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护理心得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
  • 发布时间:2015-09-08 12:34

  【摘要】后路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但是该手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关键之一。

  【关键词】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护理措施的干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症。此病多发于20~5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其中以L4-5,L5-S1发病率最高。腰椎间盘突出以腰背部疼痛,双下肢疼痛、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的可表现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以及足下垂等症状。保守治疗以牵引、按摩、理疗等为主,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需采取手术治疗。既往以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为主,以后又以小切口“开窗”切除椎间盘。后路椎间盘镜摘除术(MED)是90年代由美国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广泛纳入临床,且术后效果良好。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14-2015年1月共收治单纯性和混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197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70例,年龄21-83岁,平均40岁,病史3个月-10年,平均3年,其中L3-4节段突出者38例,L4-5节段突出者105例,L5-S1节段突出者5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反复腰背部痛,其中138例伴有单侧下肢痛,42例伴有双下肢感觉运动减退,61例伴有足趾背伸肌力减弱,156例直腿抬高实验阳性。72例病人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可行经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

  2、术前护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腰突症疼痛常为反复发作,病史长,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故病人对手术治疗要求迫切,而椎间盘镜作为一项新的治疗技术,病人对手术情况不了解对手术疗效持怀疑态度,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开展心理护理,介绍手术的方法安全性及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措施,用成功病例教育病人,鼓励其与术后病人进行经验交流,消除其思想顾虑,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及护理。

  2.2 术前准备

  ①从入院之日起练习床上大小便,练习深呼吸和咳嗽,吸烟者戒烟。

  ②行俯卧练习,以配合手术。

  ③术前一天根据医嘱作药敏试验、麻药试验、配血、洗澡、换衣、手术区备皮。

  ④术晨禁食水,导尿,建立静脉通道。

  ⑤另上所有活动性东西全部去掉,如假牙戒指、项链、耳环等,贵重物品妥善保存必要时交护士临时代管。

  ⑥用物准备:心电监护(必要时),氧气(必要时),翻身枕1个,褥疮垫1个。

  3、术后护理

  3.1 硬膜外麻醉,去枕平卧6h,以利伤口压迫止血;

  3.2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换情况,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防止血肿压迫,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3 6h内禁食水,3天内禁食甜食及产气性食物,防止腹胀及不适,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多纤维、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3.4 麻醉消失后即可协助病人作直腿抬高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并指导病人做踝泵锻炼,并为病人作足底泵治疗,促进血液循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3.5 严格翻身3h一次,翻身时嘱病人深呼吸,减轻伤口疼痛而引起的紧张,侧卧时后背靠一翻身枕。

  3.6 术后3天视情况开始练习床下活动。下床前,先嘱患者进食,防止低血糖加重体位性低血压,并准确佩戴腰围,术后第一次下地必须有家属或医务人员在场。

  4、功能锻炼

  4.1 直腿抬高锻炼:麻醉小时后即可协助病人做直腿抬高锻炼直至主动抬腿,防止神经根粘连,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4.2 腰背肌锻炼:主要是练就脊柱拉力,每天3次,每次15分钟。

  5、出院指导

  5.1 术后全休3个月,佩戴腰围3个月,睡硬板床,防止腰扭伤,一年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卧床期间继续做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加肌肉的力量。

  5.2 不可久坐沙发、矮凳,提取重物时,应屈髋屈膝直腰取物,正确的姿势是防止腰损伤的重要保证。

  5.3 合理饮食,加强营养,可口服一些钙剂,也可摄入一些含钙丰富的食物,防止骨质疏松,促进伤口骨质的愈合。

  5.4 嘱病人禁烟,以防止尼古丁影响椎体血液循环,减少血液灌注量,加快椎间盘变性。

  5.5 3个月后门诊复查,康复期间病人若出现活动感觉异常及其他情况,应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护理体会:本组的72例病人均为单间隙单纯型腰椎间盘突出,无钙化,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前症状均明显缓解,平均下床时间比常规手术病人缩短2-3天,住院时间比常规手术病人缩短3-5天,大大节省了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痛苦,经过术后精心护理,无1例病人出现与护理有关并发症。术后6h以后患者由于疼痛不敢翻身,患者家属则不会翻身,特别对中老年患者,翻身工作不及时极易导致病人皮肤压红,甚至褥疮出现,最终导致病人卧床时间的延长增加病人的痛苦,这时更应该注重按时翻身,提高翻身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东生,李春海,刘尚礼.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05):266-268.doi:10.3969/j.issn.1004-406X.2001.05.004.

  2、刘群英.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10):1102.doi:10.3969/j.issn.1007-9564.2006.10.069

  3、黄东生,李春海,刘尚礼.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05):266-268.doi:10.3969/j.issn.1004-406X.2001.05.004.

  4、何晓红,肖增明,余宁先.自制视听教材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康复锻炼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6,(10):881-882

  5、林明侠.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04):40-42.doi:10.3969/j.issn.1005-8478.2000.04.031.

  杨红梅 高翠娟 王佳 张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