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化疗药物,职业防护,肿瘤科护士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3 13:13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提高其自我保护意识。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50名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以上的人对化疗药物对人体的危害都能熟练的掌握,80%的护士未参加专业性的培训,70%的人能掌握进入护士体内的途径,80%左右的人都能掌握正确稀释的方法和正确排气的方法,仅54%的护士能有效的对自身进行安全防护。结论:肿瘤科护士认识化疗药物不足,对自身的防护意识较差。
【关键词】肿瘤科护士;化疗药物;危害;职业防护
1前言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肿瘤科护士由于需要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其在护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较多不安全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对护士的身心都存在着较大的伤害,如若防护措施不当,其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本研究主要针对化疗药物存在的一系列危害,提出其主要的防护对策。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接触化疗药物肿瘤科护士50名,挑选的护士基本上是护龄年限在1年以上的女性;年龄在21-32岁之间,护龄在1-10年之间,接触化疗药物在1-8年;学历:中专56%,专科32%,本科12%,本组以初级职称为主(36%)。
2.2药物接触情况
配置的化疗药物主要有比柔比星、多柔比星、丝裂霉素、环磷酰胺、铂类、紫杉醇、多西紫杉醇、鬼臼类(VP-16、VM26)、长春新碱、长春瑞滨、喜树碱、甲氨蝶呤等。
2.3方法
根据研究所需设计调查问卷,主要对肿瘤科护士对化疗药物的认知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试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结果
3.1护士对化疗药物的毒性、危害途径及正确操作的认知情况。
3.2护士在接触化疗药物时防护行为的自评结果。
4讨论和结论
4.1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
化疗药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抗肿瘤,但是这种抗肿瘤药物也会对人体器官造成损害,表现出一定的毒性。
(1)骨髓抑制。化疗药物对护士的只要危害就是骨髓抑制。其主要会导致人体血小板减少,白细胞下降,降低人体的抵抗力,易导致感染。长期接触化疗药物会使人感到乏力,造成身体不适。如铂类、氮介、环磷酰胺、丝裂霉素、阿霉素等。
(2)脱发。脱发是一种毒性反应。长期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其很多有脱发的症状。化疗药物能杀死快速分裂的细胞进行抗癌,因此其也是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的。头部毛发器官相比人体其他部位毛发器官活性较高,其接触化疗药物的机会也较多。因此,头部毛发器官很大程度上相比其他部位毛发器官更易受到损害。化疗药物一旦进入人体的头部表层,就会抑制毛发根部的有丝分裂,导致毛发受损,甚至脱落。然而,一旦停止接触这种药物,毛发会重新再长。
(3)月经异常。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药物均可引起卵巢功能减退。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在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影响中,大剂量的接触的护士要比小剂量接触的护士在月经周期上的改变要明显得多。
(4)致畸性、致癌性因为肿瘤细胞和胎儿细胞具有快速分裂、不易辨别的共同特征,因此直接接触化疗药物的孕期妇女流产和畸胎的危险性明显增高。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妇女曾经流过产,当再次怀孕时,前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就有可能使胎儿唇裂、腭裂、心脏缺陷;而怀孕中后期接触抗肿瘤药物则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损伤胎儿的中枢神经等,甚至是直接导致流产。长期接触化疗药物可能诱发与化疗药物有关的恶性肿瘤,其中以急性白血病为主。王秋枫等用职业接触化疗药物的护士血清和接受化疗患者的血清对大鼠胚胎进行培养,实验表明胚胎在两种血清中均不能很好的发育。
(5)局部皮肤粘膜反应药物喷落可以产生局部刺激症状如红、肿、热、痛、水泡,以及咳嗽、眼睛及粘膜不适等,也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手背及面部出现褐色斑点。环磷酰胺、博来霉素、放射菌素、氮介、阿霉素等可引起上述反应。
4.2职业防护
目前,护士的职业防护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关注,尤其是肿瘤科护士,由于病人要进行化疗医治,护士在此期间经常接触化疗药物,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产生职业危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措施来降低这种职业危害。
4.2.1骨髓抑制应重点防护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对人体最严重的毒性危害,因此,要对骨髓抑制进行重点防护。赛德萨、依托泊苷等药物是造成骨髓抑制的主要药物,这些药物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十分大的。在肿瘤护士接触这些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护。要对长期接触这些药物的护理人员进行防护知识的培训,引导护理人员正确接触这些高危药物。此外,还要建立护理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对肿瘤科护士进行健康检查非常重要,本院1年体检1次,有症状者需立即体检。
