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急危重症,急诊呼吸
  • 发布时间:2015-12-01 11:24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在危急重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危急重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支持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呼吸阶段性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呼吸支持方式中研究组实施复苏体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稳定率与稳定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中采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改善呼吸支持方式,缓解病情发展,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急危重症、急诊呼吸、阶段性、效果观察

  急危重症患者指的是多脏器功能出现衰竭,通常会由于呼吸障碍造成各种低血氧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机械通气,选择安全高效的呼吸治疗方案,能够大大减少抢救死亡率[2]。为探究急危重症患者的正确治疗措施,我院现探讨了采取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分析,具体报道如下,为临床救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中68例危急重症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1.7±5.7)岁,其中15例创伤,19例非创伤;9例呼吸停止,5例濒临死亡;研究组患者34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50.4±6.2)岁,其中14例创伤,20例非创伤;11例呼吸停止,4例濒临死亡。经入院诊疗之后,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措施:实施常规呼吸支持治疗,入院后迅速让患者取半卧位,给予强心、利尿、氨茶碱、扩血管、小剂量激素。治疗组治疗措施:第一阶段:选择徒手呼吸支持治疗,及时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将气道开放,保证通畅的呼吸[3];第二阶段:选择氧疗支持治疗,利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为病人选择合适的鼻塞,将流量设置成8L/min;呼气末正压设置为4cmH2O;吸入氧浓度不超过50%,按照治疗期间患者的血气分析情况调整呼气末正压值及吸氧浓度;第三阶段:再进行创伤气道治疗,针对生门区阻塞病人,选取气管穿刺,切开气管,从而创造安全气道;第四阶段:利用呼吸机治疗,选择BiPAP呼吸机,通气模式设置为S/T模式,设置呼吸频率10-14次/min,氧流量设置4-8L/min,吸气压(IPAP)为8-14cmH2O,呼气压(EPAP)为4-8cmH2O,患者采取半卧位,选取合适的口鼻面罩。

  1.3 疗效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复苏体位率、气管切开率、死亡率、呼吸复苏稳定率、稳定时间及治疗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发生5例死亡,8例行气管切开,19例行复苏体位,研究组无一例死亡,1例气管切开,研究组实施复苏体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气管切开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呼吸稳定率与稳定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的比较

  两组均成功完成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0.6%的治疗总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急危重症患者往往病情比较严重,脏器衰竭,有的甚至心脏骤停,十分危险[4]。需及时实施有效的呼吸支持措施,为急诊抢救奠定基础,提高存活率。故及时改善低氧血症状,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是抢救的关键所在[5]。

  临床常规的呼吸支持措施一般是抢救医师根据自己的救治经验,选择呼吸支持方式,虽然可以使患者痛苦减轻,但效果往往不佳,死亡率很高,通常不尽人意。而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是一种由简单逐渐过渡到复杂的治疗方法,由人工发展到机械化。从我们的研究结果来看,呼吸支持方式中研究组复苏体位率、气管切开率、死亡率、呼吸稳定率、稳定时间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说明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法相比于传统的呼吸支持措施而言,救治准备时间明显缩短,出血减少,对患者的损伤降低,实现争分夺秒的抢救效果。另外,还要根据不同患者疾病的特殊性质,判断呼吸衰竭特点及发展趋势,有利于在准确时机选择每一个阶段的呼吸支持方法。

  综上所述,在急危重症患者中采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案,安全可靠,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更满意,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林峰,林艳,洪建湘.降阶梯治疗在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重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811-812.

  [2]李德铭.急诊抢救危重患者的呼吸阶梯化管理中应用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0):191-192.

  [3]朱元记,罗伟冰,彭迎.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10(19):1302-1303.

  [4]阿提开木·买买提依明,茹克亚木·色麦提.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9(25):417-418.

  [5]黄镭.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19):145-147.

  周丰恒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