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探讨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发布时间:2015-09-06 09:38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普及状况以及耐药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痰菌培养阳性标本加以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得出病原菌的具体分布以及耐药性状况。结果: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中,分布最广的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总菌数的80%,其中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表现菌种对于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或者头孢哌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在0%到40%之间。格兰仕阳性球菌占总菌数的14.3%、真菌占5.7%。结论:格兰仕阴性杆菌是诱发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能够做好这种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工作,并且合理有效地对各种抗菌药物进行使用。

  随着现代临床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广谱抗菌药物、激素以及各种免疫抑制剂在临床治疗活动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问题逐渐严重。为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普及耐药性,现选择2011年3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择2011年3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2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124例和76例,患者的年龄分布在41到86岁之间,其中107例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患有糖尿病、34例肿瘤、19例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

  1.2 方法

  在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时,要让患者晨起之后使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反复进行漱口,并且用力咳嗽,将痰液留置在无菌容器中,并立刻实施送检。对于无力咳嗽、长期卧床的患者则可以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管延伸至患者的气管腔内部,抽取部分痰液进行送检处理。对于送检的涂片检查痰液标本可以通过低倍镜加以观察,当鳞状上皮细胞未超过10、多核白细胞不低于25,或者两者比例未超过1:2.5,则可以将其判为合格标本,可以当作细菌进行培养以及分离,并对其实施生化鉴定。

  药敏实验活动中使用K—B纸片扩散法,根据美国NCCLS制定的药敏实验对相关结果加以判读。

  2、结果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中,分布最广的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占总菌数的80%,其中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大肠埃希菌为主要表现菌种对于阿米卡星、亚胺培南或者头孢哌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在0%到40%之间。格兰仕阳性球菌占总菌数的14.3%、真菌占5.7%。

  3、讨论

  在各种激素、光谱抗生素、侵入性治疗方式的影响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因为免疫功能较为低下,特别是老年患者在各种基础疾病的影响下需要多次使用不同的抗生素,从而导致其耐药病原菌不断增加,让其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难度逐渐提升。

  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来分析,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呼吸内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主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这种病原菌对于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100%,对于左氧氟沙星以及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在65%左右,铜绿假单胞菌能够产生显著的灭活酶以及抗生素修饰酶,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药效作用,从而构成生物膜,或者是通过这种膜屏障、主动外排等作用来限制抗菌药物所具有的达到作用靶位的效果,保证耐药效果得以发挥。根据相关研究来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于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或者舒巴坦等耐药率达到27%左右,其耐药性比较低,能够当作患者的首选治疗药物。还有研究结果表示大肠埃希菌对于他唑巴坦、哌拉西林等耐药性在6%到12%之间,其耐药率相对较低,但是,对于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则比较高。所以,在大肠埃希菌感染治疗活动中,一般选择他唑巴坦或者哌拉西林以及阿米替星进行治疗。

  从研究结果来分析,革兰氏阳性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总数的16%,这种病原菌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对于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性在90%到100%之间,所以,在对这种病原菌进行治疗时,应该尽可能不选择这类药物,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只对万古霉素不存在耐药性,因此,外部霉素是革兰阳性杆菌治疗活动的首选药物。而且,对于利福平耐药率高达24%,耐药率相对较低,可以将其作为二线治疗选择药物。

  真菌感染作为目前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主要致病菌,其诱发原因是患者大量长期使用光谱抗生素导致。主要致病大都为假丝酵母菌,其危害性相对较大、致病力比较强。在临床治疗活动中,患者痰液若存在拉丝状、黏痰不易咳出、发热症状明显,经过抗生素治疗未产生显著效果,则可能是真菌感染导致,应该尽早接受抗真菌治疗。格兰仕阴性杆菌是诱发患者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性相对较高,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能够做好这种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工作,并且合理有效地对各种抗菌药物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袁晓梅,孙浩杰,王静.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06:1287-1289.

  [2]郭佳,陈志营,谭平.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7:3877-3880.

  [3]夏志明.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3,22:64-65.

  [4]冯献荣.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35:182-183.

  [5]徐永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性及用药合理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9:4366-4367.

  [6]刘波,宋卓,宋铁友.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5:3653-3654+3657.

  苗沂蒙 庄金龙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