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却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糖尿病的高发,糖尿病能够导致视网膜产生病变,在当前,是我们国家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病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却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糖尿病的高发,糖尿病能够导致视网膜产生病变,在当前,是我们国家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约为45%—58%。男女均可发病。糖尿病的病情加重能够导致视网膜产生病变,它们之间是成正比关系而存在,随着病程的加长,能够导致视网膜产生病变并导致眼底也产生病变,且会逐渐加重病情。
1病因
由于持续性的糖-脂肪代谢障碍导致体内毛细血管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1)糖尿病病程早期,就可因自主调节的丧失而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基膜增厚、内皮细胞及周细胞损害,管壁的溶纤维蛋白功能下降等毛细血管的改变,造成视网膜循环障碍。
(2)由于血浆蛋白的改变造成继发性血粘稠度过高,红细胞粘性异常,血流淤滞等。
2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糖尿病症状,如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状。
(2)视力因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黄斑受累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减低。
(3)眼底改变视网膜早期后极部可见微血管瘤,呈针尖大红点状。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加重,数量增多,继而视网膜各层均可出血,表现为点、片状和火焰状。由于血-视网膜屏障受损,视网膜产生水肿、渗出,尤以黄斑部易受累,产生水肿和囊样水肿,可有硬性渗出或棉絮状软性渗出。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出血及棉絮状斑增多。血管早期动脉变细,静脉扩张,晚期形成毛细血管关闭,形成大片无灌注区及纤维组织形成。新生血管从视盘或视网膜上逐渐长入玻璃体内,发生玻璃体出血,增殖机化收縮至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进而发生在虹膜和前房角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检眼镜下看不见的微血管瘤,呈点状高荧光,晚期可有渗漏。毛细血管扩张并有荧光渗漏。无灌注区呈现低荧光,黄斑区可有花瓣状或蜂房样荧光渗漏。新生血管呈网状、车轮状、海团扇状高荧光。晚期有大量荧光渗漏。
(5)眼部其他改变可产生结膜微血管瘤,白内障,虹膜红变,调节麻痹,眼外肌麻痹等。
病变早期,损害仅限制微血管瘤、出血和渗出,未累及黄斑,中心视力可正常,也可能会导致视力有所下降,同时眼部会感到明显的不舒服,干涉感明显,在看东西的时候会有轻微的模糊的感觉,这种情况在检查眼底时能够发现,但也有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发生。当病变累及黄斑,或是在黄斑区域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囊样水肿,这种情况下,视力会受到极大的影响。病变产生更为严重的情况是视网膜前产生的出血的现象,眼前出血会对黄斑区产生侵犯作用。这样对视力的影响的非常大的。另外,玻璃体出血的情况下,同样对视力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这些情况中,玻璃体出血与视网膜前出血的状况,能够导致患者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视物模糊,双目伴有明显的疼痛感,在两眼前总是会有飞蚊状之感,并产生云雾感觉。这种状况下病情再进一步恶化的结果就是导致视网膜脱离或青光眼的发生,使患者短期内处于失明状态。
3分期
根据我国眼底病学组制订的标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单纯型和增殖型共6期。3.1单纯型
(1)有微动脉瘤或并有小出血点:(十)较少,易数;(十十)较多不易数;荧光造影时出血点不显影。
(2)有黄白色“硬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十)较少,易数;(十十)较多,不易数。
(3)有白色“软性渗出”或并有出血斑:(十)较少,易数;(十十)较多,不易数。3.2增殖型
(1)眼底有新生血管或并有玻璃体出血。
(2)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后者更易发生于高血压病人)。
(3)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殖,并发视网膜脱离。3.3诊断
(1)糖尿病史。
(2)视网膜微血管瘤。新生血管形成,出血,渗出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3)鉴别诊断主要应与其他可造成视网膜和玻璃体出血的疾病相鉴别。如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等。不同的全身病症状,视网膜无或少有硬性渗出等可资鉴别。
3.4治疗
(1)内科治疗控制血糖,并定期检查血糖及眼底情况。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可加重本病并易发展为增殖型。
(2)激光治疗光凝可封闭渗漏的毛细血管以减少视网膜水肿。封闭新生血管减少出血。也可封闭关闭的毛细血管,防止新生血管形成,防止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
(4)玻璃体切割严重玻璃体出血不能吸收者可作玻璃体切割术,能恢复部分视力。
(5)对症治疗碘制剂,如10%碘化钾10ml,每日3次;安妥碘0.4g,每日1次,连续10天。活血化瘀中药可促进出血吸收,有高血压者应给降压药等。
4小结
糖尿病确诊后,即便视力是1.0,也应到正规医院眼科进行检查,了解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倘若一切正常,应每年详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一般来说,在在进入非增殖期时,患者需要12周内对眼底进行一次检查;若是在增殖前期,患者需要在8周内对眼底底进行一次检查;若是进入增殖期,患者就需要3周内对眼底进行一次检查。
参考文献
[1]唐凤英,李贵仁主编.眼科急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张立波,王锦纶主编.眼科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林顺潮,赵秀琴主编.常见眼病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郭洪亮,王越伦主编.眼科疾病防治与诊断[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朱丽 朱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