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肝硬化患者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微生态制剂
  • 发布时间:2014-02-13 16:24

  【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出现内毒素血症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硬化GHBT(葡萄糖-氢呼气试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IL-2、IL-6及TNF-α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对患者肝功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血浆IL-2、IL-6及TNF-α水平同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其系数分别为0.875、0.846和0.827。治疗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及IL-2、IL-6和TNF-α水平,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功改善情况,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出现内毒素血症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能够使肝功得到改善,避免出现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微生态制剂;莫沙必利;临床效果

  肝硬化病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都受会到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其发病原因是小肠细菌的过度繁殖。患者出现内毒素血症会分泌白细胞介质如IL-2、IL-6以及TNF-α等,导致患者肝功发生衰竭、门静脉高压以及出现并发症对患者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对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临床疗效及患者肝功变化进行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0年6月到2012年10月收治76例肝硬化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筛选标准:将肝硬化并发肝癌患者、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患者、慢性腹泻疾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排除。经过检测,全部患者中有22例肝硬化GHBT阳性患者,将其随机分为13例观察组和9例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3例,平均(57±12)岁,对照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2例,平均(53±11)岁。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主要有利尿治疗、保肝治疗、患者输入白蛋白和血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2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每天服用3次,用药持续12星期;同时配合服用5mg枸橼酸莫沙必利,每天服用3次,用药持续12星期。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检测血浆IL-2、IL-6和TNF-α水平,对肝功变化进行评价。

  1.4数据处理

  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运用相关性方法对数据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2结果

  (1)经过检测,肝硬化GHBT阳性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同IL-2、IL-6及TNF-α水平变化呈正相关,计算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0.846和0.827。

  (2)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浆内毒素水平、IL-2、IL-6及TNF-α水平,观察组分别为0.384±0.227(Eu/L)、9.61±6.28(ng/L)、52.83±27.95(ng/L)、26.41±17.67(ng/L),对照组分别为0.715±0.212(Eu/L)、19.35±4.19(ng/L)、94.52±25.37(ng/L)、43.68±16.45(ng/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肝功改善情况,观察组A级6例,B级5例,C级2例,对照组A级0例,B级3例,C级6例,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由于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压升高,造成胃肠道蠕动缓慢,使胃肠道分泌、肝胆分泌以及胰腺分泌大大减少,肠道内部环境遭到破坏,使小肠内的细菌过度繁殖,并由此产生肠源性内毒素,引发肝硬化患者出现内毒素血症。本次研究肝硬化患者存在小肠内细菌过度繁殖情况时,经过检测,血浆内毒素水平、IL-2、IL-6以及TNF-α水平出现明显升高。内毒素血症会释放出大量白细胞介质如IL-2、IL-6以及TNF-α,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使患者出现肝功衰竭。本次研究证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同IL-2、IL-6以及TNF-α水平呈正相关。

  本次研究表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患者在实施利尿治疗、保肝治疗以及对患者输入白蛋白和血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双歧杆菌微生态制剂配合莫沙必利进行治疗,治疗持续12周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同IL-2、IL-6以及TNF-α水平明显下降,肝功改善情况显著。因此通过对肝硬化患者肠道内菌群失衡情况进行纠正,恢复患者的胃肠道动力,能够使肠源性内毒素释放量大大下降,减轻患者的肝细胞损伤程度,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锦辉,陈湖,孙光裕等.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内毒素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10,41(7).

  [2]黄文豹,刘寿荣,娄国强.肝硬化后肠道细菌移位的发生与防治进展[J].国际消化杂志,2010,26(1):5-7.

  崔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