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电针,神经根型颈椎病
  • 发布时间:2015-12-01 09:59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针刺与电针配合牵引治疗,研究组应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19%,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8.473,P=0.004)。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电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中相对多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生率大约达到60%,主要是因为相对水平的神经根等组织受到颈椎间盘退变、关节与韧带松动和错位以及骨质增生的刺激和压迫出现的临床综合征。近些年有临床研究表示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研究组患者通过应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详细内容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4.2±3.5)岁;病程50天~3.5年,平均病程(1.42±0.5)年。研究组42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36~80岁,平均年龄(45.3±3.1)岁;病程55天~3.2年,平均病程(1.51±0.6)年。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本资料予以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42例患者应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具体方法:①电针疗法:按照患者CT或MRI显示的病变位置和临床症状确定患者主穴为颈夹脊穴,配穴为患侧天宗、风池、肩贞、肩井、曲池、阳池、中渚、外关以及病变侧阿是穴等穴位;取患者坐位或俯卧位,采用毫针0.25mm×40mm于主穴进针,针体自椎体方向刺至骨,得气后与电针治疗仪(鑫升G6805型)连接,采用疏密波,频率设定为每秒2次;一次选择4个配穴,通过平补平泻法得气后,局部应用WS-101D频谱多功能治疗仪照射,留针半小时。②穴位注射:选择患者颈夹脊穴、患侧外关或曲池穴、阿是穴或后溪穴;常规消毒穴位皮肤,用注射器抽取2ml维生素B1注射液和1ml维生素B12注射液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没血时将药液注入;一次选取4-6个穴位注射,病变颈椎夹脊穴每次剂量1ml,其他穴位每次剂量0.5ml。

  对照组42例患者单纯应用电针加颈椎牵引治疗,按照患者具体体重确定合适的牵引力度,通常为体重的1/12~1/10,穴位选择以及操作方法同于研究组。

  1.3 评价指标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予以评估。痊愈: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肢体、肩部、颈部功能全部恢复,能够正常工作;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改善程度>1个等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得到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见好转。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借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0.0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显示,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显示,借用t或x2检验组间率对比;若对比P<0.05,说明对比具有明显差异与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19%,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8.473,P=0.004)。

  3、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通常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造成颈神经根受压,从而发生颈项肩臂疼痛麻木,伴随有颈项神经串痛,出现针刺样和触电样麻木,一般放射于肢体远端处,导致上肢沉重无力,属于颈椎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严重影响[3]。中医学将该疾病归划至“痹症、项强以及颈肩痛”等范畴。于经络腧穴以各种针刺方法予以刺激能够实现祛风驱寒、激发经气以及维持气血阴阳平衡等作用。

  颈夹脊穴处在颈项处,夹脊穴的深层和对应脊神经后除神经根刺激症状。中医学表示[4]颈项易感风邪,风池穴是足少阳阳维与三焦之会,主治其穴能够疏通局部气血。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夹脊穴能够调节微循环以及改善组织缺氧与缺血现象,以此改善要穴。同时该穴位位于颈项后部,因此治疗颈椎病的主穴选择颈夹脊穴。按照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针对性地选择天宗、曲池、肩井、外关以及中渚等穴位,辅以患处经气的调节,以此缓解患者疼痛。通过电针疗法能够限制痛觉传导,提高人体痛阈,从而实现镇痛效果。穴位注射疗法通过于穴位内注射营养神经的西药制剂,不但可以发挥中医学治疗特征和治疗效果,而且又具有现代医学的药理作用特征与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6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19%,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表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应用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雯烨,赵凡平,章奕飞等.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6):493-496.

  [2]高珊,严言,黄国付等.穴位注射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镇痛作用的临床研究[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6):17-18.

  [3]王玉花,方兴德.电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2):258-260.

  [4]邱超,程凤宽,赵春香等.穴位注射配合火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08(3):36-37,38.

  李清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