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反式维A酸霜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对皮脂腺分泌的影响分析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维A酸霜,皮脂腺,痤疮
  • 发布时间:2015-09-01 15:20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全反式维A酸霜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皮脂腺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痤疮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反式维A酸霜基质涂抹,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全反式维A酸霜,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取患者的额部皮脂进行薄层层析测定,比较其皮脂分泌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0.0%,治疗后的皮脂分泌率分别为(1.83±0.35)μg/cm2·min和(2.45±0.48)μg/cm2·min,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反式维A酸霜治疗痤疮的过程中,能有效抑制皮脂腺分泌,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反式维A酸霜、痤疮、皮脂腺分泌

  痤疮是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春期,其发病机制相对复杂,受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皮脂腺肥大、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皮脂分泌增加的情况,而皮脂分泌增加又是痤疮发病的生理病理基础。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全反式维A酸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皮脂腺分泌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痤疮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痤疮治疗指南》中关于痤疮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瘢痕体质以及其他面部严重损伤、皮肤疾病的患者,近期内有使用维A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及其他外用痤疮治疗药物历史的患者;对维A酸过敏或对光过敏的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3例,男性17例,患者的年龄在17岁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4±3.9)岁。

  观察组患者中,女性14例,男性16例,患者的年龄在17岁到3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1±3.4)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方面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反式维A酸霜基质涂抹(浓度为0.025%),晚睡前将其涂布在患者的额部,于次日清晨洗去。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全反式维A酸霜涂抹(浓度为0.025%),涂布方法同对照组。

  1.2.2 皮脂腺分泌测定

  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采集皮脂进行薄层层析测定。

  皮脂的采集与样本制备:在上午8-12点之间于室温(20±2)℃的实验室中,使用浸有正己烷的棉棒在每位患者额部的固定位置擦取皮脂,采集时间为3h,要求此间患者不得剧烈活动,且无明显出汗现象,采集后将棉棒置于含正己烷的试管中(正己烷含量为3ml),经超声波振荡处理后,挤出水分,将含洗脱液的试管在80℃温度下加热60min,干燥,获得皮脂样本。

  皮脂样本的测定:以薄层层析法测定皮脂主要成分,并以胆固醇、三酰甘油、胆固醇酯及鲨烯等作为标准品,通过层析板显色获得图谱,经AlphaImagerIS-2200成像系统对图谱扫描定量,以公式X=Ax/AMO×0.4对组分含量进行计算(Ax代表峰面积,AMO代表内标物峰面积)。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皮脂分泌率进行比较。其中,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是[1]:以治疗后患者的皮损减少程度超过90%为基本痊愈,以皮损消退程度在70%到89%之间为显效,以皮损消退程度在30%到69%之间为进步,以患者无法达到上述标准,炎症仍十分明显甚至出现新皮疹的情况为无效。治疗有效率的计算是(基本痊愈+显效)/患者总数×10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6.7%和7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皮脂分泌率比较无差异,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皮脂分泌率显著下降,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研究表明,维甲酸类药物能够参与机体上皮细胞的分化与生长过程以及上皮组织角化过程,口服或者外用维甲酸类药物能够减少皮脂腺导管部位角化过度、维持腺管组织结构正常化,同时对皮肤表面的痤疮相关致病菌进行清理,抑制病变部位的炎症反应[2]。

  作为临床上第一个维A酸类痤疮治疗药物,本文比较了全反式维A酸霜和全反式维A酸霜基质应用于痤疮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结果可见全反式维A酸霜的应用不仅治疗有效率更高,且患者的皮脂分泌率得到显著降低,这与外用全反式维A酸的角质溶解作用及炎症抑制作用有关,其不仅能够抑制微粉刺形成,而且可促进成熟粉刺的排出,增加其他治疗药物的透皮吸收率[3],是比较理想的痤疮治疗药物,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晓红,胡二为,高炎.自拟方联合维甲酸制剂治疗寻常性痤疮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4):249-251.

  [2]王沪凯.维甲酸药物对皮肤病的治疗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5(3):24-25.

  [3]潘靖,涂平,王芊.全反式维A酸霜治疗痤疮对皮脂分泌的影响[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7):395-396.

  何艳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