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产儿鼻饲护理研究进展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早产儿,鼻饲护理
  • 发布时间:2015-12-01 18:12

  【摘要】传统的母乳喂养法对于早产儿而言,并不能保证足够的营养,正确的喂养与早产儿的存活率具有紧密联系。鼻饲是保证患儿能够摄入充足营养与热量的关键。本文笔者针对早产儿的鼻饲护理进行综述,包括鼻饲管的改良、留置方法与时间的改革、主要喂养方式及影响鼻饲喂养的因素等方面,旨在探讨早产儿鼻饲护理的技术新进展,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早产儿、鼻饲、喂养方式、研究进展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足周的活产婴儿,早产儿的适应能力及器官功能等方面较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较快,但其吞咽反射比较微弱,吸吮功能异常,传统的母乳喂养方式无法满足早产儿正常的营养及热量的摄入。鼻饲喂养是保证早产儿营养摄入充足的关键,能够明显提高早产儿的早期存活率,降低呕吐与窒息的发生率,还能避免早产儿因过渡吸吮引起的体力过渡消耗,不利于正常生长发育。本文将对鼻饲管的改良、留置方法与时间的改革、主要喂养方式及影响鼻饲喂养的因素进行简要综述。

  1、鼻饲管的改良

  1.1 将头皮针管改良成小儿鼻饲管有研究报道[1],将一次性硅胶头皮针改良成小儿鼻饲管,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头皮针硅胶管软硬程度对于早产儿而言非常合适,可以将插管时对鼻腔、食管粘膜的刺激有效减少,且使用方面、安全。具体应用为:剪去头皮针的针头,随后在硅胶管的其中一头将3个侧孔剪出,并将剪有侧孔的一端剪成圆滑即可。运用头皮针代替胃管进行鼻饲喂养,能够避免喂养过程中出现呛咳、鼻饲液泄漏等不良现象,保证早产儿的喂养有效性。

  1.2 将吸痰管改良成小儿鼻饲管近年来,有研究学者采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进行改良,用于替代小儿鼻饲管进行鼻饲,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使用方便、固定性好、脱出的几率较低等特点,运用吸痰管进行鼻饲,可避免鼻饲液外渗。还有一个优点在于吸痰管代替胃管进行鼻饲时,鼻饲喂养结束后无需用纱布包裹前端,只需将备用的注射器针头套套上吸痰管前端即可。

  2、置管方式与置管时机的临床改革

  2.1 经鼻插管法早产儿的吞咽反射较弱,咳嗽功能也尚未完善,因此在进行鼻饲管的置管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改良新生儿插管法的具体做法是在进行鼻饲管的插管过程中,当将胃管插至5~7厘米,即胃管抵达咽喉部时,另一名操作人员将蘸有少许奶汁或糖水的棉签迅速放入早产儿口中,患儿安静并出现自主吸吮动作时,插管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鼻饲管迅速置于胃内。患儿处于安静状态时,鼻饲管插管的成功率有所提高。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采用棉签进行时,棉絮容易进入患儿口中,且棉头有脱落的风险,容易造成窒息等;另外插管时让患儿吸吮奶汁及糖水,有可能发生窒息。彭和萍[2]在为新生儿进行留置胃管时,采用安抚奶嘴进行,取得满意的效果,认为使用安抚奶嘴使患儿安静时,无孔奶嘴可以避免空气及液体进入患儿口中,避免误吸;且其使用方便,用后消毒即可。还有研究学者提出,利用屏气间歇进行婴幼儿的插胃管操作,其效果显著。利用屏气间歇进行插胃管时,主要是利用患儿哭闹完成,患儿哭闹时,声门开放,口咽、鼻咽相通,在此时将胃管迅速插至咽喉部时暂停,随后根据患儿哭闹时屏气间歇时将胃管插入食管中,继续暂停,待患儿屏气时继续插管。该方法可以避免胃管误入气管中。

  2.2 经口插管法早产儿的鼻道非常狭窄,采用经鼻插管时,容易出现胃管盘绕于咽喉部的现象,且经鼻插管可导致鼻阻力及气道阻力升高,从而影响患儿的肺功能。经口插管则不会出现这些不良现象。经口留置胃管的长度为前额发迹至剑突处,插管前运用石蜡油润滑胃管前端,采用快速插管法进行。

  3、鼻饲喂养的主要方式

  3.1 间歇鼻饲注入法间歇鼻饲注入法是临床常用的鼻饲法,采用10ml无菌注射器将奶汁缓慢注入胃内,每次推注时间为3至5分钟,奶量视患儿情况而定,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

  3.2 持续鼻饲输注法持续鼻饲输注法是指运用微量泵将患儿全天所需奶量全天持续泵入。张妙兰等[3]认为持续鼻饲喂养法对患儿胃肠功能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但持续喂养可导致营养丢失,且该方法可导致细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3.3 间歇持续鼻饲输注法采用输液泵或微量泵进行持续鼻饲输注法是近年来临床常用的鼻饲法。索有梅等[4]采用间歇鼻饲注入喂养与输液泵间断持续鼻饲输注喂养相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间断持续输注喂养法后,患儿出现不耐受例数明显少于采用间歇喂养法的患儿组。

  4、对鼻饲喂养产生影响的因素

  4.1 “鸟巢”式护理采用柔软的浴巾围成一个椭圆形“鸟巢”,根据患儿大小合理调节“鸟巢”的范围,该方法可使患儿感受到柔软,同时能够维持患者体位处于生理功能位,患儿可进行自我吸吮动作。李云婷[5]对患儿进行“鸟巢”式护理,患儿的初次排便、排便次数、摄乳量等指标均明显提高,认为“鸟巢”式护理能够明显促进患儿的胃肠功能。

  4.2 非营养性吸吮鼻饲喂养法属于非生理过程,患儿无法进行吸吮活动,从而无法实现胃肠功能的促进与完善。顾娟[6]认为,在鼻饲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通过吸吮手指、拳头等,可促进胃肠蠕动功能,增强早产儿的食欲,促进胎粪早期排出。

  5、讨论

  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尚未成熟,合理的喂养方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在早产儿的鼻饲喂养过程中,采用合适的胃管以及正确的喂养方式进行,同时予以“鸟巢”式护理以及非营养性吸吮,能够明显降低患儿的喂养不耐受,促进患儿胃肠功能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桂荣.新生儿胃管置管方法与护理改进[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9):822-823.

  [2]彭和萍.吸吮安抚奶嘴利于新生儿胃管的插入[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6):178.

  [4]索有梅,辛颖.不同鼻饲喂养方式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24:128-129.

  [3]张妙兰,廖新凤.三种不同鼻饲喂养方式对低体重早产儿肠道内营养的影响[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3(1):43-44.

  [5]李云婷.鸟巢式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8):1120-1122.

  [6]顾娟.非营养性吸吮及腹部按摩对早产儿胎粪排出延迟的早期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4):101-102.

  区燕文、区美珍、李海香、卢霞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