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验与临床密切联系的重要性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临床,检验
  • 发布时间:2015-09-09 16:17

  【摘要】随着检验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学科不断丰富为一门独立的医学科目。严谨的检测对疾病的预防与诊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检验结果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而临床上对检验的支持与配合能够提高检验的水平。由此可见,检验与临床之间的联系与沟通是极为必要的。文中将对检验与临床进行密切联系的重要作用以及加强二者联系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检验、临床、联系、重要性

  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检验与临床加强联系。基础性临床医学的发展将推动检验技术的进步,推动检验人员理论知识的提升;检验在临床科研工作中的参与能够为临床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1、检验与临床密切联系的重要作用

  1.1 提高检验与临床工作的水平

  检验与临床只有进行密切的联系才能够相互了解,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在交流与沟通中临床医师与专家可以对检验的结果提出疑问,对检验项目的的准确性与意义进行分析,从而为检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其工作水平。当临床对检验提出疑问后,检验人员应当进行耐心的解答,让临床对检验工作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临床工作中也包含化验,临床上的化验是检验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二者可以将结果进行综合性讨论与分析,共同为患者的诊治提出意见。

  1.2 辅助临床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

  临床与检验应当定期开展座谈交流会,针对当前一段时间内的问题展开探讨。若临床科室发现检验工作出现了问题,那么检验科则应当予以说明与解释,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临床科室若认为检验结果有误,那么检验科应当对数据的误差范围予以说明,并对检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与临床共同找到解决的办法。例如尿常规检测中,奎宁、青霉素等药物都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检验前,两个部门应当进行有效的协调与沟通,看是否能够在不影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完成检测。检验科可以通过临床提供的资料,来辅助临床科室找到最为合适的检验项目,对检验价值极为有限的项目应当予以制止,避免造成经济与资源的浪费。

  1.3 提高临床工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临床护理人员通常会参与到部分样本的采集与传送工作中,如果样本送检不及时或者保存不当就有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血液样本或尿液样本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从而降低检验的有效性。在检验与临床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后,检验人员可以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指导他们用正确的方法采集样本、保存样本、传送样本,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相关工作水平,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与能力,使检验结果更加精确。

  2、加强检验与临床联系的有效途径

  2.1 检验人员应主动参与到临床工作

  临床上经常会进行一些科研活动,以推动临床医学的深入发展,检验工作只有随之不断提升,才能适应医疗的发展变化。当临床进行科研时,检验人员可以主动参与其中,为临床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与帮助,将抽象的检验数据变为形象的诊断依据。检验人员可以提出利用新技术帮助临床完成科研项目,同时自身也能加强对新技术的了解与认识。只有这样临床医师才能对检验工作更加熟悉,二者才能够进行默契的配合,减少工作中的失误,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2.2 实现对检验工作的全程控制

  检验工作开展前应当制定检验流程规范,将规范下发到临床各个科室,规范中应当写明影响样本检测结果的因素,如年龄、吸烟史、用药史、抗凝剂用量等,以保证检验样本的有效采集。如果检验员接收到不合格的样本,要及时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与协调。在检验中如遇到危机值,即患者检验指标超标严重,那么要先及时进行二次检验,确保结果无误后告知临床,以便做好相应的诊疗准备。相关危机标准例如血糖值低于2.2mmol/L,高于22.2mmol/L;血钾值低于2.8mmol/L,高于6.2mmol/L等。危机患者的资料要做好记录,包括检验时间,患者的基本资料,联系人等。

  同一个项目可能有多种方法进行检验,其结果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适用的人群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要通过院内官网或者院刊进行宣传,并与科室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临床医师对相关的检测有最基本的了解,这样在工作中就可以选择最佳的方案为患者进行诊疗,既能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又能够避免因二测检验为患者造成的经济负担。例如对甲胎蛋白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电化学发光法,二是免疫胶乳法,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基本情况来选择检验方法。如果两次检验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那么检验人员应当给出合理建议,选择适合的复查方法。

  2.3 加强二者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有研究显示,整个检验工作中的60%都是由临床医师或者是护理人员来完成的,只有40%需由检验人员亲自完成。因此可以说临床工作在检验中是非常重要的,二者必须进行默契的配合与业务交流才能保证检验工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尤其是当出现新的检验技术与检验项目时,检验人员应当向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讲解,告知其新技术或项目的适用范围、检验作用、注意事项等,以便在日后的相关工作中进行配合。

  另外,检验人员还应当告知医护人员检测结果的合理范围,如何进行参考等。有时临床医护人员会依据自身的经验来推断检验结果,但是他们脑中形成的思维定式可能会误导诊疗工作,例如若白细胞检验显示数量增多,大部分医师都会认为患者发生了细菌感染,但影响白细胞增多的因素还可能是白血病、农药中毒、急性大出血等,一旦误诊,将严重贻误患者病情。

  结语

  检验与临床是密不可分的两项工作,二者需相互协调配合,加强联系,这样才能够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准确的检验结果将提高诊疗工作的水平,避免造成误诊,贻误患者的病情。加强二者联系能够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邹蓉.医学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务人员联系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4):95-96.

  [2]宋涛.临床检验与诊疗合作的重要性及现状的分析[J].药物与人,2014,27(08):15.

  [3]吕军,杨永红.检验科与临床沟通的意义[J].光明中医,2014,29(09):2007-2008.

  王甫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