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多普勒超声分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闭合性颅脑损伤,经颅多普勒超声
  • 发布时间:2014-02-13 16:44

  【摘要】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52名中度和60名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各动脉血液的平均流速和博动指数,并将这些数据和56例正常数据进行对比。结果:76.9%的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异常,表现为血流速度偏高;94.2%的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异常,表现为血液流速减缓,并带有血管痉挛。轻度患者和中度患者的平均动脉血液流速和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可以反映患者血流变化,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闭合性颅脑损伤;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比分析

  人的头部在遭到一些比较剧烈的碰撞等外伤后,会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例如造成脑震荡或脑挫裂伤等,如果处理不当,继而还会引发脑肿胀、脑水肿、颅内血肿等严重后果。经过多年来对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研究,表明不管是轻度、中度还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都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脑部血液流速变化[1]。本文主要以轻度和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为例,通过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他们在血流动力方面和正常人相比产生的变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病例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这两年期间在本院神经内外科和急诊科门诊住院的患者,患者中均不含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对研究存在干扰因素的疾病和状况。其中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为35.4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13-15分;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52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36.8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为9-12分。同时我们还挑选了56名健康的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人,女26人,平均年龄为36岁。

  1.2方法

  研究采用了德国DWL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超声仪使用2MHz和4MHz探头,检查时让患者平卧,并俯低头位,从颞窗开始检测大脑的中动脉、前动脉和后动脉,从枕窗开始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同时做好各条动脉的血液流速、方向、频谱形态和搏动指数等变化的记录,以本室的正常值,x±2.5sd,作为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血流速度的标准参考值,<2.5sd为慢,>2.5sd为快,正常P1指数<1.10,两侧血液流速差大于20cm/s为异常,MCA、ACA与ICA之比小于3为异常,BA与VA之比小于2为异常,如果平均血液流速MCA大于120cm/s,ACA大于110cm/s,PCA、VA和BA大于100,结合经颅多普勒超声音频的变化可以判断为脑血管痉挛。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和对照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如下:

  一组的Vm比对照组高(P<0.01),而二组的Vm比对照组低(P<0.01);而根据异常率的计算方法:异常率=(例数-血流速度正常值)/例数,我们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算出一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异常率为76.9%,二组的异常率为94.2%,对照组的异常率为26.8%。很明显,两组患者的异常率要比对照组的高得多,因而一二组和对照组异常率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6.68,P<0.01)。

  同时,一二组患者皆有血管痉挛的情况,其中一组患者主要异常为血流速度变快,二组的异常表现则为血液流速变慢,而对照组中仅出现一例血管痉挛。

  3讨论

  人的头部在遭受比较严重的碰撞等外伤后,有可能会出现昏迷。一般来说,昏迷时间小于半小时,醒来之后有轻微头痛头晕和恶心等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轻微脑震荡,临床称之为轻度闭合性颅脑损伤;而昏迷时间超过半小时,小于12小时的,称为中度闭合性颅脑损伤,也叫轻度脑挫裂伤,中度颅脑损失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神经系统阳性特征,也有可能出现轻微的生命体征改变。患者在这种状况下通常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脑血流改变,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研究,我们发现大部分头部遭受外伤的患者都会出现脑动脉血液流速下降的情况,下降最明显的时间为伤后8小时,之后可逐渐回升[2]。我们这次的研究显示,中度颅脑损伤患者脑动脉血液流速的要比正常人的慢,这可能是因为大脑皮层与中脑网状结构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之间的联系因为脑外伤而受到影响,因而出现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被抑制,出现了调节功能絮乱。而部分出现血管痉挛症状的患者可能是因为受到头部外伤的机械性压迫牵拉,造成颅内压增高,促使血小板大量释放5-羟色胺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从而导致了血管痉挛的出现。

  参考文献

  [1]肖兴义,陈学田,郭新红,等.脑震荡脑血流变化规律特点[J].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118-120.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710-714.

  侯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