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防交叉感染必要性和医生的自我防护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交叉感染,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医疗废弃物处理
  • 发布时间:2014-02-14 08:13

  【摘要】随着口腔诊所数量的逐渐增多,病人交叉感染和医生感染的病例也逐年上升,做好医院防交叉感染和医生自我防护十分有必要。对于防护工作可进行加强工作室及器械的消毒、提高防护意识、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等措施。

  【关键词】交叉感染;消毒;医护人员自我防护;医疗废弃物处理

  1防护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口腔诊疗意识的提高,口腔诊所数量也逐渐增多,但是很多诊所医疗条件差、防护设备不完善及医生防护意识欠缺从而导致了病人交叉感染和医生感染的病例逐年上升。造成感染因素有:

  (1)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血液或口腔分泌物中可能会携带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毒和细菌,而医护人员每天都会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龈沟液等加大了感染几率。

  (2)口腔科器械种类繁多,在使用时易造成污染,例如高速手机使用中有负压回吸动作,管道内易有污物存留。公用设备,牙椅、手柄、开关、X光机按钮、门把手等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当器械再次使用时回吸物质就可随转动喷出的水雾进入另一患者的口腔,造成交叉感染。

  (3)口腔科诊室在治疗中,由于机器高速旋转产生混有患者血液、唾液等形成的飞沫造成诊室空气及环境的污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或医护人员吸入后很可能造成感染。

  2防护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医护人员的防护

  2.1.1思想上提高重视

  口腔医务人员要加强对医院防感染的学习,充分认识到防止医院感染不仅是保护患者也保护了医生。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病菌由病人传染给医务人员,又通过医务人员或其他途径传播给其他病人或医务人员。因此,在治疗操作中医护人员要坚持勤洗手并佩戴一次性手套,一名患者一套,杜绝交叉使用防止交叉感染。研究证明,戴手套后即使遭遇针刺,其感染率较未戴手套者下降50%。同时,佩戴护目镜、口罩保护眼、口、鼻。口腔科医护人员可进行定期的体检,对于免疫力低的人员注射疫苗加强防护。

  2.2.2及时处理锐器伤口

  锐器伤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被针头,手术刀片等锐利器械刺伤或割伤而造成皮肤破损出血的意外伤害[2]。被利器意外刺伤后,应立即脱去手套,由近心端向远心端不断挤出血液,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伤口,然后用3%碘伏消毒浸泡3min,并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注射抗体,预防性用药等,做好后期的跟踪监测,出现症状及时的进行治疗。

  2.2消毒工作

  2.2.1机头的消毒

  常用的手机消毒方法有三种:即压力蒸汽灭菌;碘酊、酒精擦拭消毒和戊二醛浸泡消毒。压力蒸汽灭菌消毒手机的合格率最高,为80.4%;戊二醛浸泡消毒手机的合格率次之,为55.9%;碘酚、酒精擦拭消毒手机的合格率最低,只有26.2%。

  2.2.2口腔诊疗室

  加强通风换气,每天用紫外线杀菌灯照射消毒,或用消毒液:40%甲醛溶液;20%过氧乙酸;2%戊二醛;0.1%洗必泰溶液喷雾消毒1~2次。对于口腔诊疗室的医疗设备及门窗、地面可采用紫外线辐射消毒也可用0.2%漂白粉溶液作湿式扫除。

  2.2.3口腔器械的消毒

  对于口腔其他器械使用前应当用无菌水将残留消毒液冲洗干净,严格执行一人一手机原则,尤其是高速手机是使用频率最高,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载体。我们应该遵循以下手机保养流程:冲洗管路至少30s,清洗,上清洁润滑油,无负载手机运转排除余油,无菌包装密封,然后采用高温压力消毒灭菌机消毒,灭菌后备用。

  3对医疗废物严格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

  (2)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医疗废弃物:放入专用的消毒桶中,使用消毒水消毒30分钟,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厂商统一进行收购,同时,相关科室做好物品回收种类、数量等相关信息的登记。对于不可回收的医疗废弃物,包括传染病患者使用的一次性器械应采取焚烧的措施。这些医疗废物均不得混装收集,必须严格分类包装,所有废弃物实行袋装、桶装、盒装,以上不同颜色的塑料包装袋标识,并建立严格的污物袋制度。

  参考文献

  [1]李萍.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防护与交叉感染的探讨[Z]煤炭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6.

  [2]刘燕玲,刘星辉.英国锐器伤害医护人员的现状与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4):150-153

  [3]薛广波.实用消毒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434.

  董传莹 薛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