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中医推拿疗法的论述
- 来源:今日健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医推拿,解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9-09 14:54
【摘要】由于中医推拿疗法的副作用少,因此,在我国是一项运用比较普遍的治疗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再借以西方医学的解剖与病理诊断原理,对患者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进行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调节,以达到康复的目的的方法。本文探讨了一些中医推拿的疗法,希望能与广大同仁共同学习。
【关键词】中医、推拿、疗法、步骤要领
1、中医推拿疗法中的推法
所谓推法就是指用手或掌的部位在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行的一种行为。其又可分轻、重两种推法。轻推的手法具有镇静止痛,缓解不适之感,一般是在按摩的开始或结束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是运用。重推法可以疏经通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及淋巴液的回流,重推法可应用在按摩的各个阶段。
1.1 推法的方法和步骤
首先,将指或掌的部位着力在需要按摩的部位上。然后,根据着力的大小,推法由分轻、重推法。确定好合适的力度后,再采取单向直线推动运行。一般情况下推三到五次即可。
1.2 推法的动作要领
首先采取轻推法时,使用的压力较轻。而采用重推法时,则使用的压力就较重。运行全掌进行重推法时,四指要并拢,拇指要分开,着力点在掌根,虎口稍稍抬起。必要时可采取两掌重叠按压,双手向下共同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进行推动。其次,指和掌的着力部分必须紧贴皮肤,且用力要稳,要缓慢而均匀的向前推进,切忌硬用压力,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2、中医推拿疗法中的擦法
所谓擦法就是用手的不同部位紧贴在皮肤上进行着力,并作来回直线的摩动动作。擦法对人体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功效,并能提高皮肤的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擦法又分轻、重两种方法,其中轻擦法多用于按摩的开始与结束阶段,可以减轻疼痛及不适感。重擦法多和其他手法配合使用。
2.1 擦法的方法及步骤
将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者手掌的根部位着力在人身体的皮肤上。根据力道的大小选择轻手法或重手法运行来回直线的摩动动作。
2.2 擦法的动作要领
对擦法进行操作时,首先,腕关节必须伸直,前臂和手要接近平行,肩关节作支点,带动手掌进行前后、左右直线往返擦动,禁忌出现歪斜。其次,操作时手掌向下的压力必须均匀适中,擦动时,避免出现皮肤褶叠现象。擦法运行的速度通常较快,往返距离必须要长,动作必须均匀、连贯,时间不宜过久,当皮肤出现充血潮红时停止,避免擦损皮肤。
3、中医推拿疗法中的揉法
所谓揉法就是将手的不同部位同时着力在一定的部位上,采取圆形或者螺旋形的揉动方法,将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带动起来进行滑动的手法。揉法对人体有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活血散瘀缓解痉挛、软化瘢痕的功效。采取全掌或掌根揉的方法,一般适合腰背部及肌肉肥厚的部位。采用拇指揉法的方法一般适合多关节、肌腱等部位。采用拇、中指端揉的方法多适用于对穴位的按摩。
3.1 揉法的方法与步骤
采用揉法时,要将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拇指或者四指的指腹部分在皮肤上着力。而后进行圆形或者螺旋形的揉动,这样就可以带动所揉部位的皮下组织随着手指或者掌的揉动而进行滑动。
3.2 揉法的动作要领
进行揉动时,手指或掌必须紧贴皮肤,禁忌在皮肤上摩动,将手腕放松,以手腕的关节连同前臂或者将整个手臂进行小幅度的回旋动作,避免对周围皮肤过分牵制。
4、中医推拿疗法中的揉捏法
所谓揉捏法就是将拇指外展,四指要并拢,手形成钳形,把全掌以及手指紧贴在皮肤上,进行环形旋转的揉捏动作,并边揉边捏边作螺旋形地向心方向推进的一种手法。揉捏法不仅能够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还能增加肌力及防治肌肉萎缩,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肌肉疲劳与活血散淤止痛等功效。揉捏法多适用于四肢、臀部等肌肉肥厚处,多和揉法交替使用。
5、中医推拿疗法中的搓法
搓法一般是指,将双手挟住需要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采取来回快速地搓动的的动作。搓法不但对肌体具有疏经通络,调和气血,松弛组织,缓解痉挛,加速消除疲劳等功效,而且还具有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的作用。搓法多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位。
5.1 搓法的方法和步骤
运用搓法时,两手呈现抱物状并着力在肢体部位,挟住需要按摩的部位。要相对用力、方向相反,进行快速来回搓动,同时,还要上下往返移动。
5.2 搓法的动作要领
采取搓法时,双手用力应对称,动作不但柔和还要均匀,搓动时速度要快,移动则要慢。在进行运动前,要采用压力大、频率快且持续时间短的搓动,这样可以提高肌肉的动力。而在运动后,则要采用压力小、频率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搓动,这样可以有效消除肌肉的疲劳。
6、中医推拿疗法中的按法
按法一般是指采用指、掌、肘或者肢体的其他部位着力,由轻而重地缓缓用力按压在需要按摩的部位或者穴位上,并停留30秒左右,再由重而轻逐渐放松的一种手法。按法不但可以疏筋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止痛,而且还具有整形复位的功效。采用拇指的按法一帮适用于经络穴位。采用掌的按法通常用于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发紧等部位,也可以用于关节处,比如腕、踝等关节。指端、肘尖、足跟等点位一般是对穴位进行按摩的常用手法。
6.1 按法的方法和步骤。
通常将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位着力在皮肤上。由轻而重地缓缓用力按压在需要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约30秒,再由重而轻地逐步放松。指及掌两种按法最为常用。掌按法一般是用单掌或双掌的掌面、掌根、双掌对体表某一部位进行重叠按压。
6.2 按法的动作要领
采取按法时,按压的着力部位必须紧贴体表且不可移动,按压时用力方向与体表必须垂直,由轻到重,要稳且持续,使力道达到组织深部。采取拇指按穴位时,必须准确,力道要以病人感觉酸、胀、热、麻等为度。
刘春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