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材料的桩核系统在前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前牙残冠残根患者53例,共有患牙76颗,分为观察组27例,共有患牙39颗,对照组26例,共有患牙37颗,两组均行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DTLight-Post纤维桩制作桩核,对照组采用铸造金属桩核,观察两种桩核系统的修复成功率。结果:随访1~2年,观察组1颗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1颗出现根尖周炎,修复成功率为94.87%。对照组3颗出现根折,2颗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2颗出现根尖周炎,修复成功率为81.08%。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Light-Post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临床效果较好,优于铸造金属桩核。
【关键词】纤维桩;铸造桩核;前牙
桩核修复技术是保留患牙并恢复其功能的主要手段,常用的金属桩影响牙龈美观,患者复诊次数多,具有腐蚀、影响磁共振成像等缺点,而且由于金属桩的弹性模量过大,有时会引起根管内的应力集中而导致冠折或根折。近年来纤维桩作为新型修复材料正广泛应用于临床,纤维桩柔韧性好,生物相容性高,美观,弹性模量小,可减少根折,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DTLightPost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前牙残冠残根患者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17~48岁,平均年龄(31.23±1.45)岁。共有患牙76颗,中切牙32颗,侧切牙26颗,尖牙18颗。分为观察组39颗与对照组37颗,所有患牙的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行完善的根管治疗,牙周健康,X射线检查根管充填完善,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牙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
高强度DTLightPost纤维桩,铸造金属桩核,根管预备钻,One-StepPlus黏接剂和PostCementHi-X水门汀,Luxacore冠核树脂。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牙均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2周后无异常再进行牙体和根管预备,根管预备深度为根长的2/3~3/4,宽度为根管直径的1/3,观察组:在根管内试合后长度,32%的正磷酸酸蚀根管内牙本质,时间15s,后用水冲洗,大号纸尖吸干根管,使牙本质可见湿润,涂One-StepPlus牙本质黏接剂2层,后再用纸尖吸干,光照时间10s。DTLightPost纤维桩表面均匀涂One-StepPlus牙本质黏接剂后,光照时间10s。取等量的PostcementHI-X水门汀与催化剂调成糊状,要均匀,将黏接剂放入注射器中注入根管内,注入要充盈,将纤维桩放入根管内,保持一定的压力,光照20s后,去除多余的水门汀。再用冠核树脂堆塑出树脂核,完成桩核系统的制作。对照组:用硅橡胶+人造石制取根管模型,委托加工中心根据根管模型制作铸造金属桩核,患牙试合后常规粘固就位。两组类型的桩核完成后,根据患者的需求在患牙上制作金属烤瓷冠或全瓷冠,试戴完成后随访1~2年观察临床效果。
1.4评价标准
(1)成功:患者无不适症状,咀嚼功能良好,修复体边缘完好无松动,叩诊无不适感,X射线片根尖区无阴影。(2)失败:患者有不适症状,咀嚼功能差,牙根劈裂,修复体松动或脱落,X射线片显示根尖周有病变。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分析数据。计数数据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随访1~2年,观察组成功37颗,失败2颗,其中1颗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1颗出现根尖周炎,修复成功率为94.87%。对照组成功30颗,失败7颗,其中3颗出现根折,2颗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2颗出现根尖周炎,修复成功率为81.08%。两组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观察组应用Light-Post纤维桩核1颗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1颗出现根尖周炎,修复成功率为94.87%。对照组应用铸造金属桩核3颗出现根折,2颗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2颗出现根尖周炎,修复成功率为81.08%。纤维桩核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铸造金属桩核,说明纤维桩核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以提高牙体修复的成功率,由于纤维桩透光性好,不会释放金属离子使牙龈着色,颜色更接近于自然牙齿,美学性能要远好于金属桩。
综上所述,DTLight-Post纤维桩修复残冠残根疗效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口腔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兵.两种桩核系统修复残冠残根的应用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6):18-19.
[2]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李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