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训练原则探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运动康复,训练原则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4 12:55
【摘要】运动康复原则是制定康复训练计划的基本原则,是运动康复训练实践的指导基础。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原则,对提升运动康复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探讨了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作用以及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体系,旨在为运动康复训练的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作用
1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性质和特点
运动康复原则是一种策略性知识,其基于运动康复的基本理论,以规范指导运动康训练活动。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几点:其一,主观性与客观性。主观性主要表现在受到训练目的的影响制约,客观性主要反映在对康复训练的规律性认识上面。其二,继承性与发展性。运动康复训练原则是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保持着继承性的特点,同时其在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其三,全面性与系统性。运动训练原则涉及运动的方方面面,且关注运动康复与其他治疗的协调性。其四,安全性与有效性。运动康复的最基本特点是发挥其治疗康复的效果,所以具有安全性。随着运动康复研究的不断深入,运动康复的可操作化水平逐渐的提升。
2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作用
运动康复原则的实践性较强,运动康复原则在康复运动中的出发点也是调节器。康复运动原则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其对康复运动有着指导作用。运动康复中训练内容的安排以及康复式训练方式的选择等都需要遵守运动康复训练原则。运动康复训练原则涉及的面较广,在学习掌握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时候,需要从其客观规律出发,才能够提升运动康复的训练效果。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体系是由多原则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的,其共同作用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建立完整科学的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体系,是发挥康复训练效果的的基础。
3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体系
3.1运动康复训练的整体性原则
运动康复训练的整体性原则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其一,运动康复训练的任务具有整体性,训练针对的心理、生理的方面是一个全面的康复训练系统。其二,运动康复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多原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协调好训练要素之间的关系。因为运动康复的整体性原则,所以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考虑生理的、心理的的需求,对运动康复任务等进行调整,使得运动康复整体效益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落实整体性的原则具有以下几点要求:①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科学性是保证训练效果的基础,人文性是关注患者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统一,是时代所需。以科学为基础,实现人文的目的,二者的统一是落实康复训练整体性的基础。②激发患者的训练动机,树立主动意识。康复训练的主体是患者,患者积极自主的训练,才能发挥出患者的能动性,以达到康复训练的效果。③全面规划康复任务,制定全面的运动处方。在康复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的偏向于某一方面,需要全面性的进行,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康复效果。运动康复训练的整体性原则是原则体系的最基础性原则。
3.2运动康复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
康复训练的循序渐进原则是遵循了运动的基本原则,在运动康复训练中,需要从低强度运动开始进行,以增强身体的适应性。然后在训练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练习的负荷,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身体会适应不断增加负荷的训练,但是需要把握好度,每个负荷阶段需要有一定的稳定期,这样才能够避免因为增加负荷带来的身体伤害。
3.3运动康复训练的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的原则是从患者的情况为基础的,因为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同。这样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运动康复训练的区别对待原则是跟循序渐进原则的相互补充,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才能够满足康复训练的目的。若按照一个固定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训练者,则违背了康复训练的客观规律,难以保证训练的安全性。落实运动康复训练的区别对待原则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①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患者。深入的了解患者,对其兴趣爱好、运动基础、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②正确对待患者的个体差异。需要针对患者个体差异的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同时需要用发展观点来对待个体差异。③针对患者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具体的措施。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运动方式、运动强度等需要与患者相适应。对于运动能力较差的患者,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制度出一套适合的运动处方。
3.4运动康复训练的适宜超负荷原则
运动康复训练的事宜超负荷原则,是在一般荷载的基础上,加大符合,以刺激机体,达到生理适应的目的。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满足超量恢复规律,这样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新的适应性。但是如果训练的负荷过大,就会导致运动损伤,影响了运动康复的有效性,难以发挥出康复训练的效果。
3.5运动康复训练的反馈调节原则
运动康复训练的反馈调节原则,是建立在了解环境康复情况的基础上的。在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从患者身上获取反馈信息,具体要求如下:定期了解患者的训练反馈信息,同时对反馈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对运动康复训练进行相应的调节。培养患者自我反馈调节能力,提高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主动性。
3.6运动康复训练的最优化原则
制约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的因素较多。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从动态的综合角度进行分析。各种因素对运动康复的效果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所以需要掌握这条规律,以获得各要素最佳的配合,产生最优化的效果。运动康复的最优化原则,主要是依据疗效从诸多要素规律中提炼出来。在一定条件下,获取最大效果的康复训练,花费最少的时间。运动康复训练最优化有四个标准:一是效果标准;二是安全性标准;三是时间标准;四是强度标准。落实运动康复训练“最优化”原则的具体要求:①综合地规划康复训练任务。制定康复训练任务,以身体全面发展的康复训练目标为指南。训练的时加强重视,保证训练目标的实现。②全面地考虑运动康复训练中各个因素。在运动康复训练中,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及病人的情况等会对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所以就必须保证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要想取得最优化的整体效果,应力求使康复训练的各因素按照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进行合理地配置。正确的处理训练各种因素直接的关系,才能够促进患者在康复中取得积极效果。③各项运动康复训练活动内容要紧密配合。使得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保证运动康复训练的完整连续,以发挥其整体性效果。
4结语
运动康复训练原则在运动康复训练的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落实运动康复训练,达到运动康复的训练效果和目的。就需要透彻的了解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性质和特点,并且深刻的认识到运动康复训练原则的作用。遵循整体性、循序渐进、区别对待、适宜超负荷、反馈调节、最优化等原则进行运动康复训练,才能够达到运动康复训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新华.试论运动康复训练原则体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2]马晓伟,李昊,张幼怡.运动康复训练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3,09.
[3]刘贝.对实行运动康复训练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武魂,2013,05.
[4]李明娥,王梅林,霍红梅.运动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08.
董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