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幼儿园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的有效互动

  摘要:集体教学和区域活动是幼儿教育中的两种主要活动形式,各有优缺点。集体教学具有控制性、引导性、共同性和指导的直接性等特点;而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和指导的间接性的特点。集体教学效率比较高,有比较明确的教育目标,但对个别幼儿差异关注不够,由于受单位时间、操作材料等因素的限制,一些操作活动不容易充分展开;而区域活动可以更好的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学习与探索,但有时效率低下,容易成为一种没有目标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玩耍”。

  关键词:区域活动、集体活动、有效互动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常规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缺乏内在联系和有效互动,两者没有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集体教学的内容并没有延伸到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也未能发现孩子的学习需求。针对此现状,我园通过专题研究,解决集体活动与区域活动的分离现象,灵活运用其各自的特点与优势,互为补充,研究其实现积极互动的内容和方法,真正促进幼儿素质的培养、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

  一、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的分离原因

  1.区域活动成了集体活动的一种点缀或装饰

  在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宗旨的教育中,必然更强调集体活动,至使区域活动成为点缀。在实践中,幼儿园虽然也创设了一些区域,不定时开展一些区域活动,但都是一些表面文章,没有实质性的去利用和挖掘活动区里蕴藏的多种教育及发展价值,而将目光更多集中在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上,此时的区域活动仅仅成了一种装饰、点缀,缺乏独立性。

  2.区域材料不变性,“一学期如一日”缺乏探究可能

  根据对部分幼儿园各班区域材料的调查和统计,结合教师问卷,可以发现幼儿园中大多数班级的区域材料一学期保持不变,投放材料也体现很多共性。小班的材料一般有万花筒、摇摇发出各种声音的响罐、敲击震动会跳舞的糖果纸娃娃、磁铁原理制作的五官拼贴及一些成品玩具,中大班的材料一般有瓶瓶罐罐制作的小玩具、购买的益智小玩具、地球仪、望远镜等,这样的区域没有为幼儿探究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不能满足幼儿探究的欲望,还停留在摆设的层次。

  3.区域活动不干涉性,“材料收拾整齐即可”缺乏教师指导

  很多班级老师在谈到如何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这个问题时,都认为自己积极鼓励幼儿自由探究,认为只要幼儿不把材料搞得乱七八糟,活动结束能把材料收拾整齐就“OK”,自己是不会去干涉幼儿活动的,这样的不干涉实际上就是放任自流,就是不负责任。孩子年龄小,在区域活动中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4.集体教学完整性“一个活动画一个句号”缺乏活动延伸

  在集体教学中,老师们认真的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一环扣一环,就像写文章一样,有开头、有过程、有结尾,非常完整,一般一个集体活动画一个探究的句号,最后的教师小结,有时也会提一个课后拓展发现的问题,但那仅仅是让教学活动有意犹未尽的效果,教师真正创设条件,引领孩子去追寻答案的少之又少。

  二、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的互动内容

  1.获得前期经验的区域活动内容,激情引趣在集体教学之前,实现有效互动(区域活动在集体教学之前,预设相关经验)

  为了保证集体教学的顺利完成,许多活动需要孩子有前期经验,这个前期经验通常可以通过区域活动的形式获得。如开展“汽车跑的快”的主题活动前,通过区域投放的材料,使幼儿积累了大量关于汽车的前期经验。“车轮咕噜噜转”集体教学之前,可以在区域投放方形轮子、多边形轮子、圆形轮子,让幼儿自由探究比较,获得圆形可以滚动的经验;“认识各种各样的汽车”集体教学之前,在区域投放了许多玩具汽车,让幼儿在玩一玩中,认识各种汽车的外形特征和功用。

  通过区域中有计划、有目的的预设集体教学的内容,使幼儿对即将开展的集体教学充满着期待,也真正做到了激情引趣在集体教学之前,实现有效互动。

  2.巩固、拓展集体教学的区域内容,发挥两种形式的互补作用,实现有效互动(区域活动在集体教学之后,巩固和拓展相关经验)

  集体教学有较严格的时间控制,在二三十分钟的时间内要完成预定的活动内容,环节之间常常是一环扣一环,有些教学目标的完成仅靠集体教学的时间可能还远远不够,这时就需要发挥区域的作用,使幼儿巩固在集体教学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如中班的科学活动“动物的尾巴”,集体教学后,区域可以提供“找尾巴”和“匹配动物和尾巴的功能”的操作图片,帮助幼儿巩固获得的科学经验。

