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的经济分析:产权经济的一个应用

  • 来源:楚天法治
  • 关键字:国际法,经济分析
  • 发布时间:2015-11-18 09:47

  【摘要】国际法的一些基础理论自诞生之日起,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与修正,拥有了坚实的根基,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是,其在现代的分析方法上却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况。其实,经济分析方法中的很多理论都可以被应用于国际法的分析中,以有效诠释有关各方的利害,并且起到调节各国关系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之一的产权经济学方法对国际法进行简单的经济分析。

  【关键词】国际法;经济分析;产权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密切,国家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在国际社会里,国际交往的本质是以本国的一些国家权利的让渡作为内容的一种交易活动。国际法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交往中,提供了制度保障,主要通过产权界定、促进信息交流等方式来降低国家之间的交易费用,促进国际社会更好的合作。

  一、产权经济学的基本介绍

  1、产权定义

  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产权的功能包括: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协调功能。以法权形式体现所有制关系的科学合理的产权制度,是用来巩固和规范商品经济中财产关系,约束人的经济行为,维护商品经济秩序,保证商品经济顺利运行的法权工具。

  产权具有克服外部性的功能。产权内涵的两个层次包含排他性的产权界定与自主性的产权交易,这两个层次借助于兼具经济人与理性人本性的产权主权的运作过程,可以优化市场上稀缺资源的配置。产权其实就是古典经济学中常说的那只引导市场自发运转的神奇而又“无形的手”[1]。

  2、国际法分析中产权经济学可适用的空间

  国际社会由国家构成,可以看成是由平等主体组成的一个市民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产权经济学就有了适用于国际法分析的空间[2]。从产权方面看,产权主体具有双重属性,这使得产权制度能够引导市场主体的行为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从国家方面看,国家其实和市场上的法人具有很多相似性,其也是一个追求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实体。然而,国家追求的,又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有国际声塑、国家安全等一些内容。国际社会实质上是一个由若干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产权国家主体构成的平等交往的国家竞争市场,国家主权制度是国际交往中最基本的约束。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权经济学可以用来分析园际法的一些特征和属性。

  二、国际法的经济分析

  1、具有产权属性的国际法的意义

  1.1 有利于国际社会定分止争,实现和平共处,维护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巨大的灾难终于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环境对于各国发展的重要性。国际法在这样的共识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个国际产权规则,即每个国家在和平的环境中拥有并且只拥有在自己一定范围内的自由权利,这个权利不受他国干涉也不得干涉他国[3]。这是现代国际关系的基石。

  1.2 方便国家间的交往,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自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逐渐开始被连成一片,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渐频繁。只有一个国家产权有保障的环境才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法应运而生,也才使得今天的全球化以势不可挡之势向前发展。全球化使得资源得以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

  在产权经济学中,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效率[4]。在国际社会中,维护共处的秩序是促进交往的前提,这种交往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说,主权的明晰可以促进全球的效率提高。

  1.3 有利于改善一个国家的内部治理结构。在全球化的交往中,为了维护整个国家和全体公民的利益,国家内部需要一套合理科学的治理结构。历史证明,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是无法有效实现国家目的和利益的。相反,成立公共机构管理对国家进行管理,可以为国家节约高额的交易费用,符合制度的效率原则。

  2、交易费用对国际法产生的影响

  2.1 交易费用造成主权界定出现不完全性。首先,空间界限上就具有不确定性。国界决定了国家属地主权范围的依据。但是,国家间的领土争端一直不断,轻者搁置争议,重者则常常引起暴力冲突。这种空间上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对国际法时有冲击。再者,是时间界限上的不确定性。这涉及到国际法的承认和构成问题。国际法何时正式成立,何时起正式发挥效力,与上个时期的国际法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如何界定与区分等这些问题在国际社会中一直没有明确答案。这种不明确性很容易引起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2 交易费用造成主权交易出现不完整性。国家之间的交易也和私人交易一样,比较受到交易费用的影响。在交易开始时,人们很难预见到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很难提前做出安排。交易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某些突发情况造成某一方获得更多利益,另一方利益受到损害。如果后期调节或者损失的费用过高,很可能造成国家之间的交易中断,出现主权交易的不完整性。

  三、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产权经济学不断将自己的触角伸向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但其用于对国际法的分析在我国法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开拓,这片领域还相对比较苍白。在未来的社会科学的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应用,本文对国际法的经济分析正是在做一种尝试和开拓。

  参考文献:

  [1]叶玉.国际法的经济分析:产权经济学的一个应用[D].山西财经大学,2002.

  [2]高鑫.国际法经济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2,(3):124-125.

  [3]王林彬.国际法内在“合法性”的经济分析——以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为视角[J].法学评论,2011,01:100-104.

  [4]张弛.国际法遵守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D].武汉大学,2012.

  文/庞艳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