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肝癌,肝脓肿
  • 发布时间:2015-09-07 13:31

  【摘要】目的:观察并总结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经验。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点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75%(9/12)的患者在2—3周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25%(3/12)的患者病情稍复杂,但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针对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对其实施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在治疗过程中甚为关键,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肝癌介入术、肝脓肿、临床观察、护理

  目前,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在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癌疾病方面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肯定与青睐,然而术后引发肝脓肿是该介入治疗最大的弊端,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亡,且死亡率令人堪忧。因此,介入术后对患者实施个体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尤为关键。本院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可行的护理模式,极大地改善了并发肝脓肿患者的预后,现随机筛选出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特将临床观察与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2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0.2±1.5)岁;4例为原发性肝癌,8例为继发性肝癌;患者体温均高于39℃,持续出现弛张热、有寒战现象,并伴随食欲不振、肝区不适、神倦力乏等症状;均经CTA扫描确诊,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的碱性磷酸酶与谷丙转氨酶均升高,7例患者的白细胞及5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CT显示:8例单脓肿,4例多脓肿,脓腔最大为11.6cm12.4cm、最小为2.6cm3.4cm。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

  由于多数患者对介入治疗的认识度不高,所以易对治疗心存怀疑,同时TACE后肝脓肿往往发病急、病期长、病情重,对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堪忍受的折磨,患者极易出现恐惧、焦虑、悲观等消沉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对患者详细讲解介入术的相关知识,讲解微创的优点及术后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让患者对疾病、手术都有清醒的认知;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积极与之沟通,充分了解其心理诉求,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同时还可举证此类手术获得成功的病例,以提高患者治疗的决心与信心,进而全面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

  1.3.2 术前护理

  术前,各项检查落实到位,认真做好宣教工作,指导患者正确的呼吸方法,嘱咐患者术前4h不可进食、饮水,严格对皮肤进行清洁,以免发生感染。

  1.3.3 术后护理

  (1)术后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在24h内避免活动幅度过大,3天后方可进行适量的床上活动,予以患者呼吸及咳嗽指导,密切掌控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嘱咐患者不宜挤压肝区,并定期对腹部体征进行检查;与患者有效沟通,避免引起并发症。(2)本组患者均持续出现高热、寒战现象,故病房宜空气流通,对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比如敷冰袋、敷清凉贴、温水擦身等,若物流降温不奏效,可对患者予以50—100mg吲哚美辛栓进行塞肛处理,同时嘱咐督促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的饮水量不少于3000mL,以避免由于大量出汗而发生虚脱;汗湿衣衫后要及时更换,传单要保证干燥洁净;持续高热患者应进行抽血培养,以更加合理地使用抗生素。(3)术后疼痛不可避免,且患者都为中老年群体,所以耐痛力更弱,因此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必要时可遵照医师的指导合理用药,术后3天可静脉推注5mg凯纷,一天2次,以缓解疼痛;并且要指导患者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进而更快地恢复机体。(4)术后对脓腔可选择奥硝唑、甲硝锉、庆大霉素等敏感抗生素进行缓慢冲洗,为了防止脓液灌入体腔,应回抽后再冲洗。冲洗时要询问患者感受,以免带来不适。(5)引流液一般呈灰白色或褐色,且腥臭。若引流液呈胆汁样,则发生胆漏;若引流液粪臭,则发生肠瘘;若引流液呈血性,则脓肿内发生出血或者引流管伤及血管。密切关注患者临床表现,若有异常立即向相关医师汇报以作及时处理。如果患者退热、食欲提高、血培养呈阴性、血常规检查正常,每天的引流液小于10mL或者脓腔容积小于10mL,再夹管观察3天无异常即可拔管。(6)肝脓肿往往病期较长且机体消耗较大,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严重的低蛋白血症、贫血、营养不良等现象,因此对其予以支持治疗非常有必要。予以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食物需以维生素丰富、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为主,且饮食宜清淡,减少对脂肪的摄入,同时也可配合静脉滴注以平衡水电解质,进而增强患者免疫力。

  2、结果

  75%(9/12)的患者在2—3周内临床症状改善显著;25%(3/12)的患者病情稍复杂,但经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

  3、讨论

  TACE术后,患者常会出现“栓塞后综合征”,即表现为体温异常升高、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术后,患者体温一般都在38.5℃以下,若连续发热一周,则称为稽留热;若体温高于39℃,连续高温超过3天,则称为弛张热,且伴随寒战,此刻就应考虑是否发生肝脓肿。据资料显示,TACE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发病率在0.01%—3%,是一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由于该并发症的表现与介入治疗的栓塞后综合征颇为相似,故常会导致对症治疗不及时,降低预后,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对该病的医治与护理对医护人员来说是一项的不小挑战,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扎实,同时还需要高度敏锐的观察力,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童雅萍,尤国美,朱云霞,余先萍.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4:2275-2276.

  [2]马益敏,肖玲,马姗.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08:4-6.

  [3]王雪英.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肝脓肿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3:220-222.

  [4]郭丽萍,程光荣.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2,04:377-378+381.

  廖吉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