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腹腔镜手术,胃转流,2型糖尿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2-13 14:33
【摘 要】目的:对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以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腹腔镜与开腹胃流转术治疗各45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手术进程、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对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均出血量为(95±29)ml显著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4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2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达到或接近正常标准,有效率达到100%。结论:采用腹腔镜胃流转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较少、疗效显著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胃转流;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因发病率较高,旧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岁之后发病,该病症患者体内胰岛素作用效果较差,造成相对缺乏。近年来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越来越普及,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其中男54人,女30人,年龄34至51岁,平均(41±4.8)岁;糖尿病病史8个月至12年,平均5.7年;体重指数24至46kg/m2,平均29.1kg/m2;采用腹腔镜下及开腹胃流转术治疗患者各45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据《中国糖尿病外科治疗指南草案》确诊,手术均在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并征询患者自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
1.2 方法
腹腔镜胃流转术方法:术前准备,对患者手术耐性进行评估,对手术过程进行预策划。准备充足后,采用常规全身麻醉,造气腹、腹腔镜观察孔及器械操作孔,悬吊肝脏,充分暴露术野,分离韧带显露胃后壁。
1.3 观察指标
统计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2个月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体重指数。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持续时间、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4 疗效判定
参照《2010年中国糖尿病2型治疗指南草案》,有效:2型糖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改善,相关并发症如代谢紊乱肥胖、高血脂、呼吸睡眠暂停等显著改善。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数(n)和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过程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持续时间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手术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出现并发症4例次,均为吻口渗血,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其中5例为剖口处感染,3例剖口处出现渗血,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观察组手术前及后12个月指标对比
术后12个月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红蛋白、C肽、体重指标均显著优于术前,根据临床指标和相关随访情况,观察组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后2型糖尿病与其并发症症状均有显著的好转,除体重指数外各项指标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3 结论
本次研究中腹腔镜下行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起到降低血糖、改善体重指标的作用,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其手术的时间并无太大差距,能够有效的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创口小的优点,但患者住院时间更长,其人均住院时间为(17.3±2.1)d显著高于开腹治疗(15.4±4.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原因为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操作更为复杂,特别是术前造气腹后,术后需要进行排气,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需要进行更长时间的观察,但瑕不掩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威杰.全球手术治疗糖尿病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7):571-573.
[2]保健明,徐斌勇,尹梅,等.胃转流手术治疗)型糖尿病的治疗体会[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10):89-92.
[3]张玉新,吴良平,戴晓平,等.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评价[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8(3).
孙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