秀教师出访海外,向海外华裔为主的青少年传授中华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增进当地社会各界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感知,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具有“短期集中、形式多变、文化为主、广告效应、合作多样”等明显优势特征。

  同时乐园模式是近几年新生的华文海外教学传播形式,有它存在的不足及相应可以改进的地方,在此笔者通过自己亲历乐园教学活动切身体会,尝试进行初步分析:1、从组织管理上,行政类管理由国侨办及其下属省市级侨办负责,分工明确,但在承办单位上,由于不同承办单位之间水平不一、特色专长不同,加上相互间交流不足,往往形成各自摸索各自为战的局面,这对后期乐园模式进一步总结经验,扩大影响,推广发展有一定的阻碍;2、从内部品牌建设上来说,各个承办单位未形成系统的教学体系及相对稳定的传播机制,高端复合型文化传播人才及配套教学资料缺乏,教师专业之间互相融合不够,专业技能培训不足,教学效果评价不一,后期效应得不到延伸,无法形成系统稳定的品牌效应;3、从内部来说,西方文化前期的渗入,经济科技地位决定美式主导的西方文化占强势,中国文化则刚刚兴起,在西方文化理念里属于“异质文化”,同时内部有部分人思想上崇洋媚外,对优秀传统中华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力度不够,使得无法整合一致,集中重点文化品牌,塑造对外文化符号;4、从教学对象来说,近几年受教对象为华裔二三代以后的为主,中文语言及文化能力断层现象明显,对中华文化兴趣不如早期华裔群体,并且深受当地文化的影响。大乐园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华裔后代、乃至不同族群中都开设了教学课堂,这就要求对教学对象要有较为系统认真的研究分析,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保证预期的教学效果;5、在当地办学单位方面,存在办学场地不固定、资金来源单一、生源不稳定、学历无法官方认证等瓶颈。

  相应对策思考:1、以国侨办为主导,联合当地华侨主流团体,依托当地政府支持,拓宽办学资金来源,加强对当地主流社会的中华文化传播,开展海外华文教育机构普查统计工作,建设有固定生源、固定场地的华裔为主,兼收其他族裔,传播中华文化为主,兼顾其他知识技能的学校;2、有针对性对授课对象进行研究,如东南亚和欧美地区的学生就不能用同一种思维和教学方法去面对,选择适应具体授课对象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资源,以文化传播、情感共鸣为主,通过中文这个载体,融合当地文化,打开学生长期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之门,唤醒华裔后代对中国的血脉感应;3、打破海外华文教学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缺乏交流的局面,在加强国内承办单位之间经验交流学习的同时建立国内外华文教学的互动机制,加强与所在国长期后续的交流,充分发挥所在国本土教师作用,通过培训本土教师,结合外派教学活动,请进来、走出去,提升海外华文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其他华文教学模式,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形成较为完善统一综合的华文教学模式和教育机制,提高整体华文教学效果。4、开发互联网文化传播渠道,建设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互联网环境,在提升外派教师,培训本土教师的同时,加强教师的专业考核认证,同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构筑数字化信息化华文教育资源,建设教学资料数据库,与活动开办所在国合作开发结合当地文化、符合时代要求的教材及学习资料。5、教学效果延伸效应分析,制定教学效果考核分析机制,重视活动后续影响力的开发,如网络教学等,使其成为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的教学手段和模式。6、品牌及产品建设,如在logo,书法,徽章,吉祥物,主题歌的设计上可以动脑子创新设计一下,突出特色,局部修改结合所在国进行文化融合,开发相应产品及产业链,吉祥物可以制作成玩具玩偶,动画,漫画书等进行推广,将其作为一个无声符号贯穿整个活动。

  无论从历史发展规律,文化输出特点,还是国内外发展形式来看,乐园模式在未来扮演着极为重要且快速发展的文化传播角色,它的短期高效性、灵活多样性也使得它在中华文化软实力输出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我们需要对这一新生模式进行经验总结,分析研究,发挥它的作用结合其他文化输出模式,让海外华人以及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有着更全面积极的了解和认同。

  文/黄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