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实现

  摘要: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热点话题。我认为,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是关注全体发展的教学;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有效的语文教学应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一句话,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标准。有效教学的策略就是寻求并找出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实现

  笔者认为实现有效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任务导向,避免课堂随意盲目

  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授课应有明确的任务目标,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缺乏学习者的动机、兴趣和追求的教学活动,一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很优秀而且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浓浓的人文气息,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教师在进行每一篇文章的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极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我们教师应该遵循语文学科的内在规律,从《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总要求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明确课堂教学重点。

  二、清晰授课,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师在熟悉教材、研读教材的同时,逐渐地会产生一个如何教的完整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就有了鲜明的实践性的特点。它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语文课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因此教师授课语言应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使学生能按逻辑的顺序逐步理解。例如在上《变色龙》一课时,我抓住一个“变”字来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由于思路清晰,学生很快便概括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准确地把握了小说的主题。

  其实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三、立足文本,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

  现在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丰硕的收获呢?我看未必。我们在参加语文教学交流的活动时,常看见有的的老师花费大量精力来设计活动,课堂上师生之间热热闹闹,但是课文被搁置一边,一堂课下来,只见活动的热闹,不见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而且,课堂上教师的随机点拨欠缺,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结果,这样的课堂只是让人感觉“热闹得空洞”。例如以前有一个老师在上《看云识天气》一文时让学生找了大量的有关云的图片,然后让学生看图片来识别天气。一堂课下来不知道学生是学到了地理知识,还是语文知识?一篇课文究竟应该怎么上,什么方法最好,什么形式行之有效,我们很难有个统一的标准去加以衡量。不同的教师个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没有最好的,只有此时此地最有效的。任何文本都具有不确定性,都不是决定性或封闭性的存在,同一文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作品的意义只有通过读者才能建构,读者在其中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多样化教学,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教师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用挑战性的问题、热情的赞扬、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多媒体的画面、实验演示)等,来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积极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叶圣陶曾说:“教师所务,惟在启发诱导。”这就是说教师应当启发诱导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觉地去想、去分析、去研究、去开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有专家指出:“考查语文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程度。在一堂课上,如果70%以上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这就可以说是一堂高效率的课。”当代教学理论认为:尽管教学是教与学统一的过程,但是如果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一定也是学生学的过程,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事实上,教师教的过程,学生未必在学,即使在学,很可能是被动地学,低效甚至无效地学。真正有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要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

  五、确保学生成功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在每组教学刺激后,要安排练习或问题讨论,使大多数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学生在课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在上课时,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思路,而且要注意学生。学生原有的语文基础如何,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的授课如不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学生就无法产生良好的学习愿望。因此,教师一定要心中有学生。语文教学也许永远摆脱不了应试升学的制约,有的教师为追求升学率,在教学中人为地给学生加大深度,加大力度:小学内容加进初中内容,初中内容加进高中内容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获得成就感,造成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畏惧情绪。如此这般,课堂教学效率是很难提高的。教师应从应试教育误区走出,应该考虑到学生差异,既不要把学习后进的学生晾在一边,也不能让学习先进的学生“吃不饱”。要分门别类,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标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的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实践,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后改进,在改进后学习。如此地潜心钻研与探索必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必能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文/华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