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腹腔镜手术,急性胆囊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3 14:0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引流例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止痛剂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急性胆囊炎为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且多合并胆囊结石,为临床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中导致该病发作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化学刺激以及胆囊管内结石而引起的梗阻。随着当前人们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该病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多发于女性以及老年患者。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大、不利于早期恢复,且对患者痛苦严重。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临床主要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笔者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疗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4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所选取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为26-76岁,平均年龄为51±1.0岁。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并穿孔1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10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法治疗。于右肋缘下斜做切口和右上腹经腹直肌做切口,给予患者顺逆结合或顺行手术。
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林巴斯牌腹腔镜,4孔操作法。术前置胃管、尿管,于全麻下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取仰卧体位,于脐下缘或脐上做一个1cm切口,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中,将气腹压维持在13-15mmHg,之后从切口将1cm套针插入到腹腔镜中,于剑突下做一个操作孔,从剑突下孔将胆囊取出,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中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引流例数、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1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具体见表1。
2.2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止痛剂例数、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勇。
2.3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2例并发症(9.5%),术后黄疸1例,切口感染1例;对照组患者并发症3例(14.3%),膈下感染1例,切口血肿1例,肺部感染1例。
3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其具有微创、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小等优势,被患者所广泛接受。传统的治疗胆囊炎的手术方法为开腹手术,但因其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大,并不被患者所接受[1]。本次研究中,给予42例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止痛剂使用例数以及引流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表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
3.1手术适应症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不断广泛应用,逐渐将该项手术用于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中。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组织水肿程度较轻,一般较易进行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腹腔镜单纯性胆囊炎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坏疽性胆囊炎以及急性化脓性炎性水肿较为明显,组织脆弱,解剖组织结构并不明显,在实施分离时极易伤及肝组织,导致胆囊床漏胆或创面出现渗血,术后患者极易出现膈下感染和胆瘘等并发症,术中于腹腔内置入引流管,对局部渗血或渗液情况进行引流,即便是出现少量的胆瘘,在实施引流后也可减少胆汁性腹膜炎的出现,给予患者对症药物治疗后患者即可痊愈。但在对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化脓性患者实施治疗时,因其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因此应谨慎选择手术方式[2]。
3.2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
一般学者认为,若采用保守治疗1-2天,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应给予患者早期腹腔镜手术。若病史超过3天,只能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关临床学者研究表明,于急性胆囊炎早期采用腹腔镜手术,可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有效保证手术的安全有效。在急性胆囊炎发病24-48小时内,若胆囊壁仅出现水肿而无明显的充血,手术时间短,若保守治疗4-6周后炎症消失,再给予患者腹腔镜治疗,则患者的并发症、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则明显增加,且手术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急性胆囊炎发病的72小时内,胆囊壁与周边组织清晰时,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则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大大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若发病时间超过72小时,再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则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会明显增加。因此在对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肝胆B超以及腹部体征等综合情况对手术时机进行准确判断[3]。
3.3预防胆道损伤
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为肠道、肝脏以及胆道损伤,最为常见的是胆道损伤。主要是因胆囊三角解剖结构不清晰,电刀使用错误,对胆囊过分牵拉而导致的。因此在实施胆道手术治疗时,首先应注意分离时动作轻柔,主要采用钝性分离,同时对于出现水肿部分,首先应将渗出血液彻底吸净,明确解剖关系或出血部位,且应保证每一步操作于直视下进行。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其具有创伤小、所需时间短等优势,手术应在急性发作72小时之内进行或术后3周进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建宁,罗玉政,洪明.腹腔镜下治疗急性胆囊炎130例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5):553-554.
[2]朱恩普,张睿,杨世昆.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126例临床疗效观察[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150-151.
[3]杨西鹏.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0,33(26):23-524.
向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