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40例体会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医手法整复,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4 12:15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7.5±5.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1±4.3)d(t=3.3658,P=0.002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χ2=10.2857,P=0.0013)。结论: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有效地缩短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疗效显著,在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中医手法整复;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
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其中伸直型占90%左右,常见于5~12岁人群[1]。若肱骨髁上骨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则极易引发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或肘内翻畸形。虽然随着各种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Volkmann缺血性肌挛缩得以明显减少,但肘内翻畸形仍是不断发生,发生率较高,治疗时务必要加以重视[2]。为此,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采用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20例,疗效显著,现将其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患者40例,患者受伤原因:以爬高跌倒,追逐溜旱冰摔伤为主,其次为骑车跌伤。23例受伤当天来诊,10例2d内来诊,7例3d内来诊。将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15岁,平均年龄(6.8±1.7)岁;其中6例左侧,14例右侧;16例伸直型,3例屈曲型,1例青枝型;18例闭合性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观察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3~16岁,平均年龄(6.7±1.9)岁;其中7例左侧,13例右侧;17例伸直型,1例屈曲型,2例青枝型;17例闭合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年龄、病情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高度可比性,入选患者依从性好,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相关的协议,自愿接受治疗并参与本次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中医手法整复治疗:(1)拔伸牵引:引导患者仰卧在床上,依据其病情选择臂丛麻醉或者不麻醉,助手握住患者前臂及骨折近端的上臂行拔伸牵引,保证其牵开重叠,持续3min~5min。(2)旋转捺正:若出现旋转情况,应该先纠正旋转移位,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远端骨折区,以便远端助手能够顺利完成患者前臂向后或向前旋,然后术者再用一手的掌大鱼际肌靠骨折近端,另一手的掌大鱼际肌靠骨折远端,以“捺正手法”矫正患者的侧方移位。(3)前顶后拉屈肘:术者蹲下,用两拇指自患者肘后将远端向前推,其余手指则环抱骨折近端前方行向后按压,并告知远端的助手于拔伸的基础之上行缓慢屈肘,若感到骨折复位骨擦音,通常表示肘关节屈曲超过90°位。(4)术后固定:伸直型患者选择后侧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90~120°的屈曲位,并将其前臂向桡侧外展,外翻于5~10°行固定处理。尺偏型患者选择前臂旋前位的方法,上好石膏后,再使用绷带缠绕患肢及胸部数圈,以此将患肢上臂固定在患者胸部的前侧方。桡偏型的患者则选择前臂旋后位的方法,屈曲型屈肘40~60°。复位和固定完成之后,行常规检查桡动脉搏动等情况,另行X线拍片复查患者的复位情况[3]。
观察组则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者中药治疗:早期药方:桑枝、自然铜、陈皮、赤芍、生地、丹参、土元、当归、荆芥等;中期药方:伸筋草、狗脊、续断、陈皮、骨碎补、独活、红花、泽兰、当归等;后期药方:千年健、五加皮、陈皮、白芍、白术、熟地、当归、党参、黄芪等。另在七厘散的基础之上,加30g透骨草、30g川芎、30g地榆炭、30g金银花、30g蒲公英,20g自然铜、20g薄荷、20g黄柏、20g当归,为1剂,研成细末,加蜜糖煮热调成糊状,制成药膏,然后在术者维持患者骨折对位的情况下,助手将药膏平涂于棉纸上,包裹患者的患肢。
1.3疗效评价标准
本研究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四等级:对位良好,患肢伸屈功能恢复正常,未出现肘内翻者为优;肘伸屈受限于10~20°,肘内翻5~10°者为良;肘伸屈受限于20~30°,肘内翻10~20°,不用特殊治疗者为可;肘伸屈受限>30°,肘内翻>20°者为差。总有效率=优率+良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对比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7.5±5.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1±4.3)d(t=3.3658,P=0.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疗效分析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χ2=10.2857,P=0.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在中医手法整复基础之上配合中药治疗,其中桑枝、自然铜、陈皮、赤芍、生地、丹参、土元、当归、荆芥等能够活血化瘀止痛,适用于患者早期治疗[5];伸筋草、狗脊、续断、陈皮、骨碎补、独活、红花、泽兰、当归等能够结合通络、接骨续筋,适用于患者中期治疗;千年健、五加皮、陈皮、白芍、白术、熟地、当归、党参、黄芪等能够补肝肾、壮筋骨、宜益气血,适用于患者后期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7.5±5.6)d明显少于中医手法整复治疗组的(26.1±4.3)d(P<0.05);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也明显高于中医手法整复治疗组的80.0%(P<0.05),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6]。
综上所述,中医手法整复配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有效地缩短患者骨折的愈合时间,疗效显著,在符合适应症的前提下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纪姝花,郭冲烈.手法整复肱骨外髁骨折27例临床分析[J].光明中医,2013,28(7):1402-1403.
[2]漆伟.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肱骨髁上陈旧性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1):58-59,61.
[3]谢炎天,罗建红.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整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2,25(12):320.
[4]利云峰,霍力为,王广伟等.手法整复结合自制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4):600-601.
[5]李海明,贾青霞,董超等.石膏外牵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8):726-728.
[6]林石研.手法整复加尺骨鹰嘴牵引加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J].吉林医学,2013,34(18):3640-3640.
陈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