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计划生育,户籍制度
  • 发布时间:2015-09-10 06:49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户籍制度改革,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为:计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计生投入缺口较大、计划生育专业水平较差。分析其原因包括:认识不明,与基层重视不够及计生部门认识偏差有关;法律意识不强,机制不活。必须采取提高认识、依法行政、提高计划生育专业水平等措施,突出重点,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生产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问题、处理

  计划生育工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基层计划生育工作,成为我国当前一个不容回避而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必须依法管理,创新工作思路,才能适应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浅谈如下。

  1、新形势下基层计划生育存在的问题

  1.1 计生工作力度有所减弱

  一些基层领导对计划生育工作了解得不全面或者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工作不到位,加上之前的工作小有成就,部分基层领导就满足现状,放松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抓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有所减弱。

  1.2 计生投入缺口较大

  基层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大多是依靠基层自身力量逐步探索建立起来的,因此在服务机构设置、建设规模上缺乏科学定位,造成覆盖分布不合理,服务人口、服务半径、服务范围不均衡。部分乡镇统筹不能足额到位;非计生费用支出增大,在投入本身不足的情况下,个别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计生经费,用于非计生支出。

  1.3 计划生育专业水平较差

  计划生育专业工作的基本职责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更为安全、有效的节育、避孕服务。当然除了基础工作外,宣传计划生育的政策、推广优生优育服务、以生育节育及不育为主题普及生殖保健的系列化服务等,均属于计划生育专业工作优质服务基本内容的范围。要做好上述这些服务工作,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技术队伍合理流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基层的计划生育服务站还存在着专业水平有所欠缺的问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高学历、高水平的技术人员相对不足,一些员工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够进行查环、放环、查孕等相对简单的工作,而诸如孕期的保健、随访工作不重视,男性生殖健康知识不全面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都难以满足育龄群众对生殖保健的需求。

  2、产生原因

  2.1 认识不明

  基层对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认识不足,在抓计生工作中,重形式,重表面号召,忽视了剖析、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计生部门认识偏差,个别计生办对抓计划生育工作停留在超生罚款上,重处罚轻教育,重补救轻孕前服务,工作远远滞后于形势的发展。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工作的滞后。

  2.2 法律意识薄弱

  法律意识的缺失是计划生育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一项重要阻碍因素,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不足,民众的法律意识也是比较薄弱的,有很多的民众没有认识到超生就是触犯法律的,甚至还会有人认为,生孩子是自己的事情,跟其他人没有关系。

  2.3 机制不活

  计划生育服务工作相对单调而且繁琐,而且现行的管理体制又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一些计划生育服务的范围和相关卫生部门有业务项目方面的重叠或交叉;领导对于有偿服务的理解度不够,工作人员从思想上就开始松懈,各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形同虚设,一些工作能推就推,有些项目能躲就躲,对于计划生育专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产生消极的影响。

  3.对策措施

  3.1 提高认识

  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计划外生育能力,必须把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作为新的突破口,这一点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必须形成共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各级党委、政府应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列入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大管理力度。同时加强民众的法律意识教育,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法律方面的宣传,在广大民众中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以免触犯到法律的红线,充分利用法律的约束作用,为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工作增添助力。

  3.2 依法行政

  随着国家《人口与计生法》以及一系列计生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在推行优质服务的过程中,特别是开展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时,要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开展知情选择是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等,明确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是在政策指导下的选择,是服务个体化的体现。在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下,应该充分利用合同管理,既要有自主选择,又要有约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政策的落实和人口与计生工作稳定。

  3.3 提高计划生育服务专业水平

  规范服务站点及明确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质量;

  配置必要的抢救设备,提高风险意识,掌握急救技能,建立纵向医疗指导联系,避免因技术造成的医疗事故及手术并发症;进一步规范落实节育术后及避孕药具使用的随访工作,并将其作为考核的内容之一;拓宽服务范围,委派技术人员在各乡镇、农村进行巡回技术服务、上门服务。开展计划生育科研工作,开展专业培训活动,邀请计划生育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通过培训等手段转变专业管理人员的观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思想上提高其政治素质,从技术上提高其业务素养。围绕专项的生殖保健项目进行业务培训,定期举办各类短期培训班,更新技术骨干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拓展服务项目。针对新上岗的技术人员及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进行基本理论、技能与操作的培训学习及考核,组织这类技术人员到上级医疗部门进修。

  参考文献

  [1]周明飞.基层计划生育宣教工作的探索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43-244.

  [2]王胜今,于潇,林盛中.人口计生工作职能转变与建设高素质职业化队伍[J].人口学刊,2010,12(2):54-56.

  [3]刘冬云,许玉芳.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健康发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38-339.

  [4]陈霞.社区人口管理中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688-689.

  董贵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