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青霉素过敏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青霉素过敏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过敏症状,根据临床诊断给予地塞米松、扑尔敏、肾上素等抗生素治疗。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机制较多,使用前青霉素进行皮试或者正确配制、现配现用,对于已发生过敏反应者,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是防治青霉素过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反应;机理;预防;治疗
青霉素是细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杀菌效果较好,毒性低,而且成本较低,因此临床应用较普遍。但是其导致的过敏性反应率也较高,居于各类抗菌药物首位。青霉素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死亡,因此,通常临床使用青霉素之前,均会进行皮试,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及体征的变化,防止不良反应发生。本组选择150例青霉素过敏者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其发病机制,提出防治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所选150例研究对象均是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青霉素过敏反应病例。男79例,女71例,年龄3-65岁,平均(25.78±4.56)岁。过敏反应均是在青霉素皮试中或者青霉素治疗过程中发现。过敏症状有:皮疹、皮肤瘙痒、口唇青紫、胸闷、气促、心悸、过敏性休克。追问病史中,均未发现有青霉素过敏史及家族遗传史。
1.2治疗方法
立即停用青霉素,对皮疹明显,立即进行10mg塞米松针推注,25mg盐酸异丙嗪肌肉注射;对有口唇青紫、口唇麻木、恶心、心悸的患者,迅速肌注1mg盐酸肾上腺素、25mg非那根、5mg地塞米松,并且混合250ml生理盐水与10mg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吸氧,2L/分钟。对于冷汗、意识模糊、口唇发绀、血压低、脉搏弱、面色苍白、大小便失禁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患者,立即令患者平卧,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ml,静脉快速滴注500ml生理盐水,再给予5%葡萄糖500ml与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mg静滴,同时以2L/分钟的速度给氧。作密切心电监护。
2结果
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皮疹21例;发生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喉头发痒、喉头水肿等症状43例;消化系统31例,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神经系统26例,主要症状为头晕、四肢麻木、神志不清、抽搐;心血管系统29例,主要症状有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律不齐、皮肤湿冷等。过敏性休克患者可同时出现上述各种症状。本组患者对症治疗后,在10min-1h内,面色变红润,皮疹消退,颜色变浅,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生命体征平稳。全部患者均无严重的休克症状。24h内留院观察,患者均无不适症状。
3讨论
青霉素是应用普遍的广谱抗生素,应用于临床治疗历史悠久,对细菌感染治疗效果显著,毒性较小,而且药源丰富,所以成本较低,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1]。但是青霉素很易引过敏反应,临床研究报道[2],青霉素过敏在全部药物的过敏中,占到20-28%的比重,发生率居于首位。而人群中,应用青霉素出现过敏反应的比例是0.7-10%,其中过敏性休克占0.004-0.015%,每年因为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死亡的每百万人当中就有15-20人[3]。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青霉素过敏的发病机制是,抗原和抗体通过致敏细胞的相互作用引发过敏反应[4]。通常,配置青霉素后,放置时间过久,会产生高分子聚合体,与抗体蛋白相结合,生产全抗原;同时青霉素会溶于水并自行分解,分子经过重排后生成青霉烯酸。而该种物质是一种半抗原,当青霉素被注射到人体内后,会结合蛋白质生产青霉噻唑蛋白或者青霉烯酸蛋白等全抗原。当将含有全抗原属于致敏物质,当注射到体质过敏的患者体内,便会出现过敏反应。
临床应用青霉素进行治疗时,为了降低青霉素的过敏率,需要使用前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青霉素过敏史或者家族史,这是预防青霉素过敏的基本做法。一般体质过敏的患者,尽量不给予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而对于有过敏史的人,应禁止采用。没有发现有过敏史及家族史的患者,注射前应该进行皮试。青霉素的皮试溶液配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采用正确的配制方法;(2)配制剂量要准确;(3)配制后防止放置过长时间,要现配现用;(4)注射部位要准确;(5)推针入皮肤的方式要正确;(6)观察结果时要判断准确。对于皮试出现无过敏反应者,给予青霉素治疗后,停药24h后之后需要再次进行皮试。由于不同生产批次的青霉素存在的抗原不一样,所以,临床更换青霉素进行治疗时需要重新皮试。在其他预防青霉素过敏的注意事项中,避免空腹给药是比较重要的一点,否则较易引发晕针、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同时,需要准备好过敏性休克抢救物品与器材,降低过敏性休克致死率。
【参考文献】
[1]杜辉,龚喜雪.38例自诉青霉素过敏患者再用药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162-163.
[2]陈静.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08,6(5):36.
[3]陈冬梅,赵毅,陈秀峰.青霉素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J].华北国防医药,2009,21(1):85-86.
[4]秦超,郭丹.青霉素过敏快速皮试仪在儿科应用的体会[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2,33(4):321-323.
李秀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