  又如开展“认识纸”的活动中,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纸,也随之提出了纸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自己造纸,可“自己造纸”在集体教学中显然不容易完成,就需要发挥区域的作用。因此,在区域设置了“造纸”的游戏,半个月内,幼儿将废旧报纸捣碎,捣成纸浆,然后摊开,造出了一张一张不规则的纸,此例中可以看出,虽然关于纸的集体教学已经结束,可孩子们关于纸的兴趣依旧高涨,区域中的探究依旧进行着,实现了区域和集体教学的有效互动。集体活动之后,或是将教学中操作材料投放在区域中,让课堂中没有深入探究的幼儿有机会继续探究,或是投放与集体教学相类似的材料,让幼儿巩固所学习的内容。区域中还可以延续集体教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供相比集体教学有一定难度的内容让幼儿探索,使幼儿获得更高的发展。

  3.区域活动应植根于幼儿兴趣,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实现有效互动(由区域活动生成新的集体教学内容)

  区域中应有一个五彩缤纷的“口袋”,如:探索区——有时会摆放很多孩子们捡到的石头,他们用石头搭造型,观察石头的纹理,天天看,天天玩,从不厌烦,据此还生成了集体教学“色彩缤纷的石头”。有时会摆放许多破损的小玩具,那是幼儿玩坏但是舍不得扔掉的旧玩具,他们在这里拆拆装装,敲敲打打,乐此不疲。有时会摆放树枝、树叶、小花瓣,幼儿在这里拼拼、揉揉、刷刷,集体教学活动“有趣的叶脉”就是这样生成的。

  4.通过集体教学解决区域活动中发现的共性问题

  在幼儿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幼儿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是大部分幼儿都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自己又很难解决,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筛选,将有价值、有共性的问题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帮助幼儿解决,提升知识经验。

  三、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的互动策略

  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无可厚非,自主、自由的区域活动同样需要教师的指导,根据幼儿的探究问题和探究程度,及时、不断地加以调整,形成两种形式间的有效互动。

  1.将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有机融合

  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具有共存性、相融性,这两种教学活动都是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的,两者的开展形式都比较灵活多样。从教学与发展的整体效益上看,两者间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宽松自主的区域活动往往能很好地配合、补充主题活动。所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立足传统,兼容并蓄,将主题活动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根据需要把主题活动的内容提前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或把主题活动中没有完成的任务延伸到区域活动中,让两种活动内容互相融合。如在大班主题活动“兵器”中,在建构区请幼儿搭建兵器,在计算区给兵器分类,在语言区展出“各式各样兵器的图片”,在美工区开展“学做兵器”、“设计未来的兵器”的活动,在科学区进行“潜水艇为什么能潜入海底”、“军舰为什么会浮在水上”的探索。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主题活动的开展,而且使区域活动的整体性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细致观察幼儿,给予适当帮助

  教师细致观察了解幼儿的探究进程是关键,通过观察,教师能发现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身心水平的新发展,判断幼儿的发展与自己预想的步骤是否吻合?确定所设的目标是否适宜?难易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添加辅助材料等等。在观察明了的基础上,一句语言、一个动作都是一种提示,使幼儿的探究“柳暗花明又一村”,帮助幼儿获得问题的正确答案。

  3.关注幼儿问题,引导幼儿深入探究

  一个个“为什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科学探究中幼儿的问题特别多。玩小汽车时有幼儿问:为什么有的汽车两个前轮小,两个后轮大,也能又稳又快的跑?在使用放大镜时有幼儿问:为什么放大镜紧贴着字,字放的大,离字远,字放的小?教师要审慎的判断哪些问题既有价值,又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可以将此类问题作为集体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共同去探究。

  4.评价探究结果,实现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的有效互动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探索、操作材料而获得知识经验是粗浅的、感性的,如区域中幼儿饲养了蝌蚪,从第一天起,就开始记录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直到长出四条腿。两个组的记录出现了偏差,一组观察记录青蛙的两条前腿或者两条后腿都是同时长出来的,一组观察记录两条后腿不是同一时间内长出来的,引起了组与组之间的争议。对孩子共同关注的、并且有争议的探究结果,教师可机智地将之转化为正规的集体活动,将幼儿获得的粗浅、感性、零散的经验,经过归纳、梳理与评价,在集体教学中帮助幼儿建构初步的知识结构。

  总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形式中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是两种不同的活动形式,两者无法摒弃也无法相互替代,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只有两者的有效结合,使区域活动更具有目标性,使集体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的需要,这才是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的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区域活动新论》秦元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1日

  [2]《学前教育》期刊2010年6月2011年3-5月

  文/杜素珍、刘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