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机械通气,儿科
  • 发布时间:2015-09-07 12:12

  【摘要】目的:对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对研究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加机械通气,分析两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PaCO2/FiO2分别为(153.86±13.82)次/min、(52.18±11.93)次/min、(45.15±7.36)mmHg、(397.93±26.72)mmH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情况。

  【关键词】机械通气、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应用

  毛细支气管炎是指因患儿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侵袭而导致的重症婴儿肺炎疾病,对患儿的生命安全具有不良影响。本文对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及探讨,所研究的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60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为两组,每组有30例患儿,对照组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儿的年龄为1~13个月,平均年龄为(6.2±0.1)个月;研究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儿的年龄为2~12个月,平均年龄为(6.4±0.2)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年龄、性别比、病程、病情等方面基本相似(P>0.05),两组之间的差异均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意义,组间的相关数据均可进行比较及分析。

  1.2 方法

  对对照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仅进行常规的治疗,如果患者的病情恶化则进行气管的切开或者气管插管的呼吸机通气的相关治疗;对研究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实施常规的治疗加机械通气,为患儿提高比较稳定的适量氧气。

  分析两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气。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的软件(SPSS19.0)分析本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按照t检验的方式实施相关的检验,并应用χ2检验的方法对于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检查,若P<0.05则表示组间的相关差异存在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治疗之前,两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PaCO2/FiO2的组间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治疗之后,两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PaCO2/FiO2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儿,研究组患儿的PaC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的明显,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情况分析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

  3、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常存在通气及换气功能方面的障碍,是因为受到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而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的相关炎症反应致使气道出现堵塞的症状,患儿多存在支气管粘膜的严重充血及水肿的现象,增加含有脱落的坏死性的黏膜细胞的浓稠性粘液的大量分泌,致使患儿可有效呼吸的呼吸道直径减小,导致比较严重的通气障碍,病情严重的患儿会出现发绀及呼吸频率的提高,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

  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可使用呼吸机所具有的节律性的运动有效改善患儿的自主呼吸相关障碍,对患儿的呼吸频率进行有效的调整,并调节患儿的肺内气压,避免出现大面积的肺泡塌陷等症状,有效改善和缓解患儿的呼吸窘况,提高患儿的通气及换气状况

  本研究中,研究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分别为(153.86±13.82)次/min、(52.18±11.93)次/min、(45.15±7.36)mmHg,比对照组患儿明显更低,研究组患儿的PaCO2/FiO2为(397.93±26.72)mmHg,比对照组患儿明显更高(P<0.05),说明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机械通气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PaCO2/FiO2,有效改善患儿的通气换气情况,存在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费宝敏.机械通气在儿科重症毛细支气管炎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2):2244-2245.

  [2]王建忠,吴春青,李学超等.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5,(2):183-185.

  [3]金茹,张丹如,黄凡等.机械通气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3,25(1):187-188.

  [4]李海燕.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4,(4):49-50,51.

  向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