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虚型,中医传统推拿
  • 发布时间:2014-02-14 12:14

  【摘要】目的:分析推拿配合雷火灸治疗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诊治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分别采用推拿治疗和推拿配合雷火灸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雷火炙疗法治疗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肾阳虚型;中医传统推拿;雷火灸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临床常见康复科疾病,是腰腿痛的重要原因之一[1],其中外伤筋肉与外感风寒湿邪所致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较容易,而肾阳虚型患者治疗难度较大。为探讨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措施,笔者选取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推拿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雷火炙治疗,其中观察组疗效显著,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诊治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4-62岁,平均(48.9±5.6)岁;病程1.5-11年,平均(4.3±1.5)年;腰椎间盘位于L4~5突出23例,位于L5~S1突出19例,L4~5、L5~S1同时突出10例。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判定标准,患者有腰部外伤史、慢性劳损史,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腰腿酸软乏力,面色恍白,手足不温,舌质淡脉沉细;常有臀部及下肢放射性疼痛,腹压增大时加剧;脊柱侧弯,腰椎曲度变直,病变部位棘突或棘旁可及压痛,腰部活动受限;受累下肢神经的支配区域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甚至在相应部位出现肌力减弱或肌萎缩,对应膝、跟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直腿抬高在<45°,加强试验呈阳性;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排除标准

  ①治疗部位皮肤损伤;②有腰椎结核、肿瘤、滑脱及外伤伴腰椎骨折滑脱者;③合并有心、脑、肾、肺及血液、免疫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患;④妊娠或哺乳期孕妇。

  1.4方法

  1.4.1对照组

  给予推拿治疗:解除肌肉痉挛,患者俯卧,术者在患侧腰臀部及患肢从上至下,由浅到深分别行推、揉、攘、弹拨等手法。以腰骶部竖脊肌及臀大肌为主,反复操作6遍。再以拇指点按患侧肾俞、环跳、殷门、委中、委阳、承山等穴5min。

  1.4.2后伸牵引按压

  患者俯卧,两助手分别固定患者腋下及双踝关节,作平行对抗牵拉5min,并缓慢抬高双下肢与床面形成30°夹角,在后伸位时术者以拇指按压患椎的棘间韧带、脊椎旁约2min,后改用掌根振按法作用于患处5次,结束治疗。此手法4天整复1次。

  1.4.3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

  患者侧卧位,采用左右腰部斜板法,以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再在仰卧位,强制直腿抬高以牵拉坐骨神经与腘绳肌,起到松解粘连的作用。

  温经通络以补阳虚,直擦腰背部督脉及膀胱经,横擦腰骶部肾俞、命门、腰阳关,以透热为度。

  1.4.4观察组治疗方法

  在对照组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配以重庆赵氏雷火灸以温经通络,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患者俯卧,在腰部取肾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八髎等穴,每次选择两组穴位用双孔温灸盒摆阵法灸疗,每组灸疗十分钟至皮肤潮红。均在推拿治疗结束后配合雷火灸灸疗。

  2组均每周治疗五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5疗效判定

  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关于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判定标准展开疗效判定。治愈:症状彻底消失,脊柱侧弯及腰椎曲度恢复正常,直腿抬高>80°,腰腿活动自如,完全恢复正常工作能力;显效: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直腿抬高>70°,腰腿活动相对自如,可恢复正常工作;有效:患者症状有一定缓解,直腿抬高>60°,腰腿活动受限有一定改善,可承担较轻的工作;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直腿抬高<60°,不可展开工作。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16.0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学分析,对计数数据进行X2检验。当结果满足P<0.05时,二者对比具有显著差异,且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21/26);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25/26);对比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理论的“痹证”“腰腿痛”范畴,根据其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中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机较为复杂,是在素体阳虚、内生阴寒或复感寒邪下引发的虚实夹杂、正虚邪盛病症。肾脏属于肾府,而肾主骨生髓,当肾脏精气亏虚时可导致腰脊失养,引发腰背酸痛,四肢无法温养,因此易导致腰腿疼痛且受阻不温。肾虚是本病的发病关键所在,风寒湿热的痹阻不行,常因肾虚而客,否则虽感外邪,亦不致出现腰痛。

  本病内在的因素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致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外在因素是负重大或快速侧屈,旋转形成纤维环破裂或腰部外伤,或日常工作姿势不当等。腰椎间盘突出后破坏了原来脊柱及椎间力的平衡,造成脊柱内外平衡失调。通过推拿疗法可调整椎间力学平衡,同时松解椎旁肌肉组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吸收,加快受伤神经细胞和软组织的修复。

  在中医治疗肾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时,推拿与牵引治疗均为基本保守治疗方法。针灸虽可对该疾病患者发挥温通经络、补阳扶正效果,但其势单力薄,难以取得理想疗效。雷火灸来源于《本草纲目》,与传统艾条不同,雷火炙中加入了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功效的中药,可发挥通经活络、温经散寒作用。对阳虚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在展开推拿治疗基础上,在行后伸牵引按压法治疗后给予雷火炙治疗,几种方法可发挥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推拿配合雷火炙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汉平,黄佩珊,黄惠亮,辨证施治腰椎问盘突出症156例体会[J].甘肃中医,2007,20(6):33-3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苏德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