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自拟仙芪饮对肿瘤化疗后引起的外周血血小板(PLT)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口服地榆升白片和自拟仙芪饮;对照组40例,单纯服用地榆升白片。结果:治疗组外周血PLT在治疗后均有明显增多,对照组在服用地榆升白片PLT略有增加,但不明显。结论:仙芪饮在治疗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方面,有较突出的优势。
【关键词】化疗不良反应;仙芪饮;血小板;临床观察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化疗药物由于特异性较差,故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正常的代谢活跃的细胞,如造血细胞及粘膜上皮细胞,导致人体出现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严重者,影响化疗效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骨髓抑制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而骨髓各种造血细胞经化疗后细胞数减少的机会决定于其生命半寿期的长短[1],因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生存时间为6-8h,血小板生存时间为1~2周,故骨髓毒性特点是:对粒细胞系影响最大,其次为血小板,而红细胞系多由于半衰期长,所受影响有时不易察觉。通过临床观察,仙芪饮在治疗血小板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0例来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肺癌49例,直肠癌14例,食管癌7例,胃癌7例,鼻咽癌3例)经各自常用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包括紫杉醇联合顺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依托泊苷联合顺铂,5-Fu联合顺铂,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等。按入院随机顺序分为两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分度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0度:血小板:≥100×109/L;1度:99~75×109/L;2度:74~50×109/L;3度:49~25×109/L;4度:<25×109/L。[3]两组患者均经过化疗,化疗前血小板正常;预计生存期≥3个月;伴或不伴有白细胞、红细胞下降;化疗期间均未经过白介素-11、促血小板生成素及输血治疗。排除非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有活动性出血史;治疗前3个月有血栓栓塞病史或弥漫性血管内出血史;不遵医嘱者。两组资料在统计学无差异。
1.2治疗方法
于化疗周期第7天、14天、21天检查血常规,在发现血小板两组均用地榆升白片(成都地奥),3片,日三次口服。此外治疗组加用仙芪饮(仙鹤草、黄芪、熟地黄、党参、当归、白芍、补骨脂、山药、炒鸡内金、鸡血藤、茯苓、生薏苡仁)加减治疗,日一剂,水煎服二次,连服两周。
1.3疗效标准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及国内《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标准。显效:6天内PLT升高≥100×109/L或提高了20×109/L以上。有效:12天内PLT升高≥100×109/L或提高了20×109/L以上。进步:12天内PLT有所升高,未出现出血症状,但PLT未能升至75×109/L或未能提高20×109/L。无效:PLT未升高或继续下降,出现出血症状。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
1.4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血小板减少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由于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时间短,而深受化疗药物的影响,现有的西医治疗主要为白介素-11、促血小板生成素及输血,经临床资料显示,实体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应用白介素-11治疗可以有效地减轻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和加速血小板恢复,达到减少患者对血小板输注的需求。输血治疗容易造成感染,反复输注亦可产生血小板抗体而使输血无效,且治疗价格昂贵。
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多归属于祖国医学的“虚劳”、“血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虚劳的主要病位在脾肾,涉及五脏。如《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必矣。”[6]脾肾亏虚则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气血生化乏源且无根。化疗药物乃多攻伐之品,多伤脾肾致虚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仙芪饮中取仙鹤草补血凉血,凉血生血之功。关于仙鹤草对止血的研究,资料显示仙鹤草内含有仙鹤草素,可以增加血钙含量及血小板的作用,改善微血管而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另据报道仙鹤草有升血小板、止血、降血糖作用。黄芪补气生血,健脾,其化学成分含有氨基酸、多糖、甙类和微量元素,对骨髓起到保护作用,同时能够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促进巨核细胞生产血小板,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抑制血小板的诱聚,从而抑制瘤栓的形成,与仙鹤草同君药,同奏补血、健脾、益气之功。党参、白芍、当归三药补血活血益气,鸡血藤、补骨脂、熟地黄补肾阳,益精血,充养先天。山药、茯苓、鸡内金,薏苡仁具有补脾益肾,淡肾排毒之功,助后天之本,趋体内攻伐之邪,此外鸡内金、薏苡仁有对抗肿瘤的作用。纵观整方集生血,充源,祛邪功用为一体,药物间配合使用,理论上可达最佳功效。
综上,仙芪饮在对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中可标本同治,在提高血小板的同时,对白细胞及红细胞减少也有不错的效果,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且价格适中,未见不良反应,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汤钊献,主编.现代肿瘤学[J].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373.
张鑫 杨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