4.2.2脱发和月经异常应引起警惕
脱发是肿瘤科护士的职业危害之一,也是抗肿瘤药物的毒性副作用,护士应引起重视;并且药物不同,其头发脱落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据调查显示,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药物均可引起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和闭经。长期工作的肿瘤护士,其月经异常和脱发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在护士出现脱发或者月经异常的情形时,应引起自身的高度警惕,要反思自己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操作流程是否规范。
4.2.3接触化疗药物的防护措施
(1)操作前:①肿瘤护士在接触化疗药物前需穿好防护衣,戴一次性口罩,防止有毒物质由口鼻进入。②戴好一次性帽子和乳胶手套,减少毛发和皮肤与化疗药物的接触。③条件较好的戴护目镜。④接触前要注意清洁和洗手。(2)操作时:①打开药物容器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避免药物溅出。②溶解药物时,溶酶应沿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搅动。③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所抽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液外溢。一旦药液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或0.9%氯化钠溶液反复冲洗。必要时滴眼液,撒在桌面或地面的药液,应及时用纱布吸附并用酒精冲洗。一些亲组织性化疗药物在24h后仍可在局部残留,如阿霉素等,故清洗一定要彻底,氮芥、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皮肤接触后冲洗15min以上,氮芥接触皮肤后用2%硫代硫酸钠冲洗10min以上。(3)操作后:①接触化疗药物的用具、污物应放入专用袋内集中封闭处理。②医护人员与患者分开使用厕所,护土处理化疗患者的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并用漂白粉净化消毒。③配制化疗药物和脱掉防护衣后,护理人员应仔细用七步洗手法彻底地洗手和洗脸,有条件的应淋浴。
4.2.4应做好其他防范
化疗药物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使得护士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突变,这会导致孕期流产或胎儿先天畸形,另外可导致妇女月经不调、女性不孕等。护士如若怀孕要尽量避免接触化疗药物。肿瘤护士要提高对化疗药物的认知,减轻心理和精神压力。肿瘤护士由于需要长期接触危险药物,其很容易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的存在不但不能给的工作带来动力,反而会增加其工作的危险性。因此,面对这一情况,肿瘤护士要经常对自己的身心进行解压,自己首先得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医院方面要尽可能的给与护理人员心理辅导,减轻心理压力。
4.3结论
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具有较大的危害,接触化疗药物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对化疗药物的危害有着较大的重视。护士在接触化疗药物时要用有效的方法对自身安全进行预防,最大化的规避化疗药物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医院方面需要认真规范好化疗的规章制度和防护措施,要对接触化疗药物的肿瘤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使护士认识到化疗药物的巨大危害,加强对化疗药物危害的认知。护理人员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只有确保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国的医疗水平,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胡雅静.浅谈抗肿瘤药物对护士的危害与防护[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01):72~74.
[2]曾秀群,黄耀球,陈秋芳,王凯,夏侯华珍.妇科护士对配制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知识及行为情况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3):6~7.
[3]苏雪珍,林逸纯,卢秀娴.妇科肿瘤化疗的管理与自我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05(15):73~74.
[4]刘莉君,张琳.临床应用生物安全柜对护士职业防护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8):6150~6151.
[5]马洁,郭洁,葛燕军.护士职业暴露因素的危害及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10):260~261.
[6]周友兰.肿瘤科化疗护士岗前培训初探[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08):2241~2242.
[7]钟婷,罗文君.小儿血液科护士化疗防护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8):171~172.
宁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