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ICU治疗的原因与转归探讨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髋部骨折,ICU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1 11:56
【摘要】目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转ICU治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转归情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术后转入ICU治疗,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其转入ICU治疗的原因,并跟踪调查其转归情况。结果术后转入ICU时间:术后1d内百分比最高,在1~3d内转入者百分比次之,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术后转入ICU病因统计:术中失血过多百分比最高(27.5%),与其他原因相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肺部感染(17.5%)和急性心力衰竭(20.0%)发生率也较高,与其他原因相比,差异显著P<0.05。转归情况:经过ICU监护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并回到普通病房,并顺利出院,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加强相关监测,一旦发生危重并发症,应迅速送至ICU治疗,通过高效的治疗和专业监护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髋部骨折、老年人、重症监护病房、原因
近年来,我国骨外科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逐渐增多,髋部作为人体重要的承重骨骼位置,易受到暴力作用而发生骨折,故髋部骨折发病率较高。人体随着年龄增多,骨骼中钙质流失增多,骨密度等指标下降,更易发生骨折,因而老年人更易发生骨折,且髋部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此,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组患者术后转入ICU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原因和转归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在术后转入ICU治疗。本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65~75岁,平均(68.36±7.36)岁,骨折类型:14例为股骨转子下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16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本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6例,合并糖尿病者9例,合并梗阻性肺病者6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者5例,合并2种以上慢性病者7例。术中患者麻醉方式:全麻16例,硬膜外麻醉20例,4例为坐骨神经阻滞。
1.2 方法
收集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病情发展,统计其转入ICU的时间,分析患者病情加重的原因,对其并发症情况进行总结,跟踪调查患者的转归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认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后转入ICU时间
本组患者转入ICU时间(术后):16例在1d内转入(40.0%,16/40),12例在1~3d内转入(30.0%,12/40),8例在3~8d内转入(20.0%,8/40),8d后转入者4例(4/40,10.0%);术后1d内转入患者百分比最高,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在1~3d内转入患者百分比次之,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2 术后转入ICU病因统计
本组患者术后:术中失血过多,术后早期转入ICU者11例(27.5%,11/40),均出现循环障碍;全麻后呼吸功能不全转入ICU者5例(12.5%,5/40);术后肺部感染转入ICU者7例(7/40,17.5%);急性心力衰竭者转入ICU者8例(20.0%,8/40);术后病房肺栓塞者转入ICU者2例(5.0%2/40);术后消化道溃疡至出血转入ICU者2例(5.0%,2/40),术后脑卒中复发转入ICU者3例(7.5%,3/40),其他原因转入ICU2例(5.0%,2/40)。
术中失血过多百分比最高(27.5%),与其他原因相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肺部感染(17.5%)和急性心力衰竭(20.0%)发生率也较高,与其他原因相比,差异显著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3 转归情况
经过ICU监护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并回到普通病房,采用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本组患者无死亡病例。
3、讨论
近年来,髋部骨折患者中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不断升高,该患者群体往往合并较多基础疾病,因而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病死率也高于65岁以下患者,高龄患者不良结局发生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为此,本院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了一定的临床研究,并收集本院髋部骨折转入ICU者进行资料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术后早期是患者病情加重,转入ICU治疗的重要时间段,主要原因为:术中失血过多,术后早期出现循环障碍;全麻后呼吸功能不全;两种原因均由术中操作直接相关,是手术直接引发的,提示手术前,应严格测试患者凝血功能,并进行肺功能、心功能检测,从而综合确定合理的麻醉方式和剂量。此外,建议术中应尽量明确解剖位置,避让血管等血供丰富组织,谨慎操作,尽量减少术中出血[2]。
国外文献报道,高龄髋部骨折的手术风险主要是肺部感染,术后发病率高达30.0%以上,且随着住院时间延长,患病率增加[3]。本次研究中,术后肺部感染转入ICU者高达17.5%,提示应注意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机械通气治疗,强化肺部感染治疗,此外,急性心力衰竭者转入ICU发生率也较高,为20.0%,需要医生术前基于基础疾病,综合评价患者手术风险,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4]。
综上所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应加强相关监测,一旦发生危重并发症,应迅速送至ICU治疗,通过高效的治疗和专业监护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患者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洪维,朱晓颖,程群,朱汉民,李慧林,杜艳萍,张雪梅,薛思红,唐雯菁.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肌肉减少症与骨密度的关系[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4,8(02):106-112.
[2]黄晓.老年髋部骨折后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11.
[3]孟桦,刘宝戈,林欣,潘海涛.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风险评估[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10(06):471.
[4]李绍光.老年髋部骨折后过高死亡风险分析与应用COX-2抑制剂抗炎治疗改善预后的临床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45.
郭里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