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索社区老年高血压中医治疗方案效果。方法:从本中心慢病管理档案中随机抽取40例符合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分析对比两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中医方法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患者中,有12例约占60%的疗效显著,有7例占35%的患者有疗效,而1例患者无效,占试验组人数的5%。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中,有9例约占45%的患者疗效显著,有9例约占45%的患者有疗效,而有2例患者占10%为无效。总体比较,试验组的患者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显著,能够保证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中医治疗、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标准,选择40例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患者中,男11例,女9例,患者年龄在60岁和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2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2例,女8例,年龄在60岁到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74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均无明显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试验组采用中药治疗,根据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型给药。肝阳上亢型患者,以滋养肝肾为主,处方以:天麻7g,黄芩9g,山栀、胆草各12g,川藤l0g,钩藤16g,夏枯草、桑寄生、生牡蛎各17g,石决明27g为主;阴虚阳亢型患者,以补肾益阴的药材,处方以:萸肉、龟板胶、枸杞子、女贞子、怀膝、旱莲草、杭白菊各12g,山药15g,珍珠母、熟地各20g为主;痰浊上扰型患者,以益气化痰、调达肝气为主,处方药为:黄芪90g,僵蚕、胆星、天麻各8g,白术、半夏各12g,茯苓17g,杭白菊、陈皮各9g,豨莶草10g;气阴两虚型患者,以益气活血为主,处方是:黄芪25g,丹参、党参、当归、仙灵脾各9g,旱莲草、龙眼肉各10g,谷麦芽14g,酸枣仁18g。这些中药处方均水煎服,一日一剂,一个疗程周期为十天。对照组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1次/日。
1.2.2 护理方法
告知患者疾病所带来的影响,指导患者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不良影响,以及治疗进行方案的要点、成功率等,使患者对治疗方案有大致的了解,减轻患者内心的焦虑;提前提醒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一些促进身体恢复的方法,给予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1.3、疗效评价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测量比较,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疗效的标准如下: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20mmHg或恢复到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下降在10mmHg到19mmHg的范围内或恢复到正常范围;无效:下降的血压不足10mmHg。总有效率=100%-无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χ±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2、结果
2.1 有效率统计结果
对4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行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治疗效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
2.2 不良反应
4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慢性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容易引发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伤,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目前我中心治疗高血压多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其是钙拮抗剂类西药,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官功能改变,降低血压。虽然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明显,但常容易引发头疼、颜面潮红、下肢浮肿等问题。
中医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是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强调整体观念,对患者的气血、阴阳进行调整。中医认为,老年高血压主要以阴虚阳亢为主亦或夹痰夹瘀,当属本虚标实,由于患者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辩证分型,依据同病异治理论通过加减化裁药方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统筹兼顾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艳红.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联合针刺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痰瘀阻络型)的临床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2.
[2]孙欣萍.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素分布特点及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3]姜春雪.加味建瓴汤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
[4]潘立敏.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
严